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城](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92/24906192/b_24906192.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壹·房屋建筑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16D1B/13223244305846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4.jpg?sign=1738884738-jFy47AxN7Lo0FNa0AZngOi1aBaSRjYZv-0-352772e40bf138ed68cc19b4b099f89b)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16D1B/13223244305846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6.jpg?sign=1738884738-Dck1mIQHNDOVKiZ6Ye1fxmnjTo4Mn6Do-0-33d81a156a29bbfe2d53678968258252)
连城旧式的传统民居,多为明清两代传下来的,虽经历风雨,但不少还保留完好,因其规模庞大、形制雅美,民间安排布局讲究风水,与自然环境协调,流传至今,甚至成了著名的旅游观光点。比如,西部宣和乡培田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其著名的“九厅十八井”,一幢幢考究的古民居端坐山边,至今仍在使用中。北部有中国历史文化名乡——四堡书坊民居,南部庙前有“客家大宅门”——芷溪祠堂民居。如此大规模的民居,古韵犹存,台阶细雨嘀嗒,花窗雕刻精致,天井鹅卵石铺叠……种种细节再现了房主曾经的殷实富足与对住宅的讲究。
东部、西部两侧多为高山区,那些因地制宜,依照“八间头”[pe55ke33khəɯ22]方式建造的独立木屋,简洁明亮,十分宜居,在静谧的山林中,构成了美丽的田园山居图。在赖源的黄宗、白石、莒溪的太平寮,那依坡而建的民房,被人们誉为“布达拉宫”!即便是建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子,都还是延续传统,与山水协调,实用而美观。
山路,有方便路人停歇的路亭;田间,有抵挡风雨的田寮;村口,有设立了神位的屋桥;村中,有安放了祖宗牌位的宗祠;山里,有香火缭绕的神庙……种种巧妙的布局与设施,各得其所,各异其趣。
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乡兴起的“火柴盒”,工业化的无瓦民宅,虽然整齐划一、简单实用,但相比较于这些传统民居,则多数显得单调笨重,失去了很多风味与美感。由此,那闲云下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的传统建筑更值得今人怀念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