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探索是从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开始的,而经济危机理论是他对古典理论进行批判的核心。经济危机理论属于马克思未完成的事业之列。继承者们发挥了马克思的分析,但彼此之间又存在争议。如果不考虑后来许多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危机理论,就很难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体系内讨论危机问题。危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最有待发展的领域。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经济研究的出发点是危机问题。促使马克思在1857年恢复经济学研究的,也是危机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暂时解决,是马克思论述危机问题的主线。马克思没有从外部,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去寻找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也构成了他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放在当代经济学的语境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理论正统的变换如此彻底,而变化过程又是如此的不自觉。学界一般都将占支配地位的理论看作马克思的正统理论,并有选择性地援引马克思著作中的某些论述来支持这种想法,而其他理论则被视为异端。了解他们各自的观点和立论的依据,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是有益的。

从16世纪至今大约五百年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被“明显区分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初始阶段(有人称之为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或重商主义时期,或手工业工场时期)、自由竞争阶段、垄断阶段、国家垄断阶段,现在则是国际垄断阶段”李琮:《当代资本主义阶段性发展与世界巨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5页。。本书按照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所经历的四个主要的历史阶段,根据每一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各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特点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展开对相应阶段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述评,由此构建课题研究的“历史内容”。在这一“历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回顾和梳理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发展史上存在争议的几大理论问题,在逻辑中重现关于重大问题的学术争鸣。最后,在将历史、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的基础上,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的总体特点和基本规律。

第一章“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进程与主要内容。在马克思看来,李嘉图的经济危机理论抹杀了商品经济的历史规定性,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规定性及其矛盾,这突出体现了李嘉图危机理论的辩护实质。马克思把对李嘉图的批判和关于自身理论的叙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批判李嘉图否认危机的理论;另一方面阐述自己对危机问题的理论观点,反复区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从资本的规定性到危机的具体形式一步步展开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李嘉图辩护理论的实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从关注危机与革命的关系,到指出生产过剩是引起危机的直接原因并把危机看作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伴随的周期性事件,再到把经济危机放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累动力及其基本矛盾这一更广阔的语境中来理解。马克思对危机原因的解释从“消费不足论”出发,从流通过程出发,最终回到了生产过程,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

第二章“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论战。为了反击伯恩斯坦,以卢森堡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将危机和革命密切联系起来,以崩溃的不可避免来证明革命的不可避免,自此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从单一因素出发主张危机必然性的传统。这一理论剥离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积累动力的分析,走向经济上的机械决定论,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视为一种昭示资本主义命运极限的异常事件,使危机理论纳入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框架,甚至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所收编,最终在理论上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特色。这一客观结果不自觉地背离了卢森堡的初衷。卢森堡、希法亭和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危机理论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它们都以帝国主义时代的战争和殖民政策、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都强调资本主义矛盾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的加剧与深化。其不同点在于:第一,在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上存在分歧,卢森堡强调消费不足论,希法亭侧重比例失调论,而列宁则从本质上看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危机的根源;第二,卢森堡和希法亭都侧重从交换领域而不是从生产领域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而列宁则侧重生产领域;第三,在垄断和危机的关系方面,卢森堡主张自动崩溃论,列宁则认为垄断加剧了危机并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作用。希法亭在当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对帝国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也作出了论述。三者均试图把帝国主义垄断条件下的新特征与马克思的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探讨经济危机在帝国主义条件下新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对国际范围内的危机进行了分析,认为金融资本已取代工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占据了统治地位,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讨论了欧美、苏东等国家和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影响的研究,分析了经济危机新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重构”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学者们相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重新探讨,有助于推动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第三世界独立运动的发展,有助于左翼力量在20世纪80年代保持和展开政治的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能力。围绕如何“重构”,英美学者、苏东学者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研究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在多布看来,危机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对资本主义积累及其运动机制的分析,是动态的研究,这正确地概括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合理内核。多布认为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研究,应该包括对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劳动者工资的变动趋势以及工会组织力量大小等方面的研究。他把对危机事实的研究和对劳资关系及其与收入变动关系的研究联系在一起,这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提供了一种对危机事实进行具体细致分析的路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对危机理论的认识。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注重把马克思的危机原理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结合起来:以斯威齐和巴兰为代表的垄断资本学派以“垄断”和“剩余”为核心概念,提出了停滞是资本主义经济常态的观点。谢尔曼集中探讨了“滞胀”这一新的危机表现形式。奥康纳的国家财政危机理论旨在强调国家作用的增强对危机表现形式的影响。前苏东学者在斯大林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影响和束缚下,结合垄断与帝国主义的新表现,侧重从危机与革命的关系角度来进行探讨,呈现政治性大于学理性的特点。以弗里德里希·波洛克、保罗·博卡拉、让·法布勒、本·法因和劳伦斯·哈里斯为代表的对欧洲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论述,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推进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把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新变化结合起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时代化。

第四章“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指出学者试图从金融维度、空间维度和生态维度等多个领域来拓展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全球化和多维化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在这一阶段,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推动主要体现在广度上,体现在认识视野的拓展上。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强调:现代生活的过度集中和现代组织的绝对规模是导致异化的要素,它试图通过关注过度集中的、被官僚化和分裂了的人这一存在,来寻找克服危机的出路。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也进一步扩大,其研究领域不再限于哲学,而是扩展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众多领域。以福斯特为代表的美国垄断资本学派侧重从金融维度围绕资本积累方式对危机进行现代阐释。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的辩证法》、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为标志,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对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理性”展开批判,传达出一种全新的逻辑向度。在这种理论背景下,生态马克思主义既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科学阐释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也是对现实生态问题的理论回应。以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和爱德华·苏贾等为主要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潜在的空间理论内涵,带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空间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针对马克思主义在剖析资本主义主要形态时,没有直接或明确地联系空间问题的薄弱之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在继承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作深度解读的基础上,将空间维度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间化转向,试图提供一个以空间为切入点的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向生态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转向与发展,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特点:依附于西方某种社会思潮或者哲学流派;相较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而言,更青睐探讨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从关注社会经济基础转向关注社会文化、哲学等上层建筑。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五大主题”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主题概括为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解释现实中的经济危机、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的关系、金融资本和金融危机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危机理论的多领域拓展这五大方面,借此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轨迹及相关理论争论进行梳理,以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之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出现了垄断、股份制、政府干预经济、福利国家制度、经济关系的国际调节等一系列新动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出现了周期性与非周期性交错、再生产各阶段交替进程模糊、生产力过剩和大量失业并存、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交织等新特征。学术争鸣既促进了危机理论的多维度发展,也容易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不同理论对引起危机的局部原因的强调,虽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体系,但是有些具体理论或学派对生产领域的设想,难以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实质。

结语部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的‘历史路标’”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的中介和路径,以此为依据阐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尝试在“本质”和“具体”之间、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具体的危机形式之间建立起“中间环节”,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解释力提供更加富有张力的分析框架。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轨迹为: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一种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对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作用,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影响技术关系的社会形式而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从以社会关系的内部因素为中介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机制,拓展到以外部环境为中介来考察,这种发散式的发展路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消费不足”、“比例失调”和“利润率下降”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长周期运动和金融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对其基本矛盾进行调节的方式愈益多样化;合法性危机和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决定了危机的新的表现形式,也构成了危机理论发展的动力。因此,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探讨,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