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国旗护卫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光荣与梦想(3)

就这样,王丙乾成了国旗护卫队的一员。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那天,一下了操,他就跑到磁卡电话机旁给父亲打了个电话。他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电话那边的父亲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老半天,父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儿啊,这是咱们全家人的光荣,你一定要好好干,到时候我去看你升旗!”

5升旗手的参军路

王丙乾时刻牢记着父亲的谆谆教导,他不怕吃苦,刻苦训练,时时处处都走在前面。很快,他就成为方队的右护旗手。

第二年的五一节,父亲真的带着母亲来看他升旗了。接到父亲电话的时候,王丙乾和父亲约定好升完旗后父子俩在金水桥上见面。

那天,王丙乾的父亲一大早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上。看着怀抱礼宾枪的儿子护卫着国旗随着威武的升旗方队从天安门城楼里走出来,这个朴实的乡间汉子激动得热泪盈眶。

那一刻,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升旗仪式结束后,王丙乾的父亲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到了金水桥上。

时隔许多年,王丙乾至今都还记得父亲当时的神情举止。看到自己从天安门城楼里走出来之后,父亲大步流星地向他走来。

父子俩在金水桥上相见了。这是自从王丙乾参军以来的第一次父子相见。父亲的一个举动让王丙乾终生难忘。当兵之前,父亲每次和他说话时,都会用手摸着他的头或是拍着他的肩膀,然而这一次却没有。父亲远远地迎上来,伸出两只手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

那场面,完全像是两个领导人之间的亲切会晤。

父亲说出的话也和以往不一样,父亲说:“儿啊,部队领导把你放在国旗护卫队的岗位上,是对你的高度信任,更是咱全家人的光荣,你一定要好好工作,干出点儿成绩来。”

王丙乾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殷切嘱托。他以自己优良的军人素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国旗护卫队从一个兵踏踏实实地干起,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队长。这期间,他当过班长,提干后又相继当过排长、副指导员、副队长。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尽职尽责,时刻牢记组织的信任和父亲的叮嘱。

这些年来,王丙乾共三次荣立三等功。

自古忠孝难两全。

2004年3月10日下午,当时任副指导员的王丙乾从天安门广场执勤回来,时任指导员的王晓压抑着悲伤告诉他一个沉痛的消息:“刚才接到你弟弟瞒着你母亲打来的一个电话,说你父亲因脑溢血去世了。”

说着,王晓就把一张火车票塞到了王丙乾的手里,对他说:“你赶快收拾一下回去吧。”

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王丙乾心如刀绞,眼泪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最初的一瞬间,他不相信这是真的。怎么可能呢?就在几天之前,父亲还给他打过电话。电话里,父亲还是那句老话,叮嘱他好好干出点成绩来,为全家人争光,为祖国争光。

想不到,那竟成了父亲的遗言。

父亲走得太突然了,自己这个当儿子的还没有来得及孝敬他老人家。想到父亲已经永远离开了自己,王丙乾既伤心难过又内疚惭愧。

此时,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是多么想立刻就回到老家,给父亲办个体体面面的葬礼,最后送父亲一程。但一想到中队里的工作,王丙乾伸出去的手又缩回来了。

此时,正值“两会”期间,是安全警卫工作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候。中队里的所有官兵都是连轴转,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怎么能回家呢?

王丙乾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他让通信员悄悄地去把火车票退了,又投入到紧张的执勤工作当中。

直到“两会”警卫任务完成之后,王丙乾才匆匆赶回老家。此时,他和挚爱他的父亲已是阴阳两隔,一个坟外,一个坟内。

坐在父亲的坟前,王丙乾对坟内的父亲说了一整天的话。

他对挚爱着的父亲说:“爹,儿子虽然长得人高马大,却没有给您点一支烟、倒一杯茶,也没有给你挑一回水、热一回炕,儿子对不起您啊!”

泪水又止不住地从王丙乾的眼睛里流了出来。

他抹一把泪水,又接着对地下的父亲说:“爹,儿子虽然是个不孝的儿子,但儿子却时刻牢记着您老人家的嘱托,儿子对得起祖国和人民,也对得起国旗卫士这个光荣的称号。”

说完之后,王丙乾就把他用过的一副手套和一张“两会”期间立功受表彰的照片埋在了父亲的坟前。

隔着厚厚的坟头,王丙乾仿佛听到了父亲在地下发出的欣慰笑声。

临离开父亲坟墓的时候,王丙乾绕着父亲的坟走了几圈正步,算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一点安慰。

他在心里向父亲真情表白:“爹,请您老放心,我一定终生牢记您老的嘱托。为了国旗的荣誉和尊严,我将义无反顾,什么都可以付出,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2002年入伍的高红甫已经在国旗护卫队当了7年升旗手了。7年里,他的沉着、大气和稳重给国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没错,他就是那个每天早晨奋力挥臂把国旗撒向蓝天的升旗手。他的这一动作反复地出现在荧屏上,成为升旗仪式的一个浓缩了的经典性动作。

每天清晨,随着他的奋力一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的伴奏下冉冉升起。一同升起的还有亿万华夏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这些年来,高红甫的一张典型的中原汉子的国字脸已经被国人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看着他奋力一挥的威武雄姿,人们禁不住对他的过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有一次,一个来国旗护卫队参加完爱国主义教育的小学生问高红甫:“叔叔,你是不是小时候就会升旗呀?”

