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美学在当代社会中还有一个突出功用,那就是通过对环境与城市的解读,引导人们去关爱环境、关爱城市,培养人与环境、人与城市和谐共处的意识。
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资源被破坏,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正因如此,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兴起了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运动。与此相联系,有关环境研究的人文科学,如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环境设计学和心理学、环境美学也开始兴起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环境美学的兴起突破了传统美学以艺术为中心的理论格局,为美学在当代社会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功用提供了新的途径。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落实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城市环境的保护与设计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有两方面的原因:历史地看,城市的发展取代乡村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把城市的建立看成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因为在他们看来,哲学的目标是美好的生活,而城市则是最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地方。刘易斯•芒福德说:“从其完整意义上来看,城市是地理中枢,是经济组织,是制度过程,是社会活动的舞台——是聚集统一体的美学符号。一方面它是普通家庭和经济活动的物质框架,另一方面它是更重要的活动和人类文化更高层次需要的展示环境。”[11]城市是文化与政治权利的中心,也是经济与财富的积蓄地,城市的建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也汇聚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人类的文化与艺术创造提供了保证,艺术最伟大的成就存在于城市中。前国际美学协会主席、荷兰美学家佩茨沃德说“美学来源于城市生活”。的确,没有城市,也谈不上审美与艺术的繁荣,也不可能出现美学这样的学科。现实地看,当今工业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城市文明。如果说,在农业化社会,人们还安于生活在乡村,保持乡村的生活习惯,安于乡村的美与艺术欣赏,那么对于当代工业社会来说,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这种乡村的文明、生活习惯与美的追求正日益被城市文化所挤压与取代。城市与乡村的边界在消失,城市已变成人们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城市的审美趣味也愈来愈成为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审美趣味。中国虽然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至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文明混合交替的阶段,但城市发展仍极为迅速,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率已超过百分之五十。更重要的是,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与影响下,人们正逐渐舍弃原有的乡村生活方式而眷恋于城市,城市化已成为中国发展的现实与未来。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为了城市的经济与技术的高速发展而牺牲环境,城市成为人口、工业技术与物质财富的聚集地而背离人的本性。这样的城市建设在19世纪西方工业城镇的建设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同时它也成为中国近几十年来城市建设与扩张的一个显著特点。有人因此而恐惧城市,并把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发展看成滋生腐败、贫穷以及种种混乱秩序的根源。其实,这种弊端,并不是城市发展必然带来的,而是人们忽视城市建设与人的关系、忽视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魅力与保护问题所造成的。
正因如此,环境与城市美学的研究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目的不是要否定城市带给人们的生活好处和文明进步,而是要人们警醒城市发展的种种弊端,警醒城市发展中以技术、物质性的进步来牺牲人性、牺牲审美的倾向,使城市真正成为人的城市。
在当代环境与城市美学的思考中,人们普遍表现出这样一个意向,那就是摈弃了过去美学那种简单地将人看作主体,将自然、环境看作客体的观点,而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统一,建造适宜于人居住、满足人性化需求的环境作为城市美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另外,过去的美学总是将艺术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今天的环境与城市美学则试图将环境、城市与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将环境、城市本身也理解为艺术。比如,舒斯特曼就将城市看成一种大型的艺术品,认为它“包括戏剧、建筑、教堂传来的钟声、交通、形形色色的人物、随之而来的各种噪音、广告的视觉冲击、商店橱窗的陈列以及充斥城市街道的各种时尚潮流。城市本身体现了艺术品的关键特征”[12]。环境、城市早已不是外在于人的对象,它已内化于人的思想情感和身体感知。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一个好的城市必须具有“可读性”,也就是必须具有一个可以让人理解的结构及意象,而且这种结构意象并非建筑师强加的,而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通过自己的感知可以强烈感受到和把握的。这种结构意象的组成包括五种元素——道路(Path)、边缘(Edge)、地域 (District)、节点 (N ode)和标志 (Land¯ mark)。城市市民就是通过这五个元素去辨认城市形态特征的。也正因如此,城市建设不是为某个人、某些人服务的,“而是服务于众多背景、性格、职业、阶层各不相同的人”[13],每一座城市都应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的景观与特点,都应该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心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情感记忆。阿诺德•伯林特则强调“理解城市美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城市所产生的可感知的性质”[14],正是通过“感知”,我们体会到城市中每一条街道、每一片街区、每一个广场、每一栋建筑物,每一个活动场所对于人的意义,意识到人与环境、人与城市的不可分割,意识到城市就掌握在我们手中。
