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上的365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60年3月3日
网络时代的播种者——立克里德

这是一位计算机领域中的传奇人物,是计算机科学界人所共知的超级巨星,是“人机共生”理念的先驱,网络时代的播种者,他就是约瑟夫·卡尔·立克里德(图1)。

图1

开发互联网原始技术并非一人所为,而是一群人或是一代人,但在其中要找出一位代表人物,找到一个互联网重要思想的播种者、组织管理的领军者,非立克里德莫属。在计算机发展史上,他最早提出,有朝一日用户将能利用简单的接口使计算机联网;是他率领的一群计算机高手实现了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的技术;他最早提出的“人机共生”预见,认为早晚有一天,人不可避免地要与计算机密不可分,只有人机合作,才能使人类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在人机关系中,他率先预见了计算机的点击操作界面与图形界面,这在人机关系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他同时也提出了诸如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网上银行以及可以根据需要在网络上迁移到任何地方的软件系统。正因这些天才的预见,人们称立克里德为计算机网络的播种者,他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之父。

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待人谦虚、作风儒雅的人,每逢遇到事情出了问题,他总是先从自己那里查错,有人利用他的思想得到了荣誉,他也从不计较,人们愿意与他合作,都亲切地叫他“里克”,他是一位广受欢迎的人。

里克并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由于他喜好数学、物理和心理学,在华盛顿州立大学一口气获得了这3个专业的3个硕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心理声学。1942年,他进入哈佛心理声学实验室工作;1951年,又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参与当年林肯实验室的创建。林肯实验室是“冷战”时期的产物,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以后,美国政府急于把在电脑上的优势用于军事,从各高等院校一次性地抽调了400名优秀工程师来到麻省理工学院组建林肯实验室,主要研究远程早期预警,为防止边境空袭建立一个半自动化的地面防御系统。

与其他电脑工程师出身的精英不同,里克与计算机的结缘完全是一种巧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林肯实验室的地下室与电脑工程师卫斯理·克拉克(W.Clark)相遇,热情洋溢的老朋友克拉克向他炫耀一台奇妙的机器TX-2,这是林肯实验室工程师创办的数字计算公司(DEC)所研制的小型程序数据处理机(PDP)的原型机。里克立刻被这台小型机的神秘功能所吸引,于是,他把正在研究心理学的“人际关系”,改为计算机的“人机关系”,走上了方向完全不同的道路。

由于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功底,改变专业方向对于里克并不困难,从此,他对计算机的兴趣与日俱增。心理学的基础,更使他以独特的视角,独具慧眼地看到了众多机电出身的电脑工程师所没有注意到的层面。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定位了计算机的发展方向,认为最终的目标应该是在各个层面上把人从大量重复性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交由机器来做,人只司断决策即可。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就是要消除“巴别塔”现象。“巴别塔”一词出自于一个非常经典的圣经故事,故事用它隐喻事物“有序中的无序”。里克所指的含义也是如此,他认为,对于当时的计算机世界,每个型号的计算机都有一套独特的控制语言、文件的组织方式和运作方法,这是有序的一面,然而由于计算机之间结构性的差异,导致彼此混乱无序而使它们不能相互合作。

现在的人可能完全想象不到,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使用计算机是个什么局面。那时是大型机掌控的一统天下,人们使用电脑,必须共用一台机器。在美国大学校园里,数以千计的理工科学生抱着成箱的穿孔卡片,穿梭般地涌进电脑机房,争相使用一台机器。为了使用处理数据机,需要经过申请,再等上一个多星期才能轮到一次。其实,当时使用的像IBM-708那样的大型机,其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早已足够应付所有学生同时共用,但它却只能在一个时间内执行一项任务,就如同叫一匹大马拉一辆小车,一次只拉一辆。里克独具慧眼,萌生了“一机多用”的想法,即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分享同一台计算机,这就是“分时系统”思路的萌芽。

所谓分时系统,就是把时间分割成片段,实现多人共用一台电脑,促进了人机共生的能力。共用者几乎感觉不到别人也在操作,这些终端分布在MIT校园各处,用导线与大型机相连接。在里克的推动下,4年后分时系统得以建立,这是向互联网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这一步的成功,里克与林肯实验室功不可没,是里克以他天才的思想和实践点燃了网络第一把火炬,林肯实验室终于实现了分时系统的全部技术工作。

随着对计算机使用的研究,里克在思考人机的关系中又萌生出计算机的重要发展方向。他认为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应该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那样,应该是自然而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的智能作用。计算机科学家应该以追求好的人机关系、实现人机共生作为理想的目标。在这种思考之下,1960年3月3日,里克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人-计算机的共生关系”,在这篇论文中,里克指出了计算机应该实现如下的目标:“使人和机器能合作,使机器能快速而便捷地实时交互计算,能进行日常工作,能代替人做出决定,能控制复杂的局面,而不是只依赖于死板的程序。”实践证明,在以后几十年,随着手机和计算机的智能化,人与机器的关系已经从使用与被使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逐渐走向交互与反向沟通,人、设备、信息之间已经在网络条件下趋于和谐和共生,人通过界面和网络空间,实现了人机的“心灵交汇”,实现“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融合”,这一切正是里克在几十年前的预见,是在他的人机共生理念上发展起来的。

