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留心你的心态,心态决定了你的命运
有人曾说:留心你的思想,思想会成为你的言语;留心你的言语,言语会成为你的行动;留心你的行动,行动会成为你的习惯;留心你的习惯,习惯会成为你的心态;留心你的心态,心态决定你的命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很多细节问题,虽然它不能马上致使自己失败,可是不断的连锁反应,最后彻底的毁灭自己。
好心态才能够有好思路
威廉·詹姆斯是美国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曾说:“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心态而改变自己的生命。”事实确实如此,一个人如果能够树立一个好心态,让自信、热忱、坚强、快乐、兴奋等情绪支配自己,能力会源源涌出,思路会滚滚不绝。与此相反,当自己被多疑、沮丧、恐惧、焦虑、悲伤、受挫等消解情绪和心态支配时,则会疲软无力,思想随之枯竭。
从前有两个秀才一齐进京赶考,在路上遇到了送葬的队伍,其中一个秀才想:“我怎么这么倒霉,考试前居然碰到棺材,这次一定会名落孙山!”于是垂头丧气。而另一个考生想:“好兆头啊!棺材棺材,有官有财!这次我一定能高中状元。”于是精神焕发。等到揭榜那天,结果真的像他们所想的那样。
可以说,积极的心态会产生积极的思路,消极的心态会产生消解的想法。美国亿万富翁、工业家卡耐基也说过:“一个对自己的内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对他自己有权获得的任何其他东西也会有支配能力。”一个人如果不能积极思维,昂扬奋进,遇到事情就“忧心忡忡”,甚至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那还有什么成功和人生乐趣可言。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所有的苦难与烦恼都是自己依靠过去生活中所得到的“经验”做出的错误判断。这时,我们不妨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你就不会为战场失败、商场失手、情场失意而颓唐,也不会为名利加身、赞誉四起而得意忘形。换个角度、换种心态看待自己,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乐趣。转一个角度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待人事,人事无不轻安。
所以,当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实现时,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人生。换个角度,便会产生另一种哲学,另一种处事观。
有一个医院有六名实习医生,这六名实习医生中能留下来且成为正式的只有一个,可这六名医生的医学水平都很优秀。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急救电话,有一个产妇临产,院长嘱咐:“这是一个很好的实习机会,要认真观摩啊!”那天车里足足有十个人。到了目的地才发现,人太多了,而产妇的丈夫一定要上车,因为到时候动手术需要家属签字,其中一个实习医生下来了,把产妇的丈夫推上了车。
后来,留下并成为正式医生的是那个下车的实习医生,原来那次急救就是一次测试。那个医生问为什么,院长意味深长地笑了:“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
换种心态看问题,不仅可以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还可以以一种更坚强的姿态去拓展人生新的领域。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对不同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呢?当然,上述二人的处境不同,因此失去工作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但情感反应的不同并非完全取决于处境,而主要取决于每个人对处境的不同理解,即是否有正面的心态。有了正面的心态就会产生正面的想法和行动,而负面的心态则只会让自己在挫折的阴影里愈陷愈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树立积极的心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面对人生。
打破旧的自我,不断做新的自我
很多人长久以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热爱什么,一直很消极,生活没有目的,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了又有什么意义,甚至找不到一个理由,来说明为什么必须要这样子的生活,所以一直过着消极的生活。他们自卑、胆怯,不敢正视自己,不能勇敢地面对社会。