高红甫一下笑了,忙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没有来过北京呢。”

于是,高红甫给这个小朋友讲起了他由一个乡间少年成长为一个光荣的升旗手的经历。

1985年,高红甫出生在河南滑县的一个叫高寨村的村子里。高红甫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一直是在他们的呵护下长大的。

17岁那年,憨厚、腼腆的高红甫已经长成了一个身高米的大小伙子。

受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高红甫从小就立下了当兵保国的远大理想。

但是,在爷爷奶奶的心目中,17岁的高红甫还是一个小孩子。一听说宝贝孙子要去当兵,两位老人流露出了一百个不放心。

爷爷说:“孩子,你年纪还小,当兵很苦的,还是过几年再说吧。”

奶奶把一个滚烫的煮鸡蛋塞到了孙子的手里,说:“红甫啊,还是不要去当兵了,奶奶一天看不到你就想得慌。”

此刻,高红甫十分理解爷爷奶奶的心情,但他的性格里却有一股子坚韧不拔的执着和倔强,认准的路就一定要走到底。

这时,征兵工作站又传来了武警北京总队要兵的消息,高红甫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心要出去闯荡一番。

高红甫拉着父母一起给爷爷奶奶做工作。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爷爷奶奶含着泪答应了。

令高红甫万分高兴的是,武警北京总队来带兵的几位领导似乎对他格外关注,亲自到他家里来家访,还问了高红甫很多问题。当问他知不知道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事情时,高红甫点头说知道。部队领导接着又问他知不知道有一个专门负责升国旗的国旗护卫队,高红甫茫然了。

这是高红甫第一次听到国旗护卫队这个神圣的名字。

几乎是立刻,他就对这支部队充满了崇拜和敬仰之情。

当然,在高红甫的心目中,国旗护卫队太神圣也太神秘了,他没敢把自己与国旗护卫队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自己能去北京当兵就已经够幸运了。他发誓,等到了北京之后一定要抽时间去天安门广场看一次升旗。

高红甫如愿了,他接到了武警北京总队的应征入伍通知书。一个晚上,他和40多名新战友一起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在火车上,一个带兵的班长向高红甫透露了一个令他十分振奋的消息。班长告诉他,像他这样的大个子是有希望被选进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

高红甫兴奋得一夜没有睡着觉。

天亮时分,火车进站了。

来接站的是部队的大轿子车。高红甫满心希望大轿子车能把他直接拉到天安门的国旗护卫队里去。坐在车上,他两眼急切地看着窗外,寻找着那些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天安门广场的标志性建筑。

6从学生兵到国旗护卫队队员

高红甫的心突然狂跳起来。他看到了宏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看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的画像,还看到了广场上那高高的国旗杆。

“到了,到了!”高红甫忍不住激动地喊起来。

然而,车子却并没有停下来,穿过长安街一路向远处开去。

清晨的北京静静的,车子似乎没有要停下来的打算。

坏了,出城了。看着道路两边初冬灰蒙蒙的田野,高红甫的心里凉了半截。他心里有一种失落的感觉。

这哪里还是北京?简直是和老家一样的农村。

车子开进一个四周都是田野的大院子,总算是停了下来。看着这个空荡荡的大院子,高红甫茫然了。

接下来的是新兵训练。在训练中,高红甫找到了乐趣。他渐渐地忘却了没有去成北京城的那份落寞和失意,把所有心思都投入到训练之中。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希望总是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突然降临。一天,高红甫被通知去队列新训排报到。40多个同乡只有他一个人被选上了。到了新训排一看,被选上的竟然都是米以上的大个子。

一种隐隐的期待和预感在高红甫心头升起。

果然,一个班长向他透露,这个新训排不是一般的排,将来有可能分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

一听到国旗护卫队这个名字,高红甫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没说话。过了老半天,他不相信似的问这个班长:“班长,你说的是真的吗?我真的有机会去国旗护卫队吗?”

班长说:“当然有机会,但最后是否能去成,关键是看你的个人素质,只有过了军事素质关和政治素质关的优秀士兵才可以进去。”

此时的高红甫已经通过班长的介绍对国旗有了新的认识,他只有一个想法,进来了,就不能被退回去,无论如何也要走进神圣的国旗护卫队,当上光荣的国旗手!

