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7下半年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角色与功能:乡村精英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以湖北省枝江市Z村为例

郭希同 朱必法郭希同(1992~),女,湖北襄阳人,法学硕士,湖北大学农村社区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科学社会主义;朱必法(1982~),男,湖北咸宁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大学农村社区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


【摘要】 乡村精英作为村庄中的先进分子,在村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乡村精英在具体的村庄治理实践中究竟具备怎样的角色定位、产生了哪些作用,这一问题可以从乡村治理的个案中寻找答案。本文以湖北省枝江市Z村为例,在梳理乡村精英角色发展的基础上,试图将乡村精英对村庄治理的作用归纳为“三位一体”: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三种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为村庄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乡村精英 角色定位 村庄治理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将目光转向“三农”问题,投身乡村建设与振兴,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度也向农村倾斜,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配套措施也在不断出台和完善。但是国家支持只是外界力量对村庄发展的注入,会给乡村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村庄要想自主、持续、健康地发展,必然离不开对村庄内生力量的挖掘。

当前,现有的农村发展研究多侧重从资源输入型的视角来开展如何进行农村治理的研究,而缺少从农村内生性资源和机制的角度来研究乡村治理问题。本文主要将村庄治理的视角引向农村内生力量——乡村精英群体。角色和结构更多是指每个人能够观察到的行为。结构功能主义者也认为,结构决定功能,一定的结构产生特定的功能。乡村精英群体作为村庄这一政治结构中的角色集,其角色定位及功能对村庄治理势必会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在对Z村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案例,并基于乡村精英群体的角色和功能的分析,探讨乡村精英在村庄治理和乡村发展中的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增添更多思考。

一 乡村精英:角色定位

“精英”一词,早在17世纪被用来形容质量精美的商品,后来演化为被用来表示有地位优势的社会集团。到了19世纪后期的欧洲和20世纪30年代的英美,这一术语则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著作之中,并随着精英理论,尤其是帕累托理论的传播而广泛被学者们采用。

乡村精英的治理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后人对其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在传统社会中,乡村精英的主要代表是绅士。张仲礼通过对晚清各个地方志中的绅士传记进行分析,按职责将绅士划分为八类:“为慈善组织和民间团体筹款”“调解纠纷”“组织和指挥地方团练”“为公共工程筹款并主持其事”“充当政府与民众的中介”“为官府筹款”“维护儒学道统”“济贫”。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这种类型划分基本上涵盖了乡绅在农村生活中的各种作用。随着清末科举制的废除,政府依靠乡绅治理乡村并借助科举制控制士绅队伍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了,乡绅精英由此出现了异化。杜赞奇在其对华北村庄的研究中提出了20世纪上半叶农村精英的地位和功能从“保护型经纪”向“赢利型经纪”的变化。他指出,乡村精英往往由在宗教或宗族中具有权威地位的人担当,筛选的标准既要看他是否富有,又要考虑他的宗族门派。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政权通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等运动延伸到乡村,形成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国家政权在乡村的渗透领域大为扩展,国家政权对乡村生活的影响力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确立以后,束缚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体制性障碍逐渐被清除。农民在适应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有些表现很优秀的农民,较早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物质财富、才能智慧、社会资本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这些农民往往成为村庄“强人”形象,走在其他村民的前面,构成当前农村社会的精英群体。郎友兴把在中国乡村民主化进程中政治精英的作用描述为“决策者”“制作者”“组织者”“推动者”“平衡者”“操纵者”。郎友兴:《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卢飞认为,经济精英是生产的示范者和引导者、市场进入的组织者、科技示范的推广者、“农商结合模式”的推动者,成为主导农村经济的主力军,是新的乡村“精神领袖”。卢飞:《乡村精英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决策与信息》2008年第5期。

目前,学术界对乡村精英的概念界定没有很准确的标准,但是对乡村精英基本内涵的解释却大体一致。综合来讲,乡村精英是指在本村庄内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较高的地位,在村庄内部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威望,普遍受到村民的尊重,能够对本村的事务和发展有一定支配能力的村民。王小青:《乡村政治精英与公共服务的供给》,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10。在具体的村庄治理实践中,乡村精英的角色也可大致定位为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等。

二 Z村村情简介

Z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七星台镇,面积5.3平方公里,村民小组5个,农户591户,人口总数2289人,可用耕地5186亩,全部为旱地。Z村人均年纯收入7500元,服务中心面积800平方米。现该村村干部4人,分别是村支书(兼任村主任)、财经委员、计生委员、民调委员。Z村地处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汉平原,长江从其西南穿流而过,东临沮漳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棉花、大蒜、柑橘等经济作物是Z村主要农作物。总体而言,Z村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农业生产的发展。

政治精英代表,前任村支书赵××。根据调研访谈资料,赵××是Z村的前任村支书,卸任以后在家以务农为主。赵老书记除了在任期间做好本职工作,卸任以后仍然积极关心村庄里的公共事务,如村庄里小型水利设施修理等,为村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经济精英代表,现任村财经委员王××。根据调研访谈资料,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开始担任Z村的会计一职,现在职务变换为村财经委员,以财会工作为主。王××除财会本职工作干得好以外,更难能可贵的是配合村支书积极发展村里的大棚种植业,自己带头搞柑橘种植园,为村民致富创造了不少优良条件,带领村民改善生活,促进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文化精英代表,村里老人杨× ×。根据调研访谈资料,杨× ×已经83岁高龄,早年读过高中,写得一手好字。职业是教师,退休后赋闲在家。年轻时因帮助村里土改工作队成员编写土改宣传歌的歌词,受到土改工作队领导的举荐得以任教。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万事通”“能说会道”。在村里很有威望,影响力大。