在当代环境和城市美学的思考中,“生态”亦成为重要的维度。根据我国城市学者王建的考察,西方近百年来城市景观设计理念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的“物质形态决定论”,20年代至70年代注重功能与效率的技术革新论,以及70年代至今的“绿色城市设计”理念。[15]所谓“绿色城市”就是“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和“生态城市”,从其内涵来讲,不仅仅是指自然生态系统,而且也容纳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社会、经济、文化与自然、环境、生态的有机统一。凯文•林奇说:“好的城市就是一个既能延续复杂生态体系又能允许逐步改进的空间环境。”[16]他所说的“生态”,除了人们所熟悉的特征,如多样化、相互依存、文脉关系、历史、反馈、动态平衡以及循环过程外,还包含价值观、文化观等方面的内容,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体或者小群体及其文化的持续发展”[17]。也就是说,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的城市,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而且也要维护历史、文化的生态,要保护每一个个体在城市中和谐生存的权力,促使城市真正成为人们宜居、乐居的家园。阿诺德•伯林特亦提出建立城市生态的审美范式的设想。他选择马戏团、教堂、帆船和日落四种环境情境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其中每一种环境情境,如帆船所具有的功能性环境,马戏团所代表的幻想世界,教堂的精神维度,日落的宇宙体验,均可以成为一种城市维度的范型,成为人类体验的典型场景,它对于“培植一种城市生态,以消除现代城市带给人的粗俗和单调感”,从而“使城市发生转变,从人性不断地受威胁转变为人性可以持续获得并扩展的环境”[18],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代美学家也非常重视自然环境与生态美在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诗画中受到启发,提出建造“山水城市”的设想。21世纪初,陈望衡则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中受到启发,提出建立“以山水为体,以文化为魂”的山水园林城市的设想。还有不少学者意识到中小城市建设对于城市生态之美的重要性,因此反对盲目的城市扩张,要求立足于中小城市的文化、自然、地域特色,实现中小城市的个性美、诗意美与生态美。有的学者还提出,尽管城市是当代社会与文化发展的中心,由于历史上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连续性从未间断过,所以在今天,仍不能遗忘乡村文明,应建立一种“乡村的美学与城市的美学相对应,乡村的美学对城市的美学有所补充和匡正”的观念与意识,促使我们更好地关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培养一种对自然的亲近感。[19]
上述理论观点都说明,关注环境、关注城市,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和评估城市的建设与保护,已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在这种评估与关注中,美学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与功用充分显露出来。笔者以为,要使环境美学与城市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真正介入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它的作用,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一座具有美学价值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城市,首先应该是个性、特色鲜明的城市。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20]城市的特色,不仅仅体现在文化上,而且也体现在它的历史发展、自然生态、审美的环境保护等方面。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趋同化,它以“国际化”、“欧化”的城市建设为标准,毁掉城市的文化、历史与自然生态的个性特征,自然也毁掉了一座城市的美,毁掉了一座城市让人值得珍视与记忆的东西,毁掉了人们对城市的情感心理认同。
第二,不能将环境美学与城市美学看成环境与城市的美化学,要充分意识到,具有美学价值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城市,是能容纳丰富的文明成果,包含多种生活方式,对人的生存权利,对人性的发展充满关爱的城市。刘易斯•芒福德所著《城市发展史》和《城市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虽然用大量的城市建筑和艺术来展示城市的发展,但首先关注的是城市发展的社会问题。它认为城市的基本问题就是城市是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否能充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现代大都市常常就是多种矛盾的汇聚地,是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群体的汇聚地。而在中国当代城市建设与规划中,则常常回避或者无视城市发展中的矛盾与差异性,无视人们选择多种生活方式的合理性,无视边缘社会群体的生存权利。它们以“旧城改造”和“破旧立新”以及追求城市的美化为名义,毁掉了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毁掉了不同社会群体生存的权利,毁掉了现代大都市应该具有的文化包容性,毁掉了城市建设中应有的公平与正义。这样的城市建设,显然是不符合环境保护与城市设计的美学理念的。
第三,应该重视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应该重视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保护与开发,但是不能把这看成城市建设的唯一。这是因为,城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人们最贴近的生活环境与场所,所以,城市美学的主题不可能简单地归结为山水田园的景观设置,归结为绿色、对自然物的审美价值的开发与保护。伯林特说:“城市环境是充满了意义和联想的感知的世界与感官的领域,我们进入其中并与之发生联系”[21],不仅是自然山水一类的景物,而是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广场、每一处居所,甚至包括城市中行走的每一辆车,每一声汽笛,都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发生密切的关系。环境美学与城市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内容,应该培养人们对环境与城市的审美感知,让城市中的每一种元素都能进入人们的情感记忆中,使人们获得对城市的真实体验,真正感觉到自己就是城市的主人,用伯林特的话来说即是:“人与城市相互补充:城市是居住者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人。”[22]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页。
[2]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6页。
[3]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4页。
[5]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6页。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页。
[7]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8][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9]同上书,第16页。
[10]齐安•亚菲塔:《艺术对非艺术》,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95页。
[1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12]理查德•舒斯特曼:《城市建设中的美学问题》,《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3]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83页。
[14]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15]参见李芸《都市景观设计的现代理念与美学原则》,《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16]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17]同上。
[18]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19]高建平:《美学的围城:乡村与城市》,中华美学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
[20]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302页。
[21]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22]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