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礼仪德育论
更新时间:2021-10-15 20:14:25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礼仪德育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界定和阐释礼仪、礼仪素质、礼仪德育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礼仪德育的基本功能及合理定位,剖析了礼仪德育的作用特点、实现机制和运行规律,探讨了礼仪德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策略,初步建构了礼仪德育的基本理论框架。同时,通过分析反思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德育现状,梳理古今中外青少年礼仪德育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问题、推动我国青少年礼仪德育实践的初步方案。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3-30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地方人大代表结构及代表性研究
本书通过对湖北省C市地方人大的图书馆档案和人大代表履职记录的量化分析,透视中国地方人大代表的静态组成结构,勾勒了地方人大代表结构组成的历史变迁,探讨了人大代表结构和履职绩效的关联,考察了地方人大代表的地域、行业、党派代表性以及女性人大代表的政策偏好,从描述代表性和实质代表性的理论角度探究地方人大代表的履职特点。同时,配合访谈,本书从地方人大代表的视角了解人大代表的工作及其主观态度,阐释具有中国特色政治17.6万字 - 会员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国际金融资本垄断,当前正处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成为新型帝国主义。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即新型帝国主义尽管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征,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即新型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也就是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政治28.5万字 - 会员
深圳基层治理创新案例研究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遍布深圳各区及街道的基层组织为深圳这座超大型城市的运转提供了精细服务与坚强支持,每个基层治理的摸索和实践案例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为总结深圳基层治理的创新性做法,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汇聚扎根基层、关心社会发展的各行业领域专家,通过“实操者、参与者、观察者”等不同角色提供来自基层的第一手信息。通过系统总结、分类呈现深圳市、区、街道、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基层治理政治23.9万字 - 会员
制度社会学体系构建研究:社会学制度分析范式
本书对制度社会学体系进行了构建,论述了制度社会学体系构建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制度社会学研究的状况、制度社会学体系框架的内容、制度社会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及中国社会制度建设,归纳了社会学三个发展时期和不同理论流派的制度分析范式,对西方社会学发展中二十一位社会学家制度范式进行了研究,为制度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创立和研究做了一个基础性的铺垫。政治22万字 - 会员
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
本书以中国古代历史为参照,基于史料分析,广泛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政治与政治思想的互动角度,以罗马帝国观为关键词,对公元3-9世纪这一段历史转型进行了重新解释。政治29.1万字 - 会员
以色列移民政策的历史考察与多维审视
作为当今世界具有代表性的移民国家,以色列境内移民各种各样,既有犹太移民,也有非犹太移民,还有以色列人向外移民。大批移民的流入不仅深刻塑造了以色列国的族群结构和文化特征,而且在其经济起飞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以色列迅速崛起为“创新创业国度”的关键人才支撑。为了强化犹太国家的单一族群属性,以色列政府把吸收犹太人回归作为基本国策,颁布《回归法》、设立移民吸收部,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以色列政府政治18.7万字 - 会员
南非和解事实的再思考
本书以南非民主转型后的社会变迁为主题,分为几个部分综合研究:第一部分,转型正义(涉及对社会变迁的衡量、转型正义评估等);第二部分,社会关系(涉及城市化、种族隔离和种族间接触的变化特征等);第三部分,转型(涉及南非黑人阶级形成的社会影响、职场平权运动等);第四部分,政治参与和机构(涉及对政治信任与达成和解之间关系的探讨、种族隔离时期南非人民的反抗等);第五部分,身份认同(涉及国家建设、少数族裔身份认政治24.3万字 - 会员
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人民民主的新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理念,更是中国人民民主的最新实践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含着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原则,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一项历史性成就,也是新征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指向。本书从中国民主的百年历程入手,分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过程、实践样态及其内在辩证关系,探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协商民主之间的逻辑政治22.4万字 - 会员
政治人类学评论(总第7辑)
本书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政治人类学专业集刊,旨在紧扣“权力—权利”互动博弈逻辑,运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等“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展开交叉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本辑共六篇文章,包括村寨社会国家化进程的人类学视角、乡村权力与乡村的秩序的重建、村委会权力运作嬗变下的村庄治理、村寨治理与法秩序变迁、乡村集市的权力整合、“重建寺庙热”中的乡土秩序重构,文章聚焦于基层单位——村庄,对于理解当下政治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