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开盛世天朝 唐太宗(4)
魏晋南北朝儒、佛、道并行,随着庶族地主的兴起,在中下层地主阶级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至隋唐,儒学的地位又逐步上升。唐太宗一面批评佛、道的祸国害民,一面再三对大臣们宣称:“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他在重新确立儒学的尊崇地位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太宗没有做皇帝以前,便喜欢与士大夫结交朋友。即位之初,他在弘文殿聚四部书二十余万卷,又将原弘文馆搬到正殿之左;还精选天下文儒,充学士,“给以五品珍膳,更日宿值”,听朝之后,即引入内殿,“讨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唐太宗打天下最先依靠的是骁武之士,到天下稳定后,便转而重视士大夫的作用,而注重文治。弘文馆学士大多为东南儒生。唐太宗深深懂得,守天下除了要有武功之外,还需要重视依靠地主知识分子阶层。为了培养更多通晓儒学的士大夫,唐太宗大力兴办学校。规定京师学校直接隶属于国子监,称为国学。贞观六年,在隋时所设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五学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律学,扩大为六学。为了充实国学的师资力量,唐太宗广泛招集儒士,赐给经费,令他们到京师治学。又于国学增筑学舍1200间,增加生员3260员。国学的兴盛,还吸引了高句丽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地贵族的子弟入学。唐太宗也十分重视地方州、县兴办学校一事。在唐太宗这一思想指导之下,各地纷纷建立孔子庙。后来,还根据官员的建议在州、县设立三献官,专门管理祭奠孔子一事。
在兴办学校的过程中,私学与国学并存。国学、州(县)学,都是官办的学校,明文规定主要招收大小官僚子弟。而这些子弟家世贵宠,并不以学业为重,真正深造成才的,少之又少。因此,官办的学校往往有名无实,白白地成为贵族子弟猎取官禄的途径。与之相反,民间私学则主要招收庶民子弟,随着庶族地主经济力量的发展,私学也兴盛起来。隋唐之际的著名人物如李密、杨玄感、窦威、王世充等皆入过私学。唐太宗的大臣如虞世南、张行成等也是私学门生,颜师古、王恭等人则兴办过私学。私学注重实用,讲授内容并不完全限于经学,兼及文、史及其他,文学如《昭明文选》,史学如《史记》《汉书》,特别是讲《汉书》的很多。这正是庶族地主及新兴士大夫阶层在学术上的特点。私学的兴盛,为唐代培养了大批有作为的地主知识分子,这给唐代儒学及其学风的变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时学术上学派各异,空气是活跃的,可以说,这与私学的兴盛有极大的关系。
今天看来,唐太宗李世民既不信仰道教也不崇拜佛教,唯独尊崇儒学,在尊崇儒学时又不拘泥于经学及其章句之学,而是广采博收,兼收并蓄,鼓励各种学术、学派的发展,这种特点正反映了他在政治上讲究实用、励精图治的风貌。
7.从谏如流:兼听明,偏信暗
封建社会是君主个人独裁与专断的世界,如果一个暴虐与昏庸的人当上皇帝,就会造成国家政治上的不稳定甚至整个王朝的覆灭。历代王朝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长久,不得不寻找进谏与纳谏的手段,人们普遍把进谏与纳谏作为鉴别君主是否贤明的一个标志。唐太宗被称为“英主”,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能够虚心纳谏。贞观时期,唐太宗虚心纳谏,臣下则敢于直谏,当时纳谏蔚然成风,成为中国封建政治史上最光彩的一页。
唐太宗为了达到求谏的目的,采取了相关措施:一是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须让谏官和史官列席;二是重赏敢于进谏的官吏。同时,唐太宗还要求大臣们从各个方面直言进谏,不要放过任何小事。在唐太宗时期纳谏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魏徵,他是以直言极谏而著称的大臣,据说,魏徵在贞观时期进谏达二百多次。隋末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的时候,魏徵出家当了道士。之后他投入瓦岗军李密麾下,却一直未得重用。后入唐辅佐太子李建成,在太子与时为秦王的李世民争夺皇位过程中,他曾数次向太子建议早些除掉秦王,以绝后患。