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统瓷业社会结构与近代发展困境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赣、皖、浙三省交界地带的手工业重镇。景德镇地处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的过渡地带,境内以低山和丘陵为主,东北高,西南低,地形特征为群山包围的盆地结构,地势平缓,发源于安徽北部山区的昌江流经景德镇全境。从空间格局来看,景德镇地理特征并无明显的特殊性,江西许多城镇均具有这种特征。成就景德镇瓷业的核心要素是周边山区蕴含的大量瓷土资源,这种优质原料资源结合地理空间优势使其不仅成为瓷业生产中心,也是区域贸易中心。自唐朝开始,景德镇就进行瓷业烧造。在一千余年的瓷业发展历程中,景德镇也曾经面临原料枯竭等问题,但其总是能够从周边其他地方找到相似的瓷土,化解其他产瓷区无法解决的难题。“先是浮梁之东乡,地名高岭,所出瓷土,最为适宜,且发现最早,数百年甄陶之用,均取于兹。厥后渐次告竭,而本邑之三宝蓬明砂、银坑坞等处及邻封星子、余干与安徽之祁门,相继产出。土质之佳,有过之无不及。”[1]此外,周边地区不仅为景德镇瓷业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燃料,也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劳动力。到了明清时期,集瓷器生产优越条件于一身的景德镇,制瓷业达到了鼎盛时期,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精细化瓷业生产模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其细微之处尚不能尽也。”[2]不同瓷器制作工序均由专门的瓷业生产者承担,甚或他们终身只从事瓷器生产一道工序。这种分工模式意味着整个景德镇就是一个巨大的瓷器制造工厂,既能保证瓷器质量,又能满足外界瓷器需求。在传统手工生产背景下,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模式的优势,保证其一直引领世界瓷业发展。
近代以来,机械化大型瓷业公司先后出现。不同于景德镇瓷业生产模式,这种新型公司多从事日用瓷生产,采取机械化模板生产,其产业特征为产品成本低廉、式样新颖。这种工业化主导的生产模式对景德镇瓷业生产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其冲击下,曾经引领世界瓷业发展的景德镇生产模式,完全处于劣势,瓷器贸易量下降明显。在此历史背景下,景德镇瓷业生产关系与社会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又如何进行调整,化解生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