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觉悟世间无常(1)
世间万物都有因缘,都是随缘生灭,缘起缘生,缘尽缘灭,如大海的波涛,起伏相继,这相继无始无终,人在其中只是生灭相继中的一个因缘。太虚法师早年结下如来智慧缘,16岁出家,从此了悟这世间无常,懂得舍掉执着,安住无常。
“舍”的智慧
凡事不必死执,只需要学会判断,什么是该坚持的,什么是该放下的,做到该坚持的坚持到底,该放下的不再执着。
舍是放下,放下的是烦恼、是痛苦。想做到放下有两个要点,一是明白为什么要放下,二是知道怎么放下。
无论富贵贫穷,无论职业年龄,每个人都有痛苦烦恼,每个人的心底都有那么一丝难以断除的牵扯牵绊。人们不想有这些痛苦烦恼和牵绊,人们想自由自在、想随心所欲。所以要学会放下。
放下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真的要做到,需要参透烦恼的根源所在,如果要做得彻底,甚至需要修习一生。
太虚法师生长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直有佛教救国的思想并坚持不懈的努力。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太虚法师从广州来到南京,发起创立中国佛教会,该佛教会在第二年并入寄禅大师为会长的佛教总会,名为:中华佛教总会。太虚法师为《佛教月刊》的总编辑。并会不久之后,会长寄禅法师圆寂,太虚法师在寄禅法师的追悼会上提出: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他的三大革命的理念被很多人误解,因此难以推行。但太虚法师没有因此烦恼,他觉得因缘不到,不必坚持,因此辞去《佛教月刊》总编辑的职务,放下一切繁杂烦恼,入普陀山闭关修行。
凡事都有因果,都讲缘分,只有因缘具足,才能顺理成章的做到,如果时机不到,因缘不足,甚至对错自己也难以判断,遇到障碍的时候就不要死执,死执下去不但事情本身做不好,还会徒增烦恼。这个时候,放下才是智慧。
放下这个理念去普陀山闭关,不坚持必须推行,这也是太虚法师智慧过人之处。
两年之后,太虚法师法学精进,深有所得,又重新出关去台湾、日本等地讲学,他宣讲和平人道,反对战争杀戮。
那么我们普通大众,没有像太虚法师一样的智慧,遇到障碍的时候,很少想到要适时地放下,于是烦恼就来了,确实不是我们不想放下,是很难想到要放下。
很多人会想到勇往无前地坚持,以为只有克服这些障碍,做到这件事情,烦恼就解除了,但是如果客观条件确实不允许的话,你在执着坚持的过程中会得罪很多人、事情也会出很多偏差,最终不但事情没做成,反而烦恼更多了。之前是一个烦恼,这个烦恼就是这件事儿怎么做不成呀,自己在心里纠结烦恼,这一通折腾之后就不一样了,事情仍然没做成,由于坚持的过程中得罪了人,或者出了偏差,你的烦恼就从一个变成了很多个了。
死执必受挫,放下是智慧啊!所以遇到障碍的时候我们不要逞强,先分析一下,这件事到底是不是能有进展,如果能进展,那好啊,找到方法,认真执行就行了。如果确实不具备完成的条件,那就得放下了。
这么说下去,朋友们还是觉得无从做起,为什么?因为我们发现,是不是应该放下,取决于人们自己的判断,为什么要坚持,为什么要放下,我们需要一个标准。只有明了了这个标准,才能判断什么是该放下的。
那这个标准时什么呢?这个标准就是学会看透世事。如何看透世事?看透需要智慧,智慧就是觉悟。我们这本书会以太虚法师早年读《八大人觉经》的感悟为启示,以《八大人觉经》的八个境界顺序为导入,细心体会文中故事的意义,参悟文中的道理,你会明了舍什么,怎样舍。
“得”的自在
舍中有得,得从舍来。舍得才能不受烦恼牵绊,才能自在。舍得是觉悟,是智慧,让我们跟随太虚法师的启示,增长觉悟智慧,获得真是永恒的自在。
有舍才有得。假设上文中太虚法师不舍掉大众暂时不接受的理念暂时闭关修行,继续坚持他的理念,他会得到什么?大家会在短时间内认同并执行他的理念吗?当然不会,如果会,他就继续坚持了,他会得到什么呢?得到烦恼啊!
