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社区管理概述(6)
⑤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指导,多形态发展;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创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3)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
农村社区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①管理有序:就是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1)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转变职能、责权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要完善村民自治,改善目前村民自治的弱势地位,形成乡村之间的结合关系。
②服务完善:
1)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如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基本合作医疗、治安、社会救助等;
2)大力发展村民之间的互助服务,如建立和发展各种群众组织、发展志愿服务等;
3)农村社区自身向村民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和服务,如设立慈善超市等;
4)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服务农民,如商业网点向农村社区的延伸;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销活动在农村社区的开展。
③文明祥和:
1)健全的村规民约;
2)发达的农民教育;
3)整洁的村容村貌(包括农村人居环境和景观建设、清洁生产和绿色产业发展、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改水改厕改圈等);
4)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移风易俗,摈弃赌博陋习,理性消费等);
5)活跃的文化生活(包括图书室、阅览室、村民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各种文体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的开展等)。
(4)农村社区的服务建设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永恒的主题,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农村社区的功能定位是服务,主要功能包括:一是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就业指导、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和技术技能培训、科技市场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二是构建社区自助互助服务体系。发扬和睦友爱、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种自助互助服务,着力解决好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困难,特别是解决好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低收入家庭、外出务工作人员家庭的实际困难。三是构建社区市场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日用品超市以及金融、保险代办、生产资料供应、产品供销等服务网点。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生产生活服务。要制定社区服务工作规范,推动社区服务向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迈进。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网络建设,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
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建设要着眼于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充分发挥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志愿机制的作用,加快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真正使村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1)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主要是指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各项服务,包括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设施建设及管理等。社区公共服务是以社区为单位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既包括社区公共设施、公共项目等有形因素,也包括社区投入机制、社区运行机制、社区管理体系、社区公共意识和社区认同意识等无形的因素。农村社区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如下服务:
①完善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既包括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相应的设施,也包括农村社区办公服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综合警务等必需的设施设备。
②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同步增长机制。建立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机制,逐步实施集中供养。对困难家庭实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将农民全部纳入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政府补助和农民报销比例,对参保农民实行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采取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建立面向农业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形成“政府购买培训、学校提供培训、农民自主培训”的培训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③构建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以满足农村社区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建设农村老年活动室为重点,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大力挖掘和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建设“星光老年之家”,保证农村社区老年人有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促进有设施、有服务、有制度的农村社区老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提供老年教学、文化娱乐、体育保健、生活照料等服务,经济条件好、人口规模大的村可逐步发展住养、日托照料、上门服务、紧急援助、保健康复、法律咨询等服务。
④构建农村社区安全体系。首先要加强农村村民的法制教育,畅通他们的利益表达渠道,从根本上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其次,一方面,要健全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建立“和谐促进会”等融合本地人口、外来人口的组织,组建义务护村队、夜巡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加强自我防范,调处矛盾纠纷,消除不安全因素。再次,改变传统的与农村社区群众疏远的农村警务,使警务工作的重点向农村社区延伸,严密社区治安防空体系,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各种社区警务模式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提高农村社区群众的安全感。与此同时,完善农村防火、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实施减灾教育,建立避灾中心,及时化解和消除农村突发性公共事件对社会正常秩序、公共安全的威胁和影响。
⑤强化社区医疗服务。根据行政区划以及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制定并实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合理构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每个乡镇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按照农村村民出行20分钟可达的要求下设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每1000~1500服务人口配备一名农村社区责任医生的标准建立农村社区责任医生队伍,以主动上门服务的形式为主,为农村村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
⑥繁荣农村社区文化教育。加强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采用新建、改建、共建等方式,建设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发掘、整理和保护农村社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培育扶持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社区。充分发挥市、县图书馆对乡镇、村图书室的辐射作用,实现每社区拥有一支或多支农村村民业余文化队伍的目标。
⑦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加快推进农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普遍设立健身路径、篮球场、乒乓球台,让农村村民就近就便享受体育的乐趣。挖掘、整理和推广富有乡土气息和传统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以体育活动促进社区村民和社区之间的和谐和睦。
(2)农村社区市场服务
城市社区的市场服务提供的主要是便民利民的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和家政服务。农村社区服务既要满足农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又要满足农民群众的生产需求。突出发展要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村社区市场服务的显著特点。
要把农村连锁便利店纳入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村两委统一规划、改造、提供符合连锁经营要求的营业网点,积极吸引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进村开设连锁超市或便利店。要创办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包括连锁超市或连锁便利店、餐饮服务、医疗卫生、休闲娱乐、文化体育、农产品收购、农资供应等服务设施。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营、民享受”的原则,组织农民共同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和销售,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构建模式看,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能人大户带动型;
②龙头企业带动型;
③部门或基层组织主导型。
(3)农村社区志愿服务
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是指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自身的资金、技能等资源,自愿为农村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和农民群众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为。
农村社区的志愿服务应该以低保对象、五保对象、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特困党员、外出务工人员家庭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以普及科技文卫及法律知识、扶贫开发、社会救助、优抚助残、敬老扶幼、治安巡逻、卫生保洁、环境保护、文艺演出等为重点服务领域,兴办农村社区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解决农村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
村党组织和村委会鼓励和动员本村党员、有一技之长的村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村共青团、妇联、计生协会、民兵连、调解委员会、治保会等群团组织,老年人协会、残疾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科普协会等社区性民间组织以及农村各种专业经济技术组织,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应发挥各自的优势,组织其成员(会员)参加志愿服务。农村村民各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要鼓励他们开展水电维修、农忙突击等互助互帮活动。要利用乡村法制学校、社区教育机构、中小学,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科普教育、农技知识教育、老年人权益与妇女权益保障教育。
3.城市社区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职能、服务职能的逐渐转移,传统的镇村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无法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