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俄罗斯文学演讲稿: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
(美)伊万·帕宁更新时间:2022-11-18 15:36:36
最新章节:译后记 “文学是灵魂发展的里程桩”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伊万·帕宁的这部俄罗斯文学演讲稿,语言优美,辞章华丽,观点独特,且自成一体。他不是单纯地从文学和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待文学作品,而是将文学的发展与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种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文学看成是人类灵魂从幼年到成熟的成长过程的记录。说明这条规律如何在俄国的土地上发挥作用,如何与俄国民族特点相结合并形成俄罗斯文学的独特面貌,就是帕宁的俄罗斯文学演讲稿的主要内容。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译者:侯丹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伊万·帕宁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法国当代自撰文学现象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五章,内容包括:先驱;百家;“虚”“构”;奇葩;漫说自我——巴尔特的《巴尔特自述》;怀疑时代的自传——萨洛特的《童年》;自传写作的“恐怖行动”——罗伯格里耶的《戏说》三部曲等。文学27.3万字 - 会员
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身份探寻与历史书写
本书以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为研究对象,以罗斯的身份探寻和历史书写为内在主线,本着连续和嬗变的原则,兼顾年代顺序和作品创作主题,聚焦罗斯的三种主要身份:犹太族裔身份、美国国家身份和作家写作身份;梳理罗斯身份探寻的起点,分析作品中身份的焦虑到对犹太族裔身份、美国国家身份和作家写作身份的最初探寻,认为这些身份并非割裂,而是具有逻辑上的对立关系,并在多种途径上发生联系,交织在一起;探究罗斯的身份探文学17.9万字 - 会员
风骨与物哀之间: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1990—2020)
这是第一部论述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专著。该著将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史放在全球语境中进行考察,发掘其特殊性、重要性及填补空白的必要性,提出三十年的三个阶段论,角度新颖,资料翔实,论从史出,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反映历程与面貌的研究成果。本书研究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1990—2020),对应(或连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17—1949),具有填补空白的创新意义。在全球化语境下,日本新华侨文学26.2万字 - 会员
俄罗斯文学(1760—2010)感悟录
本书收录了作者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俄罗斯文艺》《中国俄语教学》《俄罗斯研究》《国外社会科学》《BёшенскийBестник》等刊物的论文。其研究对象,有18世纪到21世纪俄罗斯文学重镇(从罗蒙诺索夫、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到20世纪红色文学、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以及作为文学形象和文化文本生产者的普京),中俄文学、文化交往。以对话性来关照文学是作者力图坚持的基文学24.1万字 - 会员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
本书是21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批评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研究的集成之作。作者在全面阐释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结构要素、现实价值和学术意义的基础上,重新探讨了中国文学的时间、空间、中国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等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总结了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历史哲学转型的关系,考察了世界主要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政策与多元文学生态。本书的“多民族文学”不是少数民族内文学38.1万字 - 会员
当代俄罗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思潮与趋势研究
本书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概括地论述了从18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以来俄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过程,详细阐述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潮、流派、团体出现的前因后果、各次论争的内容与背景、各种观念与主张的基本含义。对于其中比较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以专论形式阐述其学术精要。该书还对俄国文学批评的各种思潮、文学创作倾向、社会运动方针的紧密结合,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它是俄语语言文学界由我国学者自己撰写的第一部有分量文学37.8万字 - 会员
理查德·赖特小说的思想内涵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理查德·赖特小说的思想内涵,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赖特赖以创作的源泉,即他自童年时代起所见所感的人生经历;二是赖特小说的文化逻辑和伦理政治思想,这是赖特进行文学创作的思想纲领;三是对赖特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代表性作品的文本解读;四是论述赖特在非裔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链条作用。文学17.9万字 - 会员
明清江西诗学与文论
明清江西人读“四书五经”很用功,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成就并不高,甚至思想有点迂腐。明代江西诗学和文论的曙光是阳明心学带来的。汤显祖的“重情”文学思想,就与阳明心学关系密切。清代的江西诗学,讲究诗歌的字法、句法、篇法。文字狱对江西文人有一定影响,如南康人谢启昆,任职期间因查办文字狱不力,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和治学路向。进入晚清,忧患意识是近代文学批评的主旋律,文廷式、魏元旷等的忧时伤乱之作,就是这一时代文学27.9万字 - 会员
中国网络文学十大批评家
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离不开批评家的鼓励与鞭策,本书采取“以人带史,以史引论”的方式,选取国内10位最具代表性的网络文学批评家黄鸣奋、欧阳友权、陈定家、单小曦、周志雄、马季、邵燕君、夏烈、许苗苗、肖惊鸿,通过对他们网络文学理论批评成果的分析,展现他们的学术贡献,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揭示中国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水平和学术贡献。本书以批评家个体的批评实践入手,通过个体的批评症候获得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的理文学2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