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源泉(汉德对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高校与企业的研发合作——德国创新的发动机本文部分内容已经发表于《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第8期。

伍慧萍伍慧萍,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德国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所教授。

摘要:作为高科技强国,德国在科研成果转化和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名列前茅,高校与经济界的研发合作是德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特点和优势所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与社会进步,解决了高校应用研究的经费问题,提高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结合多项调查报告和数据,探讨德国高校与企业合作对于区域经济和国家创新能力的贡献,剖析校企之间在研发合作的筹资方式、多元化的知识转化机制与新型合作方式、战略伙伴关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点,以期探索校企合作在激发德国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创新要求产生好的创意与科研成果,并将其转化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中去。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与效率驱动的中国经济体不同,德国已经发展成为创新驱动的经济体,《2013年全球创业观察报告》(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2013 Global Report),http://www.gemconsortium.org/docs/download/3106,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2月31日。这个“创意的国度”在创新潜力和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品方面表现突出,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中名列前茅。根据德国电信基金会和德国经济联邦联合会2014年提交的创新指数报告,德国在总共3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创新能力竞争中连续两年占据了第6名的位置。第1至第5名分别为瑞士、新加坡、芬兰、比利时和瑞典。详见Deutsche Telekom Stiftung/Bundesverband der Deutschen Industrie, Innovationsindikator 2014, p. 6, http://www. innovationsindikator.de/fileadmin/user_upload/Dokumente/Innovationsindikator_2014.pdf,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2月8日。高校与经济界之间在研发领域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是德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特点和优势所在。

一 高校与企业:创新过程的核心要素

创新过程的目标是促进研发和实现知识转化,解决国家和社会亟须解决的人口老龄化、环境、气候、安全等方面的全球化挑战,保障国际竞争力。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是一个经济体促进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就业与培训岗位最根本的驱动力。

创新过程的研究路径在最近二十年发生了改变,创新理念经历了从线性模型(linear model of innovation)到链环-回路(chain-linked-model)/网络化模型再到系统研究方法(system approach)的范式转变。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从单纯的“投入(经费、人员等)—产出(创新产品、专利等)”逻辑出发,将创新过程描述为“创意—研发—生产—市场营销—推广”的知识流模型,各阶段之间没有互动关系,主张创新动力在科学界,科学投入的增加将直接带来下游技术和创新流的增加。

这种线性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系统研究方法挑战。最晚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关注创新过程中各个行为体和机构之间的复杂互动成为主流。人们开始意识到,创新是一个在国家、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和社会等各种行为体之间寻找知识、实现技术和知识转化的分散化的社会互动和运作过程,它显然不是简单地从研究到创新的线性发展。创新可以产生于自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等多种渠道,以及研究、开发、营销和传播的任意阶段,是各种行为体和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围绕着中央的知识创新链,各创新阶段之间实现了互动交流和网络化联系,共同构成了实现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型、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环境。

由此,对于创新的理论探索日趋转向网络化和系统化,弗里曼(Christopher Freeman)在1987年首次提出国家创新体系(NIS)的概念。正是基于对各类创新行为体之间复杂关联的认识,之后学界提出的地区创新体系(RIS)一脉相承,同样致力于研究不同组织在创新体系中承担的不同职能及它们间的互动关系。

作为创新主体,高校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及人才培养,企业从事应用开发,两者通过在科研成果转化领域的合作,可以及时识别对于工业和社会具有创新潜力的科研成果和发明,并迅速将其转化为可投放市场的产品,由此促进国家与地区创新体系的顺利运作。OECD,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1997,p.12,http://www.oecd.org/science/inno/2101733.pdf, last visited on 31 Dec. 2014.埃茨科维兹(Henry Etzkowitz)和雷德斯多夫(Loet Legdesdorff)1995年提出的以官产学伙伴关系为核心的三螺旋创新模式(Triple Helix)就充分阐述了政府、产业、大学三方间的相互作用。

高校与经济界的创新合作正是德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特点和优势所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德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企业之间通过长期合作形成信任关系,共同解决问题和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对于激发德国的创新潜力、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贡献巨大。无论是在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与分布上,还是在合作关系的深度和广度上,德国高校与企业的研发合作都独具特色。

二 德国高校与企业研发合作的投入与产出

从高校与企业合作广度的国际比较来看,德国经济界提供的科研经费占高校整个研发支出的比例远远超过美日等国。德国半数以上企业都与高校开展了知识与技术转让合作,而英国和法国分别只有1/3和1/4的企业与高校合作。