西奥多·罗斯福,这位据说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胆的总统,过去却是个自卑、胆怯、神经质的人。他在自传里说:“一次,我读到一本书,书中有一位英国军舰舰长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勇敢:‘你可以装作不害怕的样子,时间一长,你就真的变成勇敢的人了。’我相信了这种说法。那时我害怕的东西很多,从大灰熊、烈马到士兵,见了就躲。后来,我让自己装出不怕的样子,果然,慢慢地就不怕了。我想,人的性格和情感都可以选择,你选择了勇敢,就会使自己变成一个勇敢的人。”
人之初,性本同。人从母体中脱胎而出的时候,无所谓胆大或胆小、外向或内向、乐观或悲观、自尊或自卑、开朗或抑郁、热情或冷漠、刚强或懦弱、洒脱或拘谨。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之所以性格千差万别、情感千姿百态,原因不单单在于先天的遗传和胎教,更在于后天的陶冶和选择,更在于勇敢地面对一切,勇敢地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迎难而上,学会随着时代的潮流改变自己。微笑着面对世界上的一切,那么也许你会离成功不远了。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许多人却并不知道。据心理学家调查分析,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至少有75%的人属于外界控制型,他们从小到大都认为:自己的情感是无法控制和选择的,愤怒、恐惧、怨恨、爱慕、喜悦、欢乐等等情感,只能自然而然地产生,个人对它无能为力;尤其是各种烦恼、忧愁和不如意的事,只能接受不能拒绝,更不能随意改变。倘若我们对这种观念稍加分析就可发现,它是一种在自我迷雾心理驱使下的自我挫败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完全听天由命”,任凭不良情绪的摆布,结果往往是身未行而心先死、志未成而意先灭。所以说,只有自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要学会拒绝,拒绝不开心的事,拒绝一切烦恼。但这所需的前提条件就是勇敢地走出自我,学会改变。
其实,人既能磨炼自己的性格,又能选择自己的情感,更能消除心理上的一切障碍。关键在于要用宽广的眼光去认识和看待外在的世界,用豁达的心境去认知和感受自身的经历,用顽强的意志去改造和优化周围的环境。
二战期间,一个名叫维克多·弗兰克的精神病学博士曾经在纳粹集中营里被关押了很长时间,饱受生活上的欺凌和人格上的侮辱。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因受折磨而发疯的人。他强迫自己不去看和想那些倒霉的事情,而是着力回忆自己以往经历过的各种喜事和乐事,并刻意幻想今后生活中将会遇到的各种好运和奇迹,使自己每时每刻处于无忧无虑的情绪之中,脸上常常浮现出灿烂的笑容。终于,当他从集中营里被释放出来,重新获得自由时,他的亲朋好友简直不敢相信,一个在魔窟里受尽凌辱的人,竟能保持着如此年轻而不衰老的心境。
消除自我迷雾心理和自我挫败行为,主要在于培养一种崭新的个性,那就是要相信自己每时每刻都能做出情绪上的正确抉择。挑战自我的个性,而挑战自我的个性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要我们跳出自我封闭的圈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勇敢面对社会,面对他人,走向成功的人生。要知道,人的情感是每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心理反映,是一种主观上的可选因素,而不是客观上的必然因素。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忧愁和不如意的事,常常都是“庸人自扰”的结果。有些事本来并不严重,甚至根本不算一回事,可由于一些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够豁达大度,往往有意无意地强化了问题和障碍的“能量”,使问题和障碍变成了一道道扼杀生命活力的绳索和一具具羁绊人生之旅的枷锁。
对于还在积极奋斗、努力改变自己、向成功迈进的人,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大多在平淡无奇的岁月中度过,而拥有激情和辉煌的岁月大约只占生命的5%。而且,这5%是等不来的,要用很长的时间甚至是毕生的精力去准备,去积累,去追逐。而要想真正拥有这5%,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为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勇敢地面对成功路上的每一个坎坷,因为机会垂青有心人。
阿基米德肩负着称王冠纯度的使命,在浴室洗澡都想着它,结果智慧的火花擦出了造福人类的大发现,不仅称出了王冠的纯度,而且发现了浮力定律。
生活中常有人抱怨,命运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对他那么偏爱,而对我却这般吝啬?其实每个人面前的机会是平等的,只不过是有人在机会到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一旦机会经过,便当机立断,跃马驰骋。而那些沉湎于犬马声色、无所事事、自暴自弃的人,即使机会在面前,也会视而不见,坐失良机。