带着这个梦想与心愿,高红甫给家里打了第一个电话。那天晚上,正赶上北京下大雪。电话通了,是高红甫的母亲接的。一听到母亲的声音,高红甫太激动了,叫了声妈就忍不住哭了起来。这是高红甫第一次离开亲人、离开家,他真的是太想家、太想家里的亲人了。

电话那端的母亲问高红甫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高红甫忙哭着说没有,就是有点想家、想奶奶。母亲又在那端心疼地问他北京冷不冷,在部队上训练累不累。正哭着的高红甫突然笑了,脸上挂着泪珠的他把自己有可能进国旗护卫队的消息告诉给了母亲。

他激动地说:“就是电视里播出的天安门广场上每天升国旗、降国旗的那个护卫队。”

母亲在电话里高兴得立刻笑起来。一边的高红甫的父亲一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激动,赶忙跑去把高红甫的奶奶叫来接电话。

奶奶家和高红甫家还有一段距离,一听说孙子要进国旗护卫队去给国家升旗,老太太觉得孙子做的事情简直是太荣耀了,忙不迭地想亲自去和孙子在电话里说上几句心里话。

那天晚上河南也在下大雪,高红甫的奶奶在路上一不小心重重地摔了一跤。这一跤摔掉了老人家的一颗牙,但老太太顾不得疼痛,此时的她只想着要好好叮嘱孙子几句,让孙子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给咱们国家升好旗。

从此之后,高红甫训练得更起劲了。新训结束时,他如愿进入了国旗护卫队。

在这支特殊的部队里,他一天天成长起来,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娇惯少年历练成为一个成熟稳重的升旗手。

王东是个学生兵。1985年出生的他2003年高中毕业考大学的时候,报考了武警北京指挥学院。

也就是说,上军校之前,王东没有过一天当兵的经历。

以学生兵的身份进入到国旗护卫队,王东还是头一个。

王东对进国旗护卫队这件事,事先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在军校,王东是个出色的学员。身高米的他品学兼优、一表人才。毕业前夕,已经调到武警北京总队某支队任职的老队长找到他,邀请他到这位老队长的部队去工作。那也是一支遐迩闻名的部队,一枪击毙逃犯的神枪手陈攀峰就出自那支部队。

老队长也替王东做了些工作,觉得把王东要去给自己当部下是板上钉钉的事。于是,离校的前一天,老队长利用到警校办事的时机顺便把王东的行李拉走了。

意想不到的是,分配方案又发生了变化,正式公布分配方案时,王东被分到了武警天安门支队。

知道这个消息后,老队长不免有些遗憾。但王东却很高兴。与老队长的那支部队一样,武警天安门支队也是一支成绩斐然、遐迩闻名的部队。年轻气盛、不安于过消停日子的王东觉得那里也是历练、磨砺自己的大好天地。

就这样,王东和队里的六名同学一起被分到了武警天安门支队。

报到那天下着雨,政治处主任王建华负责公布支队内的二次分配去向。王东是王建华最后一个叫起的名字。当听到要他去国旗护卫队时,王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王东的心目中,大名鼎鼎的国旗护卫队离自己很遥远,绝不是他这样的普通人所能去得了的。在国旗护卫队,不论是干部还是战士都要有两下子才行,首先要政治思想过关,最主要的还要队列动作好。他不敢相信组织上会安排他这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兵去那么重要的地方。

吃惊归吃惊,但王东心里还是很高兴。

他希望去国旗护卫队给自己淬淬火,让自己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军事素质上都有一个整体的提升。

然而,事情却远不像王东想象得那么简单。刚到国旗护卫队报到的第一天,他就感到了一种从没有过的茫然。

王东是个肯吃苦也有韧劲的小伙子,可此时的他站在队伍旁边,却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在这支队伍里,排长身份的王东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国旗护卫队的训练有着很强的专业性。不管是方队里的队员,还是前面的擎旗手和护旗手,并不是想上就能上得了的。从队伍里随便拉出来一个,先不说队列动作,单是资历和兵龄十有都比王东长。

当兵不成,当干部就更差得远了。王东不了解部队,至于当手持指挥刀的带队警官,就差得更不是一点半点了。

王东很茫然,也很着急。最初的两天时间,他就在这种茫然和焦急中度过了。

王东也很尴尬,每每部队训练的时候,他就傻傻地站在一边看。有一个瞬间,他觉得自己是被这支部队排斥在外的一个人。尽管是和大家一起吃,一起住,可他总觉得和大家融不到一块去。

王东很孤独。

到了第三天,王东不想再这么茫然、孤独下去了。

一有空,他就换上作训服找个地方一个人练正步。

大概练了一个星期左右,中队长刘青军来到了王东的面前。刘青军看着在7月的烈日下练得汗流浃背的王东说:“练得还可以,找个班长来指导一下吧。”

刘青军给王东找来了一个资深班长指导他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