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秦朝十五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公子扶苏为何落得被逼自杀下场

他原本是皇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可是却与帝国君主的宝座失之交臂;他是长城兵团的监军,为北击匈奴、保境安民做了极大的贡献,然而却被阴谋陷害。他,就是大秦帝国的公子扶苏。在秦始皇去世时,本来将皇位传给了扶苏,可是为什么扶苏没有登上帝国权力的顶峰,还落得个被逼自杀的可悲下场呢?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虽然没有册立太子,但是贵为皇长子的扶苏还是曾多次议政,对于治国、安定天下颇有见地。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天生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侯生、卢生诸生议论皇帝(其实是因为侯生、卢生这些方士没有为秦始皇寻找到神仙不死之药,并且花费巨大,使得秦始皇有一种被欺骗了的感觉),并双双逃走。秦始皇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怒,下令御史进行追查。后来,秦始皇又下令逮捕在京城咸阳的诸生,一并治罪。秦始皇的理由是:“或为妖言以乱黔首。”接下来是大逮捕、大审讯,被捕诸生又相互揭发,牵连了四百六十人。秦始皇将此四百六十人全部活埋,并通告天下,引以为鉴。

身为秦始皇长子的扶苏不同意父亲焚书坑儒的举措,多次上书谏议,劝阻秦始皇。他认为“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希望皇帝明察秋毫,赶快中止错误的举动。

然而,自以为是的秦始皇却认为长子扶苏过于讲究“妇人之仁”,这对于一个继承自己大统,成为四海之主的君王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借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皇位继承人来。

扶苏墓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夏,嬴政巡行天下至沙丘时,不幸病逝。秦始皇临终以前,曾为玺书召令扶苏至咸阳主持丧事,同时也暗含着令扶苏回来继承帝位。《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另外,在《史记·李斯列传》也有相类似的记载:“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要将皇帝之位传给自己的大儿子扶苏的决心了。

但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另一个儿子胡亥阴谋篡改始皇帝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将来即皇帝位。伪造的遗诏具文如下:“朕巡游天下,祷祀名山众神,以求延年益寿。今扶苏与将军蒙恬领军数十万屯驻边疆,十余年间,不能前进,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反而多次上书诽谤朕之所为,因为不能回归京城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身为人子不孝,赐剑自裁。将军蒙恬辅佐扶苏居外,知其谋而不能匡正,为人臣不忠,赐死。属下军队,交由副将王离统领。”文书封口加盖皇帝玺印后,由李斯手下的亲信舍人和胡亥手下的门客共同持送上郡。

其实,这诏书中关于扶苏的罪过都是牵强之词,细细想来,没有一个是可以立得住脚的。第一,扶苏带领30万大军驻守塞上,在边地驻扎的几年中不但收复了失地,还修了万里长城,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这岂能说是“无尺寸之功”?第二,扶苏关心朝政,曾经多次上疏向秦始皇劝谏,这是因为扶苏关心江山社稷,关心君父,而并不是“上书诽谤朕之所为”。第三,说扶苏想当太子,阴谋夺取太子之位,这更是谎言!扶苏是皇长子,本来就应该是太子,更何况,扶苏是秦始皇遗诏钦定的接班人,他就是钦定的太子。第四,扶苏为人至孝,正因如此,他才抱着“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思想自裁,所以说扶苏不孝顺,也是无稽之谈。

据《史记》记载:当胡亥的门客捧着诏书到上郡见到扶苏,打开诏书念毕,扶苏就哭起来,进入内室想自杀。

蒙恬作为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军,见事发突然,连忙阻止公子扶苏道:“公子您是当今陛下的皇长子,您的身上担负着国家将来的重任,岂能就这样不明不白、草率地自裁了?”接着,蒙恬又讲了几个关于扶苏不可以自杀的原因:第一,陛下在外边巡游,况且年事已高,尚没有立太子,您作为皇长子怎么能随随便便地死呢?第二,我统重兵,公子您为监军,肩负着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重任,如果你我二人就这样自裁了,还有谁来带兵打仗、保境安民呢?第三,仅仅凭着来使的单车一骑,怎能轻信呢?历来宗室皇族里边都充斥着种种阴谋诡计和权谋斗争,谁能保证这来使和诏书不是他人作的假呢?怎么能说这里面没有阴谋呢?第四,如果皇上真的要治罪于我们,可以面见请示皇上,再做决定,到时如果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再自杀谢罪也不晚,何必死得这么急啊?

尽管蒙恬对公子扶苏进行了一番苦苦劝谏,然而,这个固执又孝顺的扶苏还是自杀了。

如果,扶苏听进了蒙恬的劝说;如果,扶苏识破了赵高等人的阴谋;如果,扶苏登上了秦二世皇帝的宝座……那么,秦朝的历史该将是另一副模样吧!当然,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读史至此,只叫人徒叹奈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