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
积极进取的姿态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和被逼迫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同时,积极进取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做事方法,它主要强调每个人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对周边环境的正确对待、对人生道路的信心和希望。
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凯斯小时候因家境贫寒,没有读多少书,而是直接进工厂当了一名车工。可是,对一个不满十五岁的小孩子来说,当车工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他虽然一窍不通,但很勤奋,从来不错过任何学习的机会。逐渐地,凯斯成了一名技术娴熟的车工。然而,凯斯不满足于现状,他逐渐对生产机器产生了兴趣,并发现了其中的诸多不足。他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些不足。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凯斯不但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工程师,还成了拥有多项发明的科学家。而凯斯在自我评价时却说:“我天生条件很差,知识比较缺乏,我取得的成绩完全是靠自己的积极进取。但是,这至少也能说明我具有发明创造这方面的潜能。我通过积极地创造,将这些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
在日本的兵库县有一个丹波村,交通很不方便,车站离得很远,翻山越岭走上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加上村子没有什么特产,所以这里很穷,但村长井坂先生却不甘心一直这么穷下去。他想,让村子富起来,就得想办法使之“商品化”,可是这里有什么东西可卖呢?他绞尽了脑汁,突然灵机一动:村庄既然非常落后,就把“落后”当作商品来出售好了。井坂先生看到,如今在物质文明生活下的现代人厌倦了城市中奢侈浮华的生活,而对贫穷落后的“原始”生活却有尝试的兴趣。由此,他联想到原始社会人类老祖宗在树上生活的情形,便说服了村里人在树上筑屋而居。
很快,这个村庄在树上筑屋生活的新闻传到了大城市。不久,城市人争相拥入这个既狭窄又难住的树上小屋来体会人类老祖宗的生活方式。住在这里的人夜里可能被风声或怪声惊醒,早晨也可能被鸟的叫声唤起,但是这一切成了城市人喜欢这里的原因。随着观光人的参加,丹波村居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了。
井坂的积极进取为他带来了新的富村思路,最终使全村富了起来。可以说,不管是人类历史的进步,还是个人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积极进取的姿态和身影。
成功学的研究者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并要求她用打字机把它打下来:“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当她把打好的纸张交还给拿破仑·希尔时,她说:“你的格言使我获得了一个想法,对你我都很有价值。”接下来,这位年轻的小姐开始在用完晚餐后回到办公室来,并且从事不是她分内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她开始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桌来。她已经研究过拿破仑·希尔的风格,因此,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自己所写的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这位男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但在拿破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个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接收了这项职位。由于她在下班之后以及没有支领加班费的情况下,对自己加以训练,终于使自己有资格出任拿破仑·希尔属下人员中最好的一个职位。
在她身上,已经发展出来一种愉快的精神,为她带来其他助手永远无法领会的幸福感。她的工作已经不是工作了,而是一个极为有趣的游戏,由她自己去玩,甚至即使比一般的助手提早来到办公室,而且在她们一听到钟敲五点钟而下班之后,她还留在办公室内,但是,比较起来,感觉上,她的工作时间反而比其他工作人员为短。
