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人类学今昔
引言
政治人类学是社会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领域,研究的课题涉及人们的决策行为、权力控制、社会整合等许多方面。政治人类学的奠立标志是1940年福忒斯、伊万斯-普里查德等学者所著《非洲政治制度》(Fortes and Evans-Pritchard)一书的出版。迄今为止,近70年过去了,人类学历经了风风雨雨,当年因与殖民地政治不无关联而遭后人诟病的政治人类学,今天似乎有些春风不再。然而,值得提醒的是,尽管许多人不大用政治人类学这个术语,他们的研究却可以归入政治人类学的范畴。而且,在一定的意义上,今天的人类学在研究视角上都会透视到政治,因为我们在考虑任何社会文化事项时都会顾及有关事项所处时空背后的权力关系。如果说,政治人类学确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需要重振,那么,我们要问:重振的立足点何在?这一领域为什么会遭遇今天的窘境?当年的政治人类学在人类学的整体发展上具有什么意义?在多大程度上,当年研究非洲的人类学大师的学术遗产还在影响我们所从事的学科?本文立意于回答这些问题。
在以下的讨论中,笔者在简要地廓清政治人类学在人类学学科体系中的位置之后,就政治人类学的滥觞进行讨论。笔者认为,虽然政治人类学的出现与当年殖民地当局的政治需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就政治人类学上的经典作家而言,当年的殖民地政治似乎只是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语境而已。换言之,他们研究的本意里甚至有着反殖民统治的动机。近两年来有些人类学家对那段时间的人类学学说史研究实际上证明了这一点(参见Kuper, 2005)。无论如何,人类学家所做的贡献为我们理解不同社会的政治过程提供了洞见。我们不仅因为他们的独到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对总体人类社会的认识,而且因为他们的贡献,人类学超越既定的社会—文化范型,走向了理解整体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领域——人类社会多种样态的政治活动。笔者还将就当年政治人类学的影响展开讨论。由于“二战”后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许多原先的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然而,正是由于这一新的形势和条件,当年政治人类学大师们的学术贡献在今天看来才弥足珍贵,他们的学术遗产引领了许多新课题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