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概要】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排泄功能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许多代谢失衡和多系统病变的症状,病情不断发展,预后极差。本病临床分为4期:①肾功能代偿期,多无临床症状;②氮质血症期,除轻度贫血、夜尿增多之外,可在劳累、感染、发生血压波动后导致其临床症状加重;③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有较明显的消化道和贫血症状。轻度酸中毒;④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晚期),可产生明显贫血症状、消化道以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以及不同程度的水钠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关格”“癃闭”“溺毒”的范畴,主因湿毒内停、脾肾虚亏所致,治疗应当选取祛湿泄浊、清热解毒、和胃化浊、活血祛瘀、益气养阴、温补脾肾类中药。
处方1 大黄泻毒汤
【方药与用法】 生大黄、半枝莲、煅牡蛎各30g,桂枝20g,玄明粉、制附子(先煎2h)各15g。上药加水煎2次,取药汁300ml灌肠,每日1次,灌肠保留时间60min,连用20天为1疗程。
【功能与主治】 温阳,泄浊,解毒;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简释】 用此方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简单方法,尤适用于出现频繁呕吐的患者。大黄加入桂枝又称为“降氮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治疗功效。
处方2 丹参益母活血方
【方药与用法】 丹参30g,益母草30~60g,赤芍、当归、川芎各15~20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对脾肾阳虚证,可加附子、淫羊藿、巴戟天;对气阴两虚证,可加黄芪、党参、白术、玄参、麦冬;对肝肾阴虚证,宜加山茱萸、桑椹、枸杞子、生地黄;对血瘀阻络证,应加穿山甲、大黄、路路通同煎。
【功能与主治】 活血化瘀;主治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
处方3 加味温胆汤
【方药与用法】 焦山楂、焦神曲各15g,茯苓12g,法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苍术、白术各10g,制大黄6~15g,甘草3g,生姜5片。上药加水煎2次滤汁,早、晚分2次口服;每日1剂,连用1周为1疗程,最长治疗时间以4个疗程为宜。
【功能与主治】 化湿泄浊,健脾和胃;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证属湿浊中阻者。
【简释】 此方为温胆汤加茯苓、苍白术、焦楂曲、大黄等,能发挥健脾化湿、泄浊的治疗作用。方3中半夏、苍术能宣化湿浊,枳实、大黄能行滞泄浊,陈皮、茯苓可行气利水,竹茹能清胃热,白术、生姜、甘草能和胃健脾,焦山楂、焦神曲能健脾消积,诸药配伍可共奏化湿泄浊、健脾和胃之功效。
处方4 加味神芎导水汤
【方药与用法】 川芎12g,黑丑20g,大黄(后下)、黄芩各15g,黄连10g,薄荷9g,滑石、紫苏叶各30g,鲜积雪草500g(绞取汁)。上药加水1200ml同煎至300ml左右,再入大黄用微火续煮3min,去渣即可;鲜积雪草用温开水冲洗干净,捣烂取绞汁约200ml。治疗时,将以上药汁混匀,分3次口服,每日1次;对神昏、痉厥者,也可采取鼻饲用药。
患者神昏时,宜加安宫牛黄丸;若伴有咯血、呕血时,宜加白茅根、黑栀子;若发生呕吐不止,可加用竹茹、半夏;出现尿闭不通时,宜加用川牛膝、地龙同煎。
【功能与主治】 荡涤浊邪,泄热行水,降低血中非蛋白氮;主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简释】 此方源于神芍导水丸,“攻邪甚猛,得二便通调、结滞自去,则不动脏腑、有益无损”。该方再加入紫苏叶、积雪草等,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更好。方4中黑丑研末成丸,每次1~3g,宜由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增加,以每日腹泻不超过2~3次为宜。
处方5 冬虫夏草
【方药与用法】 冬虫夏草4.5~6g。上药加水煎后分2次带渣服下。患者伴有酸中毒时,宜加服碳酸氢钠;伴有低钙血症者,须加服葡萄糖酸钙;伴有高磷血症者,可加服氢氧化铝等药协助治疗。
【功能与主治】 祛邪益肾;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简释】 现代药理学研究已证明,冬虫夏草能改善肾功能、提高免疫功能、纠正脂代谢紊乱、改善贫血、降低血肌酐,以及能帮助提高患者的肝脏和肌蛋白合成率。但是,此药价值昂贵、又较紧缺。
处方6 肾衰验方
【方药与用法】 生大黄15~20g,制附子10~20g(先煎2h)、芒硝(冲服)、益母草各10~20g,炙黄芪30~60g。上药加水煎,将药汁浓缩至400ml,分2次口服,每日1剂;每6~10剂为1疗程。
【功能与主治】 温阳益气,泄浊解毒,利尿;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简释】 方6中附子、黄芪能温阳益气,大黄、芒硝能泄浊通腑,可助湿浊外排;益母草还能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注意事项】 大黄配伍须注意:①要从小剂量开始(如生大黄5g、制大黄10g),细心观察无不良反应时再逐渐增加剂量;②如患者为阳虚证,须加附子、桂枝;为气虚证宜配用甘草、黄芪,以便缓和大黄苦寒攻逐作用;③须严格掌握大黄配伍禁忌,不宜与富含蛋白的药物同用,比如鹿角胶、阿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