对每个人来说,只有拥有积极进取的心态,才能成为一名杰出人物。积极进取会使你受益匪浅,因为积极进取,可以让你不断有新的收获,可以让你不断打破常规,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所以,不管你目前从事什么样的事业和工作,你一定要使自己获得一个机会,使你能在平常的工作范围之外,多从事一些对其他人有价值的服务。在你自动提供这些服务时,你当然明白,你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金钱上的报酬。你之所以提供这种服务,因为它是你练习、发展及培养更强烈的进取心的一种方式。你必须先拥有这种精神,然后才能在你所选择的终身事业中,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
所以,请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吧,它可以让你获得超常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但是,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具备进取心的人,就必须克服拖延的习惯,把它从你的个性中除掉。拖到明天去做的习惯会不断啃噬一个人的意志。除非你革除了这个坏习惯,否则将很难取得任何成就。
克服拖延的习惯,需要你每天从事一件明确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别人的指示就能够主动去完成。另外,到处去寻找,每天至少要找出一件对其他人有价值的事情来做,而且不要期望一定能获得报酬。最后,每天要把养成这种主动工作习惯的价值告诉别人,至少也要告诉一个人。
猜疑的心态会影响成功
在我国的古文中,曾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有个人家里少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偷的,但苦于没有证据。于是,那天他仔细地观察他的邻居,越看越觉得邻人有偷斧子的迹象,言谈举止间透露出做贼心虚的情形。他看到邻居跟往常一样从自己家门口走过,觉得邻居没走得太靠近他是因为偷了东西后不敢面对他;看到邻居和往常一样对他点头笑笑打招呼,则认为是由于心里愧疚而在讨好他。总之,邻居的一举一动都像是个贼。第二天,他在自己家的角落里找到了那把斧头,才发觉自己是冤枉了邻居。这时他再看邻居,真奇怪,怎么又和平时一样,一举一动再正常不过了,一点也不像是偷别人东西的人了。
上面的故事中,丢斧头的人就是一种典型的猜疑心理。猜疑心理是人生的大敌,既易伤害别人,又易作茧自缚,令自己苦恼不堪。猜疑心理往往会导致心理偏执。有猜疑心理的人常常敏感固执,谨小慎微,事事要求十全十美,不仅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
因猜疑这一人性弱点酿成的悲剧,古往今来,举不胜举。如奥赛罗错杀贞洁的妻子,吴王赐死忠诚的伍子胥等。在《三国演义》中,还有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这些都是由猜疑心理导致的悲剧。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是害人害己的祸根。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对他人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
猜疑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它可以使触手可及的成功机会毁于一旦。莎士比亚在他著名的悲剧《奥赛罗》里面十分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猜疑对人生的腐蚀:爱情因为猜疑而变得隔阂,合作因猜疑而不欢而散,事业因猜疑而分崩离析。
猜疑是基于一种对他人不信任的、不符合事实的主观想象,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拦路虎。具有猜疑心理的人与别人交往时,往往抓住一些不能反映本质的现象,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进行猜疑,而产生对别人的误解。或者之前对某人有某种印象,在交往之中就处处带着这种成见与对方接触,对方一有举动,就对原有成见加以印证。虽然猜疑心理有种种表现,但我们可以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没有事实根据,单凭自己主观的想象,抓住“毛皮”,忽略本质,片面推测,不怀疑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怀疑他人,挑剔他人。具有猜疑心理的人把自己置于一种苦恼的心态中,对别人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严重的甚至对自己的感觉也产生怀疑。
对现代人而言,猜疑不仅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无端伤害他人的感情,而且还会使猜疑者本人加重心理负担。严重的猜疑心还会导致心因性狂想症,那便是一种病态心理了。
那么,我们如何来克服猜疑这一人性的弱点呢?
