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模科普作品选:化工·地质·环境漫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3 人工盐坑中的新生光卤石

从历史资料记载可知,中国最初的钾盐是筑路工人为了获取食盐而发现的,也就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开发建设大西北的进程中遇到的,其时间在1955~1965年间。然而,当时首先发现的是什么钾盐矿物,值得探究。

如今到过察尔汗著名的“万丈盐桥”公路的人都会发现,当地公路是以公路两旁就地挖盐垫高路面经汽车压实、压平而成的。察尔汗实际是一片干涸的盐滩,仅在地表盐壳以下0.5~1.76m,平均1.6m处才有晶间卤水出现。因为盐壳一般太干、太坚硬,因此在修筑盐桥公路时,常常还需浇洒卤水来软化盐壳和填平裂隙,才能形成平坦似柏油马路的公路。因此,沿公路两旁相隔不远的地区,常见到筑路工人为取卤水而深挖的人工盐坑。在盐坑中,因当地蒸发作用强烈,几乎不降雨,因此很快在卤水中长出再生石盐和再生光卤石,甚至再生水氯镁石,有人称之为新生矿。如今察尔汗钾肥厂利用的正是埋藏在晶间卤水中的KCl,由于卤水组成所致,钾以光卤石矿物晶出,光卤石(KCl·MgCl2·6H2O)是一种含钾的可溶性盐类矿物。本地区原生光卤石钾矿,只有K8层在察尔汗区段分布于团结湖以北的所谓“达布逊东古湖”中,为含粉砂光卤石的石盐、石盐光卤石和含光卤石的石盐。因为人工盐坑中的新生雪白的含光卤石石盐没有经风沙覆盖,色白洁净,与经风沙覆盖的原生沉积光卤石层色泽截然不同,工人们不会去食用普遍含沙、色泽土黄褐色的盐,会误以为人工盐坑中的盐可食用。因而可以推断,中国最初发现的钾盐正是人工盐坑中的新生光卤石钾盐;1957年中科院盐湖调查队首先找到的也正是人工盐坑中的新生光卤石钾盐。

1958年察尔汗钾肥厂用原生光卤石矿生产出第一批950吨钾肥,到1982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1986年青钾一期年产20万吨钾肥工程开工,用上了世界上先进的盐田采盐船,已大规模利用地下晶间卤水经盐田日晒出再生光卤石矿。1996年更大规模的青钾二期年产80万吨钾肥工程紧锣密鼓地展开。中国的钾盐已不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