德国经济界与高校的科研合作密度高,平均每100家企业与高校建立200多个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化工与医药等技术密集型领域,两者之间的研发合作规模远远超过平均水平,而企业与综合性大学建立的合作关系数量更多。

德国经济界提供给高校的研发经费在1990~2000年间翻了一番;2005年甚至占到高校科研经费的28.1%,之后有所回落;2012年这一比例在20%左右,仍旧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参见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 Hochschul-Barometer 2013. Wie Hochschulen mit Unternehmen kooperieren, S. 26, http://www.hochschul-barometer.de/download/hochschul-barometer_2013. pdf,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2月10日。根据德国科学捐助者联合会《2013年高校晴雨表》,2013年经济界共计向高校科研机构投入17亿欧元科研经费,由此成为高校第三方经费的重要来源。

2010年德国各类高校共计获得约60亿欧元的第三方经费,其中包括来自联邦和各州的公共资金。企业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更加青睐学科门类齐全、科研能力超群的综合性大学。尽管如此,相比于公共资金,企业对于主要从事应用研究的应用科学大学(FH)的研发投入还是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来自公共资金的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在分配经费时主要看重尖端科研成果和精英促进,忽视应用科学大学,提供给此类高校的科研经费只有800万欧元,占比仅为0.4%;相比之下,应用科学大学从企业获得的第三方经费有3.74亿欧元之巨。之所以如此,与企业重视贴近应用和经济性有很大关系。企业对不同高校类型的科研投入分布要均衡得多,而专业的科研特色、地方经济的关联和个人的长期联系都会使企业在研发投入时也顾及其他类型的高校。

不过,不同类型的高校甚至是不同学科在从企业“吸金”的能力上还是有明显差异。经济和工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工科专业更受企业青睐,17亿欧元中有近半数(8亿欧元)投向工科专业,9所理工(TU 9)高校中工科专业的企业科研投入比例甚至达到2/3。在学生人均科研经费方面,9所理工高校学生人均科研经费达到1688欧元,是应用科学大学人均经费的3倍多。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 Hochschul-Barometer 2013, S. 22.

企业对于高校的大规模长期投入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高校的科研产出通过知识转化,每年整体上为地方经济贡献高达1900亿欧元的经济效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这其中超过1000亿欧元为由企业资助的第三方研发所做贡献。在巴登-符腾堡州、柏林、汉堡等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的地区,高校每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额外贡献达到人均3500欧元左右。

高校与企业合作关系的经济效应和价值创造主要体现在周边地区,包括带动本地就业市场和周边高科技企业创业,使高校所在区域失业率平均比全国其他地区低3%。以柏林为例:柏林的四所大学共有1.44万名员工,9.6万名学生,财政经费共计近13亿欧元,其中3.5亿欧元来自第三方经费,每年为柏林地区创造价值17亿欧元,贡献1.18亿欧元税收;2006年至2012年间由高校教师开办的创业企业达470家,它们创造了1.7万个工作岗位。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 Hochschul-Barometer 2013, S. 35; 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 Wirtschaftsfaktor Hochschule, S. 31, 32, 35, 40.

三 德国高校与企业研发合作的特点

(一)合作动力

教育与科技进步对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企业与高校在研发领域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也可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与社会进步,国家、经济界、高校和个人都充分受益于这一合作。

对于企业而言,全球化使产品和技术研发日益复杂,企业自身的知识与资本等资源不足以使其立足于日渐增强的国际创新竞争。高校是科研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场所,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与高校合作可以研发出创新产品和服务,并激发创新动力。企业从资助高校研发活动中的收益,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都远远超过了其投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经济界的内外部研发开支稳步增长。同时高校也为经济界源源不断地培养了优质的专业人才。

对于高校而言,它们所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公共资金来源却没有显著增长。与企业的研发合作解决了高校应用研究的经费问题,不过还有其他动力促使高校加强与经济界的合作,如:通过合作,高校可以接触到工业生产实践中的研发问题、技术和专门知识,提高社会影响力,从知识转化过程中实现社会价值;某些工科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学习内容面向实践等。这些因素决定了高校甚至愿意自己配套投入各种资源,包括基础设施、行政管理人员、资金等,以促进与企业的合作。以9所理工高校为例,它们获得的绝大部分委托课题(95%)的经费足以支持项目运作。应用科学大学则分别在40%的委托课题和50%以上的合作课题中参与了资金的筹集。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参见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 Hochschul-Barometer 2013, p. 32。

