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美学(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修订版前言

《影视美学》(修订版)是在2002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修订和补充之后完成的。这门课程我在北京大学讲授了十多年,正是在长期教学、科研与影视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才完成了这本教材。除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将此书作为必修课教材外,全国还有不少普通高校和艺术院校也将其指定为教材或辅助教材。该书也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由于影视艺术是正在迅速发展的艺术门类,所以本次修订根据时代进展对全书作了重大修订与补充。特别是在数字技术时代来临之际,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一大批现代高科技对影视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全世界来看,电影、电视、电话、电脑“四电合一”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在为中央电视台承担重点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带领博士生和硕士生完成了著作《机遇与挑战——电视专业化频道的营销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该书被收入中央电视台建台以来首次推出的大型理论丛书之中。后来,我又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带领博士生团队在北京和外地进行调研,收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共同完成了著作《数字技术时代的中国电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此外,该特别委托项目的研究报告《关于加快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对策建议》,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被摘发为一期《成果要报》,作为内部参阅件呈送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应当说,这两项重大课题的完成,使我能够有条件把当前最新的科研成果融汇到教学与教材之中,也为这本《影视美学》的修订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和数字时代。如果说人类历史上,农业社会的标志是农耕技术,工业社会的标志是机械技术,那么,21世纪信息社会的标志毫无疑问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给电影业和电视业将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甚至产生一种数字技术时代的影视美学,即“虚拟美学”。正因为如此,本书在修订时专门在第四章增加了第五节“数字技术时代的影视美学”,阐述了数字技术与电视媒体、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数字技术时代的多媒体视像文化、数字技术时代的虚拟美学等内容。当然,在充分肯定数字技术给影视艺术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我们也特别强调影视艺术应当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注重作品的艺术意蕴、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特别是国产电影和电视剧还应当体现出一种中国艺术精神(参见本书附录)。

在本书第一版的“后记”中我曾谈到,自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后,先读本科生,后又跟随朱光潜、宗白华等6位导师学习美学。应当说,我们是北大“文革”后第一批美学研究生,也是朱先生和宗先生美学专业的关门弟子。朱光潜先生有一句名言:“不通一艺莫谈艺”,也就是说研究美学必须首先精通一门艺术,然后才有资格来谈论艺术。因此,当时我们8个研究生都各自分别去寻找自己喜爱的一门艺术钻研学习,我选择了电影艺术。北京大学当时没有专门研究电影的教授,我在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中国电影评论学会首届会长钟惦棐先生,并参加了钟先生当时领导的“电影美学小组”的一些活动,从此走上了影视美学的教学与研究道路。如今,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朱光潜、宗白华、钟惦棐三位导师均已作古,而影视美学在我国的教学与研究中仍然处于开创阶段。正如钟惦棐先生当年经常感叹“电影理论有愧于电影实践”,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套用钟先生的话:“影视美学有愧于影视实践”。正因为如此,导师们的教诲时时鞭策着自己,不敢怠慢,修订此书,期待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在影视美学探索的道路上,正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彭吉象

2009年春节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