玄武门兵变李世民得势后,曾质问魏徵:“你为什么要挑拨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很坦然地回答:“人各为其主,我忠于我的主人,有什么错呢?”唐太宗李世民早知道魏徵的才华,听见他回答得如此直爽便原谅了他,并任命他为管事主簿(掌管太子文书的官吏)。魏徵不是唐太宗的亲信,开始时唐太宗对他存有戒心。但由于魏徵有胆有识,敢于直谏唐太宗的过错,不计较个人的安危,逐步取得了唐太宗的信任。唐太宗不记旧恨,鼓励魏徵有什么意见就直说,并且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魏徵的正直对唐太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唐太宗非常赞同魏徵“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说法。魏徵的进谏大多被唐太宗采纳,这对贞观前期的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魏徵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凡是正确的意见,不但要说,而且要坚持到底,即使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徵也神色不移,毫不退缩。
唐太宗把魏徵看作是最好的谏臣,魏徵也的确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唐太宗虽然乐于谏诤,但到具体的事情上,魏徵反对他的意见时,也并不是每次都能愉快地接受。唐太宗晚年,由于国家的经济情况已经好转,他开始变得傲慢起来。魏徵连续四次上《论时政疏》,给唐太宗敲警钟,希望他能够善始善终,把贞观初年纳谏如流的风气保存下来。后来,唐太宗日渐奢纵,魏徵又以著名的《谏唐太宗十思疏》,从十个方面指出了唐太宗的变化,唐太宗接受了他的忠告。唐太宗把魏徵的奏章抄送史官,以便传给后世,他自己也将其贴在屏风上,随时可以看到。唐太宗既喜欢魏徵又害怕他。
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64岁的魏徵病逝,唐太宗认为自己痛失一镜。他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用人做镜子,可以了解得失。”他把魏徵看作是了解自己得失的最好的一面镜子。由于唐太宗虚心纳谏的开明作风,朝中涌现了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贞观前期有魏徵、王珪、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有马周、刘洎、褚遂良等。这些人对当时的政治形势都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和影响。
8.贤后长孙:相夫教子,母仪天下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贤内助,皇帝也不例外。长孙皇后从李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处处为唐太宗着想,从不干政,堪称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女政治家。
唐太宗在位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能够被后世称为“明君”“英主”,其中也有他的贤内助长孙皇后的功劳。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兵变,长孙氏与李世民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夫妻之间情深意笃。李世民即位后,长孙氏被封为皇后,母仪天下,掌管后宫。为吸取前朝历代后妃、外戚干政,祸乱国家的教训,她对自己及兄弟子侄要求极为严格,充分显示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女政治家的风范。长孙皇后天性节俭,她喜欢读书,不论寒暑都不中断,唐太宗遇到疑难不能决断的军国大事,总要征询长孙皇后的意见。
唐太宗李世民正值16岁翩翩少年时娶13岁妙龄的长孙氏为妻。长孙氏家住长安永兴坊,祖上在北魏时功劳极大,世袭大人之号,是宗室中之长,后来改姓长孙,家世是名门望族,父亲长孙晟得隋朝倚重,母亲是高士廉的妹妹。高士廉是位精通文史的儒雅之士,隋朝大业中期官至治礼郎。长孙氏在这样的家庭中,从小受到熏染,养成了喜爱读书的习惯。长大后,舅父高士廉便为她选中了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贞观年间,长孙氏以克己奉公、阴柔明哲的品性,默默地影响着壮年天子唐太宗,在幕后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正是这种贤良的品格,使她能够遵循法度,处理事情永不超越礼法的界限。长孙氏当上皇后时,也深谙母仪天下的道理。她以古时皇后恃权干政,政出多门,从而造成政治衰败的教训为鉴,不愿干预政事而影响唐太宗的决策。综观中国古代史,有如此心胸的皇后实不多见。长孙氏从李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处处为唐太宗着想,并且无越礼之事,甘愿做个配角,与唐太宗志同道合,感情和睦,因而一直受到唐太宗的尊重。
