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轰炸(含成都、乐山、自贡、松潘)受害史事鉴定书(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重庆大轰炸相关的中国档案的概要及其重要性

一 重庆大轰炸衍生的庞大资料群

通常所说的重庆大轰炸,一般是指自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的5年半的时间里,日本帝国主义为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敌意志,达到其“早日结束中国事变”的目的,以其侵华陆海军所属的航空力量,对战时中国首都——重庆进行的长时期、大范围的野蛮、残酷的无差别轰炸。重庆大轰炸历时长、投弹多、死伤重,为重庆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重庆大轰炸的最大特点在于,轰炸正如文字记录的那样被反复施行。这种反复进行的轰炸造成了重庆街市的毁坏和重庆人民生命的丧失、身体的损害,并夺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店铺和财产。在这样困苦的情况下,坚持着反轰炸、反空袭而幸存下来的重庆人民,为了坚守自己经历过的史实,带着强烈的记录真实历史的信念,留下了庞大的重庆大轰炸档案资料群。

二 重庆市档案馆馆藏重庆大轰炸相关的档案群

目前,在重庆市档案馆藏有的全部档案(82.4万卷)中,一半以上(40余万卷)是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档案。此中,与重庆大轰炸直接有关的就多达4000余卷,占总数的1%之多。

上述的“总数的1%之多”的重庆大轰炸相关的档案群包括:重庆防空司令部、重庆市防空洞工程处以及重庆卫戍总司令部、重庆市政府、重庆市警察局、重庆市社会局、重庆市工务局、重庆市参议会等的档案。

三 研究重庆大轰炸史实不能缺少内外史料的分析

重庆大轰炸是国家间的战争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具有受害的悲惨性质。考虑到这样的基本特性,为了研究重庆大轰炸,作为受害者的中国方面的史料是最需要重视的,特别是上文提到的重庆大轰炸的档案群是最为重要的。

但是,重庆大轰炸的研究,笔者虽然也在进行,但实际上因时间久远,要一一再现过去发生过的事实并不容易。

重庆大轰炸是由各种各样的事件构成的,对象认定需要大量的时间。另外,史料中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完备甚至矛盾之处。要将这些证据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就必须确立明确的方法来进行踏实深入的研究。

此外,作为证据,即使不属于狭义的重庆大轰炸的档案群,比如抗战时期制成的数量庞大的其他档案群,由于同重庆大轰炸有深刻的关联性,也同样重要。如果不灵活运用这些同广义的重庆大轰炸相关的档案群材料的话,也不可能正确再现重庆大轰炸的史实。

另外,作为加害方的日本方面的记录也很重要。例如,过去日军残存的当时轰炸的记录就是非常重要的史料。

当然,在加害方的记录中,有为了留下轰炸机轰炸时的合法性而制成类似瞄准军事目标而进行轰炸的档案。因此,加害方的记录存在各种各样的“歪曲”。

但是,根据加害方留下的庞大档案群,甄别这样的“歪曲”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加害方的记录,在验证中国史料的价值方面不可缺少。

所以,为了能够客观、科学地对重庆大轰炸进行分析,在解析中国方的狭义和广义的重庆大轰炸相关档案群的基础上,对与此相关的日方史料的分析,也是不可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