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市政工程资料集1:基础资料
本书编委会更新时间:2024-04-17 16:03:10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资料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市政工程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工程,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工程,是整个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是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也在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工作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因而人们对市政基础设施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这套《市政工程资料集》,其主旨是为市政工程建设者们提供一套综合较完整的资料集,以适应市政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
品牌: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架时间:2005-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本书编委会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天津大学学生城乡规划竞赛作品选集(2008-2015)
这本竞赛作品选集是近年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国内外学生城乡规划设计竞赛的作品汇编;集合了自2008年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学生设计赛事中的获奖成果。本书在作品选择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竞赛获奖作品,并注意涵盖多种类型和多种设计思路。书中除竞赛作品展示外,还包含教师对竞赛环节的教学总结、学生参加竞赛的体会感想,以及为每份竞赛获奖作品加入的教师点评。本书不仅记录了近年来国内外竞赛水平建筑0字 - 会员
海绵城市: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实践
本书从系统规划、PPP模式研究、典型案例等多方面对北京海绵城市建设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不同尺度下的海绵城市建设及改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书分为两大篇章,1篇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海绵城市概述、北京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总体概况、北京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目标与成效、北京通州区海绵城市PPP项目概况四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的宝贵实践经验。建筑0字 - 会员
点睛城市:设计为城市个性赋能
本书主要介绍设计如何为城市赋能。作者立题新颖,不从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等大体量有形空间设计入手,而是从小体量、碎片化的设计维度来探讨城市形象设计。这些小体量、碎片化的设计虽小,但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认为城市应以人民为本,文化先行,明确和统一城市形象,无论是大体量的设计还是碎片化小设计都应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创作。作者着重探讨了城市特色形象的建立、地标装置的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的发掘和发扬、建筑0字 - 会员
城市群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书通过基础研究―理论构建―实证检验,研究了城市群创新活动概念内涵及基本特性,揭示了城市群创新活动空间形成及其内在演化机制,并在探讨城市群创新活动空间分布测度指标及其方法的基础上,从城市个体、城市群体和城市群整体三个层面开展了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活动空间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城市群创新活动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以及影响机制方面具有规律性特征,这种规律性特征最终归纳为城市群创新活动空间理论模式。建筑14万字 - 会员
海绵城市:植物净化与生态修复
《海绵城市:植物净化与生态修复》本书将水生植物分为“水体净化与生态修复”和“水体景观”两大应用领域分开阐述,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水体净化和水体景观是水生植物重要的2个应用功能,两者的功能定位和工艺技术均有所差异;二是在实践工程上,这两类项目从立项、设计到施工,通常来源于环保和园林这2个不同的系统和行业,也就造成涉及到的相关人员有专业差异。不过,根据水生植物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单纯的水体净化或水体景建筑0字 - 会员
山地河谷村镇社区空间形态研究
本书从山地河谷村镇社区的雨洪灾害现象切入,以“三生协同”为目标,水文韧性为视角,将村镇社区空间的形态投射为流域水文形态、集镇形态和社区组织形态,以对应生态韧性、工程韧性和社会韧性3个维度的研究,并通过进一步揭示3种形态的耦合关系,将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流域社区”的构建与管理中。同时,本书按照“现象认知-形态溯源-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对长江上游干区流域喀斯特地貌下3级江河流域中的山地河谷村建筑15.7万字 - 会员
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集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东北严寒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华北寒冷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华东/华中夏热冬冷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华南夏热冬暖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西南温和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建筑6.9万字 - 会员
城市空间规划中的市场势力概念应用
本书研究了产业组织理论中表征垄断特征的市场势力概念对城市空间规划的影响,包括城市空间经济特征、企业聚集特征和城镇化特征,以及城市空间规划对这些特征的应对方式。建筑13.8万字 - 会员
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
本书为本书是当今城市主义研究的经典著作。主要阐述当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与创新研究,主要包含“新城镇”、“城市区域”、“城市中心区”以及“城镇与城市的重建”四个部分,此外尚有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和评论家的评论文章。《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对城市构成进行了详尽的类型学研究,内容涵盖城市设计和新近完成的大型项目,这些项目都表现出全新的公共精神、可识别性和秩序感。建筑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