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2013年秋季卷/总第18期)](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46/23668146/b_23668146.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研究 总第18期
第79~109页
公域、私域与公私秩序:中国农村基层半正式治理实践的阐释性研究![本项研究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201104050424)和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工作坊一般项目(IAS-FudanXSGZF11003)资助。](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8C93F/1242158600363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38903697-rozDQLiizADvw0nEa2YYjHg4UaC8XVm0-0-d9443a3820a941bd7fdae33612206e8d)
摘要:本文以“公域、私域与公私秩序”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农村基层半正式治理实践的存在空间、实践机制及变迁轨迹。研究发现:在帝制时代,公域里的法制与私域里的礼治是异形同构的关系,都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折射;通过绅士的连接,正式的官僚制与非正式的乡土社会治理之间形成了一套精巧的秩序衔接机制,共同维系了帝国秩序的稳定。近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政府越来越强调政体建设的重要性,公域里的治理逻辑发生了重大变化,技术性治理日益兴起;私域里的秩序形成机制在现代性的入侵下正在碎片化中进行要素的重新组合,但尚未完成重构的过程。一快一慢的两个节奏,破坏了二者之间的协调性与自洽性,加重了半正式治理实践的荷载,对基层社会产生了诸多的意外后果。政府在加强国家制度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政权建设的社会基础;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革,也需要加大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力度,创造性地重构半正式治理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半正式治理 公域与私域 国家与社会 第三领域公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