大家不接受他的理念的时候,他一个人连孤军奋战的战场都没有,去跟大家辩论吗?辩赢了又如何?大家就能行动起来帮他推行他的理念吗?当然不能!不但不能,反而会使他的理念、甚至于他自己更难被众人接受。因为一个人想做什么,不是被胁迫的,不是被一场辩论左右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只有人们从心里面愿意去推行,这个理念才得以推行,时机未到,即便靠自己的辩才赢得一百场辩论也是输。
太虚法师是证得大智慧的人,所以他不执着,因缘不到,自己就闭关修行去了。这一舍,他舍掉了无限的烦恼,得到了清净自在,而且在闭关修行中,自己精进了不少,这一舍,把精力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他得到了智慧。
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也有不少烦恼,这些烦恼从哪里来呢?都是从人和事当中来,烦恼从是非生起,这烦恼的源头是是非。
我们也想舍掉这烦恼,但是人们都有贪心,一边想舍掉烦恼,一边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这样的想法能不能实现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样的想法决不能实现。既想得到想要的东西,又不想有烦恼,这是大贪心啊,贪心是引起烦恼的根本,你舍不下根本,只想让所有人和事儿满足自己,这样的事情即便有一次两次、十次八次周围的人和事儿都满足了你,也不可能一生一世都这样,何况一次两次的情况也很少。
要明白,我们要舍掉的不是烦恼,而是贪心。上述这种情况中,烦恼源于贪心,要舍烦恼,就把贪心一起舍掉,断了烦恼的根源,烦恼就不会来了,你就从是是非非当中解脱出来了,就自在多了。看着别人被是非折磨的烦恼重重,你该从心里庆幸自己的智慧觉悟了。得从舍来,舍中有得,得到的总比舍弃的多。但是要事事能判断该不该舍,舍掉什么,还需要智慧,这智慧来自于觉悟。有多高的觉悟就有多高的智慧,那么怎么才能转变成一个有觉悟有智慧,懂得舍得的人呢?接下来的内容,我们会通过太虚法师的启示逐步帮你认识什么是有觉悟,如何做到有觉悟。
生死无常不必苦执
太虚法师说:“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不刹那变迁,历成住坏空而总归乌有。”既然世间万物都如此,人的生老病死当然也是如此,这便是无常。我们要舍弃人生天长地久的执迷,觉悟这生死无常的真理。
家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太虚法师说:“人是幻相而无实体的,人生是刹那刹那变化的。”世间种种都在不断变化,没有实体,也没有永恒。人们往往苦执于某件事不肯放下,苦执于生而惧怕死亡,这些都是痛苦的源泉。
因为死执而生痛苦,因为痛苦而让内心经受磨难,所以要舍。觉悟世间无常的时候,我们要舍下就是这死执,获得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在佛陀的时代,有对夫妇老来得子,而且这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夫妇俩人当然非常高兴。他们对这个孩子百般疼爱、万般呵护。可是命运弄人,由于这个孩子从小就身体不好,有一年伤风之后怎么也治不好,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
这巨大的打击让夫妇两人都无法接受。因为伤心过度,一年之后老妇人也撒手人寰。从此只剩下老汉一人了。老汉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觉得活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
恰好有一天佛陀经过这里,他看到老汉的样子就走过去劝解。老汉一见是佛陀,就急忙请求佛陀让他的家人复生。
佛陀见此情景只好说道,“既然如此,你一定要用最好的香来贡拜,这样我才能想办法让他们复活。如果你找不到这种香,那我也没有任何办法。”
“是什么样的香啊?就算再困难我也一定找到。”老汉一听高兴地不得了,迫不及待地问佛陀。
佛陀说:“这种香不是什么名贵的香,但是这种香必须是从没有死过人的人家找来的才可以。我给你三天期限,你必须找到。”
老汉听完佛陀的话,撒腿就往旁边的村庄跑,他一秒也不想耽误,一心想到没有死过人的人家去找香。
老汉敲开第一户人家的门问:“你们家死过人吗?”那家人没好气地说:“真是,活了这么大岁数了,眼神不好使了吧,没看见院子里正在办丧事呢?”老汉探头往里一看,赶紧就走了。他敲开第二户人家的门问:“你们家死过人吗?”