对于国家和地方而言,校企合作是发达工业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它提高了就业率,降低了社会福利支出,提高了所得税收入。因此,德国国家和各州的法律、法规都鼓励大学教师与产业界建立联系,允许教师开办个人公司和研究所,促进科研成果和经济产出间的直接转化。法律甚至还规定,应用科学大学在聘用教授时的一个核心要求是必须有5年以上的工业界实践工作经验。

对于个人而言,大学生受益于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上的投入,在读期间可以接触到未来的雇主和生产实践中的内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收入远远超出平均水平;企业员工也有机会进行在职进修深造。

(二)合作模式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和知识转化表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不同合作项目的运作模式和机构特点各异,具体形式有委托课题、博览会展示、进修与培训、设备的使用、咨询、专利、参观、人员交流和中介、展示、研究生论文指导、专业委员会、出版物、鉴定、创业、非正式会谈、互联网论坛、实习生讲座、学术会议、合作课题、科学捐助、许可证、研讨班等。弗朗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FhG-ISI)的科沙斯基(Knut Koschatzky)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多种分类:以时间标准区分,这种合作有长期和短期的合作、临时和持久的合作;以合作是否正式和是否细化了合作目标区分,既有签订了合作协议、细化了合作目标的合作,例如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科研、企业员工的培训,也有签订了合作协议而未细化目标的合作,例如校企之间签订的框架协议、工业界在高校资助的科研小组和基金教席、向某些研究所提供的研发捐助补贴;以发起合作的路径区分,有自上而下式的合作和自下而上式的合作;以合作伙伴的多寡区分,有双边和多边的合作;以贴近市场的程度区分,有战略基础研究合作和面向市场的应用型开发合作。Knut Koschatzky, Kooperation zwischen Wissenschaft und Wirtschaft im Wandel: Ansatzpunkte zur Etablierung neuer Kooperationsformen, Fraunhofer-Institut für System-und Innovationsforschung, Arbeitstagung ”Akquisition von Drittmitteln“, 2012.

德国高校与企业研发合作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组织结构不断创新、突破传统界限的新型合作模式和伙伴关系不断涌现。这一趋势一方面是因为高校随着其自主权扩大日益重视构建战略科研合作的新型公共-私人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英美等国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合作的有效工具的影响。两种元素共同作用,使校企之间发展出各种新型知识转化渠道,例如集群(cluster)、创新能力中心、创新技术平台、创意城市、卓越促进、创新联盟、科技创新园区、创新和研发校园、孵化器、工业研究型校园(industry research campus)、科学企业挑战计划(Science Enterprise Challenge)等。这其中科学企业挑战计划仿效了英国大学中的企业中心和美国的工业与大学合作科研中心(UIRCs),它们为在大学内部设立独立的、以科研课题为基础的科研单位。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促进高校、企业和创新创业者之间开展科研合作;卓越中心(COEs)着重为本科研领域拥有国内外竞争力的合作者提供虚拟或现实的研发合作环境;在能力研究中心,工业与科研界共同进行创新活动,并可以获得公共服务。

而集群目前既是德国高校与经济界优化知识与技术转让的行之有效的工具,也是国家创新政策大力扶植的方向。集群是围绕着某个具体的产业部门,在制造商、供应商、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商、商会等各种行为体之间建立的联系网络。以德国的北部生命科学集群(Life Science Nord)为例,该集群由汉堡与石荷州共同成立,网罗了该地区约470家医疗、生物和医药技术企业,5所开设了生命科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和3所应用科学大学,150多家医院,以及其他聚焦生命科学的科学联合会、专业科技园区及孵化器等。集群创新模式可以凝聚企业优势,形成鲜明的能力特色、规模效应和辐射力量,吸引各类投资、企业和专业人才。

德国科学捐助者联合会笼统区分了五种高校与企业科研合作的类型:①委托课题,即企业存在单方面的研发需求,由此发起合作,此类合作占企业对高校科研投入的44%左右;②合作课题,即双方都有研究兴趣,共享资源和能力,实现优势互补,企业对此类合作的投入达4.6亿欧元(27%); ③基金教席,企业在高校设立教席,企业为此投入1.5亿欧元(9%); ④研究所,此种合作依托高校,由企业与高校共同经营,企业投资1亿欧元(6%); ⑤ 企业的其他资金支持,包括捐赠、专利、许可证等资金形式,共计2.4亿欧元(14%)。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 Hochschul-Barometer 2013, S. 21-22.

