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英博物馆日记
小引
今年七八月间,应邀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访问研究。时值暑假,学生大都外出,于是免去了原先约定的学术演讲。对此,邀请者表示歉意,我则窃喜。正是这一变化,使我得以抛弃“中国文学专家”的身份,以旅游者好奇的目光,仔细打量这座对我来说十分陌生的国际大都市。
整整一个月,白天外出,游胜迹、逛书店、访名校、进画廊,再就是参观大英博物馆;晚上则躲在家中,阅读从亚非学院图书馆借来或刚刚买到手的各式闲书。就这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知不觉间,到了该打道回府的时候。临走前,扔下一句大话:我会为这座城市写点东西。不是狂妄到以为自己的“妙笔”能让伦敦“蓬荜生辉”,而是这座城市的某些细节确实让我着迷,以至无视专业边界,谈论起走马观花所得的伦敦印象。
伦敦一月,最让我得意的是,住处临近大英博物馆,因而得以从容观察这个已有二百五十年历史、绝对享誉全球的“知识的海洋”。走过不少国家,见识过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到目前为止,最让我怦然心动、流连忘返的,非大英博物馆莫属。这一判断,牵涉时间、金钱、个人心境以及知识储备等,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好在我不是博物馆学专家,不必使用“最好之一”这样模棱两可的外交辞令。作为一个充满好奇心而又缺乏专业背景的读者,我的表述,或许更能代表一般游客的见解。
基于此,我选择了十二则参观大英博物馆以及大英图书馆的日记(后者现已独立门户,可原先归属于前者),略做整理,补充了一些相关资料,以奉献给不见得有机会亲临其境的读者。之所以采用日记的形式,目的很明确——藏拙,能说多少算多少。日记中又加附记,则是不敢冒充博学。并非倚马立就的天才,只好屡屡“事后诸葛亮”。
2001年9月16日于京北西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