首先,要用理智力量克制冲动情绪的发生。好疑者往往靠感觉来评判事情,喜欢感情用事,在缺乏客观依据的情况下,不经理智思考与分析便妄下定论。这种缺乏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想往往会使人产生一些错误的结论。所以,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别人时,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形成思维之前,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现实生活中许多猜疑,戳穿了都是很可笑的,但在戳穿之前,由于猜疑者的头脑被封闭性思路所主宰,就会觉得他的猜疑顺理成章。此时,冷静思考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要培养自信心。喜欢猜疑的人通常是那些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敌意、戒备、不愿相信别人的人,归根到底则是个人对自己信心不足,有潜意识的自卑倾向造成的。因为自卑而特别敏感,因为敏感而特别多疑。所以,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会与周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当我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再次,要学会自我安慰。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寻烦恼。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还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胜利,产生的怀疑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最后,要学会及时沟通,解除疑惑。许多猜疑最终都证明是误会,如果相互之间的沟通顺畅,那么猜疑的霉菌就无处生长。对成功路上艰难跋涉的追求者来说,猜疑将是一个随时可能吞没你整个宏伟事业的陷阱。因为你的猜疑可能随时被别人利用,而蒙在鼓里的你还浑然不觉。其实,只要你细加分析,及时沟通,就不难发现猜疑是多么的没有道理和破绽百出。
穷则思变,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做事有许多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这就是变通。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要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审视自己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向通往成功的坦途。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皮林说过:“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展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在很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目标和思维会使自己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这时,最明智的做法是穷则思变,变则通,及时地抽身而退,去开辟其他研究项目,寻找新的成功契机。
牛顿早年就是永动机的追随者。在大量的实验失败之后,他很失望,明智地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在力学研究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而牛顿却跳出了这无谓的研究,在其他方面脱颖而出。
当你确定了目标以后,下一步便是要审慎地鉴定自己的目标,或者说确定自己所希望达到的领域。如果你决心做一下改变,就必须考虑到改变后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决定解决某一问题,就必须考虑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有了理想的目标以后,你必须研究一下达到该目标所需的时间、财力、人力的花费是多少,你的选择、途径和方法只有经过检验,方能估量出目标的现实性。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的目标是可行的,否则,你就要量力而行,修改自己的目标。
现在有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毅力很坚强,但是由于不会进行新的尝试,因而无法成功。请你坚持你的目标吧,不要犹豫不前,但也不能太生硬,不知变通。如果你的确感到行不通的话,不妨尝试一下另一种方式吧。
许多成功人士一生不败,关键就在于用活了为人处事的变通之道,进退之时,俯仰之间,都超人一等,让左右暗自佩服,以之为师。
学会为人处世变通之道是决定你能否从人群中站起来的第一关键;反之,凡不知为人处世变通之道者,一定会在许多重要时刻碰得头破血流,跌入失败之境。
两个探险家在林中狩猎时,一头凶猛的狮子突然跳到他们面前。“保持镇静,”第一个探险家悄悄地说,“你还记得我们看过的那本关于野生动物的书吗?那书上说,如果你非常冷静地站着别动,两眼紧盯着狮子的眼睛,那它就会转身跑开的。”“书上是那么写的,”他的同伴说,“你看过这本书,我也看过,可这头狮子看过吗?”
如果这两个探险家真的两眼紧盯着狮子的眼睛的话,后果肯定只有一个。因此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无论是学习、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学会应变,学会变通,不可太形而上学。
如果学会变通,遇到事情时对自己说“总会有别的办法可以办到”。那么,做事就会更顺利。