三 治理功能:三位一体

通过文献梳理,不难发现乡村精英不论是在过去传统时代的士绅阶段,还是现在的“领导”阶段,乡村精英对乡村治理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学界现在对乡村精英的分类,笔者试图将乡村精英的功能集中概括为“三位一体”: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现结合个案,对“三位一体”的乡村精英治理功能做具体阐述。

(一)政治功能

乡村精英的政治功能主要是由政治精英承担的。政治精英主要指村庄中那些拥有制度所赋予的政治资源,掌握村庄公共权力,在村庄活动中具备领导、管理、决策、整合功能的人。吴业苗:《转型期村庄精英权力结构的分化与互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例如,党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村民中党员分子等。中国在实行集体经济时期,村庄的公共事务由集体负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村庄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也随之转移到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村庄的政治管理职能。这种状况对村民和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庄之间的关系造成了一定的解体,当村民之间有共同利益诉求以及需要集体行动时,往往因缺少合作的机制和动力而陷入泥泞。任轶:《政治精英在村庄治理中的角色:一种比较发展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乡村政治精英便很好地解决了这种困境。政治精英一般是由经村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因此,他们获得了村民的认同,其行使的权力也具有相应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政治精英对内对外统一行使管理权,充当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纽带,在整体上对村庄事务统筹规划。

笔者调研的枝江市Z村,经村民选举产生的政治精英主要有该村村干部4人,分别是村支书(兼任村主任)、财经委员、计生委员、民调委员。除此之外,也有个别积极的村民代表,例如Z村政治精英代表前任村支书赵××。在涉及村集体事项的决策、邻里之间的纠纷调解、公共事务的办理等方面,上述政治精英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例如,Z村因地处长江边,需要修建一些村里使用的小型水利设施防旱防涝。这项工作的开展,先是由村委会召集各村民小组长召开会议,讨论方案,然后由村民小组长负责落实工作,向各组村民宣传工作内容,最终方案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在宣传和落实的过程中,身为前任支书的赵××的政治影响力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水利设施的建设需要占用私家农田,但是谁都不是很愿意贡献出自己家的田地修建公共水利设施,于是赵××利用其在村里的良好人际关系和影响力,很快就说服了不愿为村里公共小型水利设施修建让地的农户胡某和杨某,保证了村里公共水利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乡村政治精英的参与为村庄村务的有序、高效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经济功能

乡村精英的经济功能主要是由经济精英承担的。所谓经济精英主要是指在村庄对内对外经济活动中,首先致富起来并且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力的村民。比如,农村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业专业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养殖大户等这样一类特殊的群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经济精英凭借其独特的经济资源优势,以及由经济资源优势伴生的社会资源优势,在村庄治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方面,他们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另一方面,他们为村庄的公益事业提供一定的资助。经济精英通过发展经济,提高村民的收入,而村民收入的提高,也相应地对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产生促进作用,从而为村庄的治理带来智慧性的建议,使村庄治理的发展动力更加充足。

在Z村,由本村会计带头投资建立的柑橘种植园、大蒜种植大棚的经济实体,在本村村民间产生了重大影响。Z村的地形和气候比较适合柑橘和大蒜生产,而且Z村所在的七星台镇也是有名的柑橘镇。虽然之前的Z村也有柑橘和大蒜种植,但都是小规模的个体农户经营,在价格不好的年岁,柑橘经常低价甚至亏本卖出,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后来村会计自己率先联合几户村民搞小型的柑橘种植园,在提高了柑橘的质量和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议价能力,使村里的柑橘种植有了一定的发展。调研资料显示,2006年后,村庄修建通往市区的水泥公路,柑橘种植园、大蒜种植大棚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村庄经济精英为村庄治理提供了经济动力,带来了参与活力。

(三)文化功能

乡村精英的文化功能主要是由文化精英承担的。所谓文化精英是指在村民中,那些在品德、知识、人生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受到村民尊重,并在村民中产生一定威望和影响力的人,即人们所说的乡贤。这一类人往往都以年龄较大的人为主。比如,村庄中主持村民家庭举办红白喜事的人以及调解民事纠纷的中间人。在村庄治理中,文化精英因其较高的道德水平、丰富的社会阅历、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于解决村庄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具有弥补作用。董江爱、陈晓燕:《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权威与民主关系视角下的村治模式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文化精英更多地强调,通过道义的责任约束来纠正村民的不良行为以及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当说,文化精英所具备的优良品质是村庄村民思想的精神向导。在村民内心,文化精英的作用体现在村民可以达成一种心理上的共识。由此可见,文化精英对村庄治理而言,起到一种潜在的调节作用。Z村文化精英的典型人物杨××,但凡村中邻里之间产生纠纷和争吵,都要前去调解。凭借其文化精英优势,每次村民纠纷调解的结果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四 结语

乡村发展,最终需要实现人的发展。乡村振兴,同样也需要人来带动。乡村精英作为农村能人,是乡村治理与村庄发展的领头羊,其作用的发挥对乡村发展影响重大。乡村中存在三大精英群体,即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由此产生乡村精英的“三位一体”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为村庄治理提供了权力基础,经济功能为村庄治理带来了发展动力,文化功能为村庄治理提供了必要补充。三大精英群体产生“三位一体”功能,从其各自产生的成效来看,可能存在单一对应关系。但这种对应关系绝非一种线性的独立关系,而是一种交织的网状关系。也就是说,政治精英在承担政治功能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的发挥;同理,经济精英会对村庄治理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产生作用;文化精英则是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必要补充。三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对村庄治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