开门的壮汉对他说:“怎么没死过呀,我爹娘都是我送的葬,我倒是不想让他们死,可是年老的死去,小孩子长大,这一代一代不都是这样吗?”
老汉听了丢下门口的壮汉继续往前走了。
……他敲响了第十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个瘦小的男孩儿,看样子最多也就十几岁。老汉和气地问:“你爹妈不在家吗?”小男孩儿咬了咬嘴唇回到道:“他们几年前就都病死了,我一个人打柴卖柴过日子,有时候还挨饿……”老汉看看了看这可怜的孩子,把兜里的钱和吃的东西放在这个孩子手里一些就摇着头走了。老汉敲开另外一户人家的门,问开门的老婆婆:“你们家死过人吗?”老婆婆疑惑地说:“这……谁家还没死过人啊,这要是一直活着不就成妖精了吗?”两天两夜下来,老汉已经跑遍了周围的两个村子,还没有找到没死过人的人家,倒是听到了很多关于别人的不幸,见到了各种比他更可怜的人……老汉不死心地继续跑向第三个村子。
三天三夜过去了,老汉两手空空来找佛陀。佛陀问:“让你找的香找到了吗?”“没有。”老汉诚实地说。“那你想怎么办?”佛陀问他。“这三天三夜我问了很多人家,但就是没有没死过人的人家。”
老汉说着忽然给佛陀跪下了。佛陀问:“你为什么拜我?”老汉说:“虽然没找到香,但是我心里舒服多了,也知道他们根本就不能复活了。家家户户都死过人,很多人都比我更不幸,人就是这么一辈一辈走过来的,是老汉我太伤心、太想念亲人才希望他们复活的。不管他们能不能复活,以后我要好好活着,帮助那些可怜的孤儿、没钱看病的病人……”
佛陀点点头说:“世间生死无常,变幻万千,越是苦执越是痛苦,你要看透了这变化、这无常,从痛苦中走出来,做你可以做的事儿。”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经历,是对灵魂的一场历练,不必在这种无常中苦执才能摆脱痛苦,勇敢地生活。
正如太虚法师所说,“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不刹那变迁,历成住坏空而总归乌有。好像空中浮云,水上泡影,镜里空花,暂现即逝,没有永远不灭的可能性。”生死也是人间常事,世间生死相继,哪有一直长存的道理,生者虽然怀念逝去的亲人,但也要懂得这个道理,化去心中痛苦,既要祭奠逝者,以表怀念之情,也要从死执中把自己解脱出来,舍掉这死执的障碍,才能脱离悲苦,恢复生活的力量。
富贵无常多幻化
财富如水,流动不息,所以财富、人生富贵,是流动的,积财者要懂得舍财,要知道富贵无常,舍财是避祸,也是种下之后的生财之因。
生死都无常,财富哪有长久之理,但是人们总是希望能有一生一世的富贵。世人多追求财富,然而哪知富贵无常,也不过是这场云烟中的一缕浓烟而已。太虚法师讲无常的时候说:“一切好像空中浮云,水上泡影,镜里空花,暂现即逝,没有永远不灭的可能性。
既然富贵无常,那么就不能以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来决定对待一个人的态度,要知道财富如水,流动变化,你恭敬的是人而不是财,如果以一个人占有财富的多少而对人生分别心,那就是执迷于财富的长久长存了。
在古代西部的一座大山上,曾住着一位高僧和他的几个徒弟。时常有周围居住的人,去他们那里上香。有一次,小庙里来了位穿着华丽的贵人,看上去这个人有三十岁左右的年纪,他相貌英俊,但是却傲气十足。
上完香之后,这位贵人给这个小庙捐了很多银两,说是让高僧和他的徒弟们修缮庙宇。高僧谢过这位贵人,之后命小和尚们多准备两个人的斋饭,说要留香客吃饭。
贵人听了有点纳闷,他问高僧:“大师,我来上香并没有带随从,您怎么让徒弟们多准备两个人的斋饭呢?”
