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颂歌:花园之旅
(德)韩炳哲更新时间:2025-01-15 18:05:31
最新章节:第21章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Heideggers Herz.Zum Begriff der Stimmung bei Martin Heidegger.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有一天,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渴望,一种想要亲近大地的急切需求。于是,我决定每天去做园艺。经历了三次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我在被我称为秘苑的花园里侍弄花草已有三年。在花朵竞相开放的花园里驻足停留,使我再次变得虔诚。在眼前这本书中,某些字句是在祈祷,在告白,在对大地和自然进行爱的告白。大地不是死的、无生气的、沉默的存在,而是一个善言的生命体,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就连石头也有生命。今天我们恰恰正在残暴地利用它,蹂躏它,并由此彻底摧毁它。大地发出请求,要我们爱护它,善待它。“爱护”在词源上与“美”同源。爱护它,就要赞颂它。本册文字皆为赞美诗,是对大地的赞颂。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关玉红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韩炳哲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富士日记
1963年年底,武田一家位于富士山麓的山间小屋建成。从第二年也就是1964年的晚春,全家开始了东京与山里往返的生活,添置家具和用品,将山间小屋的内部置办完善,也去到山下的村子、湖泊以及富士山。从1964年7月到1976年9月的十三年间,他们每年都要在这里度过若干个月。写日记最初是丈夫武田泰淳的提议,每当来山里的时候“轮流记笔记”,他和女儿武田花也写过几篇,但绝大多数都是武田百合子的记录。1976年文学49.6万字- 会员
一间自己的房间
1928年10月,伍尔夫以“女性与小说”为题,在剑桥大学的两个女子学院做了两次演讲。1929年,她将演讲内容整合成《女性与小说》一文发表,后来又将其修改和扩充,最终写出了传世名作《一间自己的房间》。本书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女性面对的共同命运以及女性贫困对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女性要认清自身的境遇,积极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独立思考,自由生活,发挥出女性的文学7.6万字 - 会员
见信如晤:私密信件博物馆
124封名人信件首度曝光,女王、巨星、总统、诗人、作家、科学家……封封都精彩!《见信如晤:私密信件博物馆》收录了大量名人的私密信件:杰克·凯鲁亚克邀请好莱坞大明星出演《在路上》的信,海明威给好友的写作建议信,开膛手杰克附上人类肾脏的恐吓信,达芬奇的求职信,伊丽莎白女王教艾森豪总统做烤饼的信,科学顽童费曼先生写给亡妻的情书,甘地请求希特勒不要发动战争的信……带你走进他们鲜活的人生故事,包含超过100文学14.3万字 - 会员
名人名游探险系列:尼罗河探源
《发现尼罗河源头之探险日记》详细记录了斯皮克1860年第二次探险尼罗河源头的过程。该书以日记体的形式写成,比较容易为普通读者所接受。斯皮克在书中描写了他探险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中有大量的描写是关于非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以及在西方社会所看不到的种族和部落制,为我们充分展示了十九世纪一个欧洲人眼中的非洲。文学18.4万字 伊丽莎白·芬奇(巴恩斯作品)
“我希望你们能对这门课产生兴趣,我指的是真正的乐趣,严肃的乐趣。乐趣与严肃并不冲突。我叫伊丽莎白·芬奇,谢谢。”几乎所有的人都爱上了她,三十五岁上下的尼尔也一样。第一次来到她的课堂,他便隐约知道,有生以来,他第一次来对了地方。二十年后,伊芬去世,尼尔继承了伊芬的文档和藏书。他希望能为伊芬写一篇传记,其结果就是这部肖像兼回忆录以及他未能交出的最后一篇论文:关于罗马最后一个异教徒皇帝朱利安,伊芬称之为文学9.5万字- 会员
我的文学奖
托马斯·伯恩哈德是文学奖的常客,先后获得数十种重要奖项,包括德语文学最重要的毕希纳奖、奥地利国家奖等。但他很快就对获奖失去了兴趣,拒绝接受任何文学奖项。20世纪70年代中期,伯恩哈德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最终评委会鉴于他对奖项的态度,决定避免去碰这个钉子。《我的文学奖》收录了伯恩哈德9篇关于获得文学奖的爱恨情仇、4场颁奖典礼上的讲话,以及1篇退出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的自白。托马斯·伯恩哈德对全文学6.5万字 - 会员
相片之用(安妮·埃尔诺作品集)
安妮·埃尔诺和她的爱人马克·马力,拍摄下14张两人云雨过后的杂乱相片,然后分别用文字记录下可见和不可见的东西。在拍摄这些相片的时间前后,埃尔诺罹患乳腺癌。生长肿瘤的乳房,大量脱落的头发,抗癌药物侵害的病体,这位用自身经历书写生活的作家将残缺的身体转移到相片之中。物质性的东西成为爱、死亡、欲望、缺失的唯一证据。文学4.1万字 - 会员
她要自己去买花
《她要自己去买花》是英国意识流巨匠、女性主义旗手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姐妹篇,由其代表性随笔和部分日记交织而成,既有犀利的社会洞察,也有细腻的自我拷问,为读者呈现思想者与生活者的双重面貌。本书中,伍尔夫将女性主义从“要有钱,要有自己的房间”的外部诉求推向“杀死‘屋中天使’”的内在革命,她不仅提醒我们去夺取物质与空间的自由,更引导我们直面潜藏于心底的桎梏,挣脱传统社会强加给女性的美德枷文学7.9万字 - 会员
随身携带的城市
童年时,敏感的马克就梦想着去别处探索——他在卧室的发光地球仪上发现的遥远而真实的城市,以及一个只存在于他想象中的完美大都市。这些城市对马克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街道畅通无阻,高楼大厦灯火辉煌,人群熙熙攘攘,而你可以自由地做自己。长大后,马克成了一家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在20余年的飞行生涯中重复而短暂地造访过数十座不同的城市:巴西利亚、吉达、新德里、开普敦、卡尔加里……透过他从未真正离开的家乡的镜头,他文学1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