现在每年有许多家新公司获准成立,可是几年以后,只有一小部分仍然继续营运。那些半路退出的人会这么说:“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只好退出为妙。”其实,失败固然有种种理由,但根本的一条是钻进了困难的死胡同而不知自拔,在困惑的黑暗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成功者的秘诀往往是随时检查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然后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然后相对轻松地走向目标。这也就是所谓的变通是成功路上的一条捷径。
在像研究永动机一类事情上,如果一味的坚持,而不去检查自己的想法到底是否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坚持即是无谓的执著,是不知变通的愚蠢,因此,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处理这类事情时,一定要知难而退,见好就收,不做无谓的牺牲,因为错误的决定,只能让你南辕而北辙,离真理之路越来越远,即使是付出百倍的艰辛,也很难达到目标。
摒弃固有思维,才能有新思路
我们做什么事都不要先给自己设置障碍,若出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用坏的一面否定一切。绝大多数人一遇到困难,还未曾仔细思量这个困难的程度到底如何,就预先在自己心底设下了栅栏。一旦栅栏放下之后,再想跨越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遇到阻碍时,只要找出问题真正的关键所在,就可以征服它。其实跨越栅栏,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尤其是要跨越思想上的栅栏。
要想创意思考,你首先必须彻底抛弃旧习,拒绝维持现状。事不分大小,从变换午餐的新花样到测试公司由来已久的问题解决方案,都可以有变化。换句话说,有创意的人愿意接受风险。如果不冒一些风险、不跌几次跤,就不可能有所进步。
日本知名的企业家通口俊夫领导的企业执医药界的牛耳,分店遍布全国。然而当初刚刚开始经营时,他也曾遭遇严重的瓶颈。创业初期,他沿着铁路沿线开了三家店,但是生意却非常差。这一天,他垂头丧气地从店中出来,坐上火回家。
“怎么办呢?店里的生意这么差,就快要撑不下去了!”通口先生心里嘀咕着。坐在前排的几个小学生的嬉笑声,打断了他的懊恼。他抬起眼来往前看了一看,目光被一个孩子手上抡转的三角板给吸引住了。“是了,我的三家店位于同一条直线之上,所以有效客源无法集中,应该要呈三角鼎立,如此三点连线起来,就能确保中间的客源了。”不久,他关闭了两家店,另外又开了两家新店,三家店鼎足而立。果然,过了没多久,业绩直线上升。通口先生用这种三角经营法陆续地开了上千家分店,成了全国知名的企业。
所以,遇到阻碍时,应该仔细反转地推敲思考,找出问题真正的关键所在。在不为人知的某个角落里,永远藏着一个通向光明的出口,等待聪明人去发现。这就是通口俊夫给我们的启示。
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有可能会给我们心里设置更高的栅栏,就像今天有成千上万的推销人员徘徊在路上,疲惫,消极,收入不高。于是有太多的人抱着希望踏进来,又有大批的人带着失望走出去。为什么?因为他们所想的一直是他们所要的,而不是让大家知道他的服务或商品将如何能帮助民众解决问题,为民众带来方便。欧文梅说:“一个能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理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第一次碰到挫折的时候也许觉得没什么,第二次、第三次碰到挫折的时候,他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做好推销工作,于是当他第四次去推销的时候,他事先已经在心里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心理的栅栏,那么他绝不可能成功,因为他无法跨越心里的障碍。因而我们要学会换一种角度看事情,出现了问题要试着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换位思考,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会找到成功的突破点。
有一个男孩,体重不足,拒绝好的饮食,父母对他全无办法。父亲最后对自己说:“这个孩子要的是什么?我怎样才能把我所要的变成他所要的?”
当他开始往这方面想时,事情就容易了。这个孩子有一部三轮车,喜欢在家门口的人行道上骑来骑去。附近住着一个大男孩,常常把他拉下,把车抢去骑。每当小男孩哭叫着跑回去告诉他母亲,她就会立刻出来,把那个大孩子拉下来,把他的小孩再抱上去。小孩要的是什么?这不是明摆着吗?他的自尊,他的愤怒,驱使他采取报复行动。而当他父亲告诉他说,有一天他可以把那个大男孩打得落花流水时,他就不再偏食了。他愿意吃菠菜、泡白茶、咸鱼及任何东西,以便快点长大,把那个常羞辱他的小霸王痛揍一顿。只要你设定这样的思路,打破同有思维带给你的栅栏,那么机会也许就会在不经意间惠顾你。
勇敢做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
在过错和失意的纠缠中折磨自己,是很多人常用的做法,他们不懂得生命的可贵和心灵的释然。心经受了过多的蒙蔽,已落满尘埃,失去了灵气与生机。
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就会发现,在宁静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亲切的、富有爱心的、充满宽容的。如果你犯了错,而且真诚地请求他人的宽恕,绝大多数人不仅会原谅你,还会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使你再次面对他们时一点愧疚感也没有。
我们这种亲切的态度对所有人都一样,没有人种、地域、民族的分别,但就只对一个人例外。谁?没错,就是我们自己。
可能有人会怀疑:“人类不都是自私的吗?怎么可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的,人总是会很容易原谅自己,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饶恕而已,在深层的思维里,我们一定会反复地自责:“为什么我会那么笨?当时要是细心一点就好了。”或是:“我真该死,这样的错怎能让它发生?”