高僧笑着回答说:“施主有所不知,还有一位同施主一样年轻有才的香客也要在这里用斋饭。”
贵人听了恍然大悟:“噢,原来如此啊,不知道是哪位名流啊?一会儿倒要好好聊聊呢。”
高僧听了也没说话,只是笑了一下,说了声失陪就回到禅房参禅去了。
终于到了用斋饭的时间,小和尚把贵人引到用斋的房间,然后端了三份饭菜上来,虽然是素菜素饭,但是看得出是招待贵客的礼仪了。贵人很高兴。
这时,高僧领着另外一位施主进来了,贵人见高僧来了,就起身礼貌地迎接高僧。当他看到高僧身后还有一个人的时候,心想:“一定是那位名流也到了吧,他应该也给寺庙捐了很多银两吧,不然怎么会和我一样受到寺庙里这样高规格的接待呢?”
可是当他向高僧身后迎过去想赶紧打招呼的时候,却发现跟在高僧身后的是个接近衣衫褴褛的人,他以为这个人是上香走错了房间,便大声呵斥说:“嘿,穷小子,上香的大殿在前院呢,这里是香客用斋的房间,赶紧出去吧。”
这个年轻人听了礼貌谦和地说:“多谢您指点,香早就上过了,我是来这里用斋饭的。”
这时高僧引荐道:“这就是我刚才跟贵人您提起的那位一起用斋的香客--刘公子。”然后高僧安排二人坐下用饭。
只见这个衣衫不整的年轻人从容地坐了下来和他们一起吃饭。贵人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这样一个穷小子会有资格和他这样一位有钱有地位的人一起吃饭,于是半责难半羞辱地问:“你这个穷小子给这寺庙捐了多少银两啊?你捐的银两够付这斋饭钱的吗?”
刘公子好像并不在意贵人的羞辱,微笑着回答:“不瞒大贵人,我只给这寺庙捐了身上唯一的一枚钱,而且那还是我一天的饭钱,那枚钱只够买两个米糠做的团子,根本买不起这上好的斋饭。”
贵人听了更加得意了,大声说道:“那么跟我一起吃饭是你的幸运了,赶快吃吧,下次就不要用这一枚钱到寺庙里来蹭吃喝了,哪天走到我的门口,我让家人把喂猫狗的剩饭赏你一点,省的烦劳大师和寺里的其他僧人为你忙碌做饭了。”
刘公子听了也不生气,只是点点头说:“那在下就遵命,赶紧吃饭了。”
高僧看着贵人的样子,听着他们的谈话,轻叹了口气也吃起饭来。
饭后,贵人和刘公子分别向高僧道谢,说一些今生有缘能与高僧吃饭深感荣幸之类的话。高僧听了笑笑说:“两位施主先不用谢,十年之后贫僧与两位还有机会共用斋饭,那时候再谢我吧。”高僧说完飘然而去。
贵人看了看身边的刘公子说:“要不是给大师面子,我这辈子都不会跟你这样的穷小子一起吃饭,你这叫花子真是扫了我的幸了。”说完恨恨地瞪了刘公子一眼就大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