正是在人机共生的思考中,里克超前地预见到了“网络时代”即将来临。在论文中,他写道:“人和计算机将以合作伙伴关系联手合作决策。人机联手远比各自单干优越得多,因此,虽然只有极少数场合才需要大量计算机在同一个网络中相互配合,但开发集成网络操作功能依然十分重要。”他认为,计算机将要改变整个社会,大部分人都会像他那样,从了解到产生兴趣,以至最后参加进来,成为计算机发展大军中的一员。他甚至天才地预测,未来无数“家用计算机控制盘”将与电视连接起来,组成一张巨大的网,人们能与计算机进行真正有效的信息交流。

1962年10月,里克被调往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信息办公室任职。习惯于技术工作的里克非常不情愿去往这个被行政事务缠身的岗位,无奈,按照里克自己所说,他最终还是“被绑架”到了信息办公室。里克任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个惊人之举,凭着多年在业内的好名声,他把全美顶尖的计算机人才都召集到了计划署的周围。这些人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他们聚在一起并为自己起了一个时髦的名字——“星际网络”。按照里克的话,这个名字意味着“这里没有中心、没有权威,只有智慧火花的碰撞,以此促使先进的思想得以迅速生成”。以后的发展证明,这一思想正是日后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的思想核心,而“星际网络”成为了互联网的中坚力量。

任职不到半年,里克为美国高级计划署草拟出了一份题为“未来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备忘录,它成为互联网历史发展中的指导性文件。内中不仅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思想,而且展示了他对未来计算机网络远景的估计。1968年,里克又在《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发表了另一篇重要的文章,题目是“作为通信手段的计算机”。里克的两篇重要论文不仅为互联网技术做了定位,也展示了他对互联网发展抱有充分的信心。他预言,“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将把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全世界的互联网。由于计算机的介入,人们将比过去生活得更好。在计算机的参与下,人们不仅有更多的选择,甚至可以介入到远方的事件;由于通信更快捷而有效率、更具有产能性,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实惠;通过编程和程序的交流与互动,将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补充;由于信息世界的开放,人们将有大量的时间向更大的空间去探索。”在预言互联网带给人类好处的同时,里克也不无担心,他认为,电脑是人类智力的补充,应当服务于人类的大脑,使它更加强大,但在“人机共生”的同时,他也担忧“信息开放并不均衡”,上网成了一部分人的权利,只有一部分受惠者有机会享受“放大了的智力”的好处,“网络将可能增大这种不均衡性”。他的预言卓有见地,事后都一一得到了证实。

由于在规划署具有更大的视野,使里克敏锐地观察到了“分时系统”势在必行。通过规划署,里克拨款给麻省理工学院,为一台IBM大型机增设了带有键盘和显示器的多个终端,从而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分时系统”,使散落在MIT校园各处的终端得以同时工作。里克此举如同点燃一把火,立刻引燃了MIT整个校园,全校学生如逢甘霖,从干渴中解救出来,他们欢腾雀跃,依托这种“联网”的终端,学生们组成了一个个电脑小组,研究操作系统软件,通宵达旦地编写各种程序。格拉兹(S.Gratz)等三位大学生编制出来的世界上第一款游戏程序“空间大战”(“space war”)中,多个选手可以同时在“太空”里搏杀,成为互联网用户分时运行同一个程序的第一个实例。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分时系统与联网终端把价值不菲的大型机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世界上有数百万人因分时系统获益,由此也衍生出计算机世界新人,包括盖茨和乔布斯等一代巨擘的诞生。

分时系统的起步使电脑工程师们逐步熟悉了人机交互和联网技术,一批电脑通信技术人才也由此成长起来,为即将进行的网络实验创造了有利的基础。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上约有3万台大型机,分时系统和联网终端越来越成为发挥价值数百万电脑能力的最明智选择。此时,似乎世界依旧平静如初,但一场由阿帕网创建引领的更大变革正在酝酿成熟,里克是为这场变革提供思想、理论及研发队伍准备的关键角色,这使他成为由阿帕网掀起的变革的重要人物之一,阿帕网建成在即,而随后的全球互联网蓄势待发(参见本书9月2日“1969年阿帕传奇”)。


关键词:约瑟夫·卡尔·罗布耐特·立克里德,分时系统,人机共生,Joseph Carl Robnett Licklider,time-shared system,man-computer symbiosis

图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