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旧影与传说:第八届香山文化论坛文集(上)](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83/24281183/b_24281183.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甘博照片中的香山地势
香山是太行山第八陉之一部,樱桃沟为其最深处,“文化意义”上的香山地区指香山与其山麓及山麓延伸带,这就使得山梁延伸带和山间小平原成为香山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3EF6F/13181244205022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7_0001.jpg?sign=1738835100-WOBzN62VJx0akrgDZzBsEcNjKfKMleQo-0-7bc2c2bfc1f743e230135aeea7bba37b)
甘博曾在十方普觉寺(卧佛寺)后山半山腰的寿山亭上向南拍摄,照片中寺庙南面的地势地貌一览无余。
山梁下部、平原被平整成田地,而山梁下部的树林处往往为寺庙(如卧佛寺)、大族墓园(今北京市植物园牡丹园位置,传为乾隆长子定亲王永璜墓)和零星的村庄;沿着山麓上行,则为不宜耕作的林地;山梁的下面多为河沟、河滩,图片中地势最低的地方往往为山涧与河滩(以香山过正黄旗、寿安山过正白旗西两道河滩最大),道路蜿蜒,连贯其间。
山梁、山涧、河滩、平原是香山地区除山脉、山峰之外的基本面貌,这一点在甘博的照片中有着明显的反映。
将此图与甘博镜头下的碧云寺东望图片对照,可以发现,彼时香山地区的地势、风貌皆如上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3EF6F/13181244205022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8_0001.jpg?sign=1738835100-aExHnkkB9vOs50tjhrouNDnjmBfWTiAo-0-803b7fc1f5cf97a752287f4c9f5bdcd3)
甘博镜头下的碧云寺
传统时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工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对较小,但是,从对自然的尊重和关照而言,这种科技的不发达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大自然赋予香山区域的自然美。
由于山谷与河涧的存在,联通山谷、河涧两侧山地、小平原之间的桥梁是香山地区人文印记中比较显著的特点之一,这在清代的图画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3EF6F/13181244205022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9_0001.jpg?sign=1738835100-B4XnTVBazujaL2arpqNSqEy2kYM59moe-0-ee35404221d2d5ff6582f70433e7e93f)
清代《三山五园图》上的山涧、河流与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