
会员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
杨成林更新时间:2019-07-22 15:33:1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去工业化发生机制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是围绕着资本逐利的本质来展开的,它不仅将去工业化的不同成因纳入进来,而且还进一步地探讨了去工业化的更深层次的根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的生产过剩以及由此引起利润率下降。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其次,本文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发展的实践,对去工业化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些影响从经济增长到经常账户的收支失衡,再到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主权国家债务危机等各个方面。第三,本文在对去工业化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的“再工业化”能否取得成功进行了分析。这一分析不仅适用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策略,而且也适用于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再次提出的“再工业化”策略。这又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最后,本文也对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如何避免出现去工业化,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成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论道穷理 赓续文脉:《江海学刊》特色专题论文选(6卷)——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
本卷旨在展示《江海学刊》近二十年有关国内外史学研究的专题文章,从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几个维度,就历史与记忆、中外史学比较、史学理论批判等层面,系统呈现了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社科29.2万字 - 会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成果汇编(No.2)
本书是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在“三报一刊”和“一报一刊”上发表的成果汇编,深入、细致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理论精髓,从理论规划、依法治国、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红船精神、知识产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进行论述,并结合北京实际,给出了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构高精尖产业体系等的具体路径,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的社科10万字 - 会员
论道穷理 赓续文脉:《江海学刊》特色专题论文选(6卷)——媒介、技术与文学艺术
本卷遴选《江海学刊》文学栏目近二十年刊发的专题性论文,从媒介,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各个层面,对读图时代的文艺研究,数字传媒时代的文艺研究,进行系统探索,力图为人文与科学的跨界研究探索新路。社科26万字 - 会员
英语文学中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
本书以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新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理论为依据的评论视角,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主义思潮对英国、美国、加拿大三个主要英语国家文学的深刻影响,回溯了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程中的多种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文学表征,探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逾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与这三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学评论之间复杂而多维的关系。本书力图为学术界提供一本资料较为全面翔实、客观科学的具有学科前沿性的学术论著,提供一社科36.9万字 - 会员
安全韧性城市评价与政府治理研究
本书以当代城市面临的复合型风险及防灾、减灾、救灾为背景,探讨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经验启示、发展演进及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评价框架,以江苏省域城市为例,应用量化分析方法评测韧性发展水平并结合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前沿技术及国内外实践,提出了综合性的城市治理思路。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应急管理、公共政策等相关领域的政府部门实务人员、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社科16.7万字 - 会员
科研团队影响力评价:模型与方法
本书以科研团队评价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力评价问题为切入点,以科学社会学、情报学、管理学及绩效评价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科研影响力评价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分析科研团队的特殊性,构建科研团队影响力评价的研究体系。本书对科研团队影响力评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探讨科研团队的地位、功能及作用,即对功能定位及价值导向的研究;二是在多元信息视角下探讨科研团队所期望达到的影响力社科8.5万字 - 会员
夜间城市活力提升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随着国家对“夜经济”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夜生活品质需求的日益增长,夜间城市活力成为各大城市决策者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2018年11月6日天津市政府发布《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聚焦“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打造“夜津城”、大幅提升城市开放活跃度的政策方针指引下,天津的夜间城市活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2022年8月5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社科6.7万字 - 会员
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方式研究
本书分析和梳理了农村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主要内容、当代形态及其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冲突、相容、转化的“实然”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导向出发,提出了农村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有效整合的原则、动力机制和具体路径。成果形成了相对厚实的个案,可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为不同的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各社会建设主体探寻合理的治理路径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社科22.7万字 - 会员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关键词分析报告(2021年度)
本书是我国人文社科研究领域首部以学术关键词为对象的年度报告,书中系统整理了2021年度法学、文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哲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文化与旅游等11个学科的学术关键词,并对之后的学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判研。通过对以上学科关键词进行的整理分析,可以帮助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快速了解研究领域的热点,及时把握学术增长点与前沿方向,从而为研究机构和社科1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