唐太宗对长孙皇后非常尊重,茶余饭后,床前灯下,常常与她论及天下大事,尤其是朝廷中的赏罚和人事安排。当唐太宗想听听她的见解时,她只闻不答,无论唐太宗怎样恳请,她就是闭口不言,决不参与政事。实际上,长孙皇后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皇帝的一言一行,她往往以独特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向唐太宗提出劝谏。长孙皇后不干政,并非所有政事一律不闻不问,一旦遇到事关大局的事,她便挺身而出,以影响唐太宗。有一次,魏徵在朝上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唐太宗发那么大的火,就问他:“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个人?”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徵!他总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回到自己的内室,穿上朝服,立于殿庭,庄重地向唐太宗祝贺。她的举动使唐太宗非常惊奇,便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天子英明才有大臣的正直敢谏。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敢冒着生命危险与皇上争执,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所以我才特地向陛下祝贺呀。”这一番话把唐太宗的满腔怒火熄灭了。长孙皇后明里是颂扬唐太宗的英明,实际是救魏徵于危难之中,她的仁智由此可见一斑。还有一次,房玄龄因小事遭到唐太宗谴责,解职归家。长孙皇后劝谏唐太宗说:“房玄龄跟随陛下时间最长,他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竟无一言漏泄,非有大错,请您千万不要离弃他。”这体现了她对贞观重臣的关切之情。长孙皇后劝谏唐太宗讲究方法,在唐太宗愤怒时,先顺着他的性子,等唐太宗怒过稍息,然后再妥善处理,不让朝臣受到冤屈,刑法也不枉滥。
长孙皇后对待子女,更是严加训教。一向崇尚节俭的长孙皇后,平日训导诸子,常常是谦俭为先,让他们生活节俭,行为举止谦逊循礼,不做有伤大体的蠢事。长孙皇后不允许子女越礼、奢华,这也是她维护唐太宗政权的另一面。唐太宗特别喜爱的女儿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违反旧制,下令将嫁妆加倍,比唐高祖李渊的女儿长公主永嘉公主还要多。按唐制,皇帝姊妹、女儿待遇理应一样,唐太宗由于偏爱女儿,女儿的妆奁比妹妹的多是不符合规矩的。在魏徵的竭力规劝下,唐太宗终于放弃了这个念头。长孙皇后得知后感叹道:“妾闻陛下倚重魏徵,不知其中的原因。今日看到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才知道他真是社稷之臣。”事后,长孙皇后特意赏赐了魏徵,并对他说:“早就听说你忠诚正直,通过这件事情我真正看到了,所以以此相赏,希望你一如既往,辅佐天子。”长孙皇后对亲生儿子也不加溺爱,“常以谦俭为先”教育太子。太子李承乾是长孙皇后的长子,他的乳母遂安夫人常向长孙皇后请求增加太子宫中用度,长孙皇后都不答应。长孙皇后对非亲生子女也一视同仁。唐太宗有一女豫章公主,是其他妃嫔所生,她的母亲不幸早早去世了,长孙皇后将她看作自己亲生的一样。在封建社会,后妃之间往往争宠相斗,好像仇人一般,常由此导致互相残害的悲剧。但是长孙皇后却不同,她把宫里的事情处理得很好,她从来不在宫内耍威风,对手下的嫔妃宫人,总是以礼相待。虽对自己要求很严,但作为后宫之主,长孙皇后对妃嫔们却是极其宽厚仁慈,从不滥生冤狱,妃嫔有病时亲自看望,宫人无不爱戴她。贞观时,后宫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这充分体现了长孙皇后的胸怀与气魄。正是长孙皇后的表率作用,贞观时期的法令、制度才能够较好地贯彻执行,这是贞观之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