如果你还不相信,请再想想自己有没有犯过严重的错误,如果想得出来的话,那你一定仍在耿耿于怀,并没真正忘了它。表面上你原谅了自己,实际上你将自责收进了潜意识里。我们可以对他人这么宽大,难道自己就没有资格获得这种仁慈的待遇吗?
没错,我们是犯了错。但除了上帝之外,谁能无过?犯错只表示我们是平常之人,不代表就该承受地狱般的折磨。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正视这种错误的存在,在错误中学习,以确保未来不会发生同样的憾事。接下来就应该获得绝对的宽恕,然后就得把它忘了,继续往前行进。
犯错对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一个人遭受打击的时候,难免会格外消沉。在那一段灰色的日子里,你会觉得自己就像拳击场上失败的选手,被那重重的一拳击倒在地上,头昏眼花,满耳都是观众的嘲笑和惨败的感觉。那时,你会觉得已经没有力气爬起来了!可是,你会爬起来的。不管是在裁判数到10之前,还是之后。而且,你还会慢慢恢复体力,平复创伤,你的眼睛会再度张开,看见光明的前途。你会淡忘掉观众的嘲笑和失败的耻辱,你会为自己找一条合适的路——不要再去做挨拳头的选手。
法国影片《野鹅敢死队》里的男主人公简·德斯,因筹划“野鹅行动计划”而与昔日的老搭档佛克曼谋面时,曾说了一句看似无可奈何实则深思熟虑的话。
佛克曼:“我们已经有9年没有见过面了吧?”
简·德斯:“不,10年了!”
佛克曼(若有所思地):“我们那些伙伴……”
简·德斯(打断他的话):“噢,别提他了——来,我们来找个理由干一杯吧!”
两个老朋友久别重逢,不由得抚今追昔,缅怀故人,感慨生命与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是啊,找个理由干一杯!——即便毫无干杯的理由!纵然危在旦夕,人也不能让烦恼和忧愁把自己憋死!我们虽然没有能力拒绝所有的不幸和痛苦,但我们却同样没有任何义务去承受任何忧伤和悲哀。让烦恼和忧愁统统见鬼去吧!——我们来找个理由干一杯!
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人生,更是丰富多彩而又艰难曲折的。苦乐忧欢、钟情失意、坦途坎坷、成败荣辱、花前月下、落日西风……对谁都一样;盘根错节、繁杂纷呈、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绝不像傍晚听音乐那样舒畅陶然,轻松愉快,也不像夏日喝啤酒那样可口可乐,开心惬意。马克·吐温说得好:“谁没有蘸着眼泪吃过面包,谁就不懂得什么叫生活!”世界不给贝多芬欢乐,但他却咬紧牙关扼住命运的咽喉,用痛苦去铸造欢乐来奉献给世界。他们都找到了干杯的理由——为写作生命和人生的诗与歌,为弹奏痛苦与欢乐的主旋律,干杯!
因此,干杯吧,哪怕仅仅就为了迄今为止,我们都还活着!
钢琴有黑键有白键。人生有时想来,也好比钢琴,你不能只触黑键不触白键。所以,真正精彩的人生,就好比经典的围棋棋局,黑白交错,互相打入,互相侵削,互相渗透。在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的人生中,人们尝过痛苦也享过快乐,从自己、从他人、从同辈、也从前辈那儿悟出了一些滋味来。其中之一是: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坦率地说,来到世界的每一个人智力虽有高低但都差不了很多,成功重在毅力。这世上有那么多美丽的诱惑,因此,终生踏踏实实地追求一个人生目标,就成了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了。特别是今天,选择的机会太多太多,像满天的星斗。这当然是好事,让社会充满了竞争和选择的活力。但太多的机会又何尝不是美丽的陷阱?它们一个个分散了你有限的生命,也使人有了更多一事无成的可能。
朋友,别跟自己过不去,我们应该感谢生命,珍惜生命。人在旅途,应该为他人、为社会、为自我尽些心力。让别人觉得你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你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不管有没有理由,我们先来干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