从这五种合作形式的资金分布可以看出,企业投入高校的大部分第三方经费都被投入了委托课题,而第三种和第四种类型的合作都是对于高校科研基础设施的机构促进。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 Hochschul-Barometer 2013, S. 21-22.其中研究所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在近年来出现增长势头,在此种合作中高校可以较大规模地从事贴近实践的研究并强化自身特色,企业可以参与科研目标和科研重点的内容设计并长期获得尖端科研的知识。基金教席通常以五年为期,受到企业资助,之后往往被高校吸收为高新技术学科领域的新教席。企业在基金教席中可以直接接触到高素质的学生,也可为其员工提供进修。

(三)人才培养的合作

在传统的洪堡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与科研同为德国高校的核心任务。本着终身学习的思想,经济界同样重视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与高校展开合作,其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与对高校科研的投入基本规模相当。2010年,经济界就为人才培养投入近22亿欧元,其中在学生身上就投入了15.4亿欧元;投入最大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领域,为6.75亿欧元;实习投入高达5.35亿欧元;其他活动还包括支持员工深造进修、发放奖学金、为高校提供资金、设立基金教席、提供实物或服务捐助等。此处的数据与之前企业对于高校研发的投入数据存在部分重叠之处,例如在基金教席等方面。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 Wirtschaftsfaktor Hochschule, S. 13.

双元制专业日益成为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重点。这些专业将企业的职业教育与大学学习有机结合,往往由本地区的私营企业发起,企业可以影响这些专业学习和培训内容的设计。通过这种合作,企业不仅可以解决现有员工的进修问题,也可以提早发掘专业技术人才。

对于应用科学大学和私立高校,教学是尤其重要的校企合作领域,它们在职业素质技能的培养、贴近实践的教学内容安排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素有与企业合作的传统。在应用科学大学中,由企业界人士承担教学任务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此类高校教授在聘用前须有至少5年的实践经验。工科专业毕业生往往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或者撰写毕业论文,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实践工作经验并与企业建立了联系,这可以减轻就业难度。这些做法顺应了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中对于高校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而相比之下,综合性大学在教学大纲中的实践内容设置上尚有进步空间,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更多体现在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上。

此外,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开始重视跨专业的人才培养,并努力及早发掘和培养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意识与能力。德累斯顿工大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高校还设置了相关主题的教席。

四 经验与问题

高校与企业之间在知识与技术转化方面的合作是双赢和行之有效的。《2013年高校晴雨表》对校企合作的成功要素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和定期交流、专业化的组织管理结构、合作伙伴的多元化、合作过程中严格的行为规范、项目委托人和合作协议的公开透明,都是至关重要的保障因素。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 Hochschul-Barometer 2013, S. 33.与此同时,高校与企业间的这种合作关系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并带来一些挑战,这综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高校与企业对研发重点的认识和定位不同。高校着眼长期性科研,更加看重基础科研、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和尖端高科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往往能获得丰厚的公共资金支持,因此高校在科研过程中更能承受并接受某一种理论方法可能失败的事实。与此相反,企业的研发活动立足于市场竞争环境,研发投入需要有回报,必须尽可能规避失败的风险,因而更加注重可从短期开发中迅速收到效果的创新产品,回避研究结果无法确定的长期性科研项目。企业在近些年才逐渐开始资助一些长期性的研发项目。

其次,高校缺乏知识转化的长期战略。对于如何组织与企业在研发方面的伙伴关系,多数高校都缺乏长期战略,更多是采用实用主义和分散化的做法,通过科研补贴等形式规定非长效的合作激励机制,在具体的合作协议中制定合作方针和标准。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 Hochschul-Barometer 2013, S. 30.

再次,高校与企业在利益分配上仍旧存在矛盾。在涉及科研成果的利益问题上,例如,是申请专利还是发表论文,是注重知识在企业内部的转化和商业化还是实现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如何分配研发的产出与所得,高校与企业也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双方常会发生意见分歧。

最后,人才培养的合作潜力尚待挖掘。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仍旧被低估,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教学大纲中,实践实习环节或模块的比重仍旧有待提高。此外,德国企业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方面,例如在与国外高校合作,为留学生在本国企业或者是本国学生在国外分支机构提供实习岗位等问题上,与美国或者法国经济界相比还存在显著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