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资料来源及说明
本书所涉及的资料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类,在此做一简要说明。
第一类,前辈学者们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于秋夕文化的研究,中国、韩国、日本的学者都作出了相关的学术贡献,有些研究成果在绪论前半部分笔者已经列出。另外,所涉及的相邻学科如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一些西方的理论著作如仪式理论、结构理论等也在这一范围之内。本书对于所引用和参考的资料均有标注和说明。
第二类,中国、韩国及日本的古典文献等史料。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大量记录和研究历史的学者,历朝历代保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有对节日记载的专门文献;而韩国自古以来就和中国关系密切,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多有提及,包括二十四史等正史以及一些笔记、民俗志等。韩国的史料如《李朝实录》、《三国史记》和民俗志如《东国岁时记》等,日本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等,也都对秋夕有所记载。这些史料,是本书的基本参考资料。不过,在古人的一些杂著中,引文不甚严格,虽然旁征博引,但往往择其所需,有时也会有对原文字句有所改易或舍弃的现象,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在使用时会注意仔细地甄别和澄清,并将各类资料进行比较对照,尽可能慎重地加以引用和采信。
第三类,田野调查资料。本书所用的田野调查资料,既包括韩国学者相关的田野调查报告和记录,也包括中国、日本学者在韩国的所见所闻之记录。由于韩国经济腾飞之后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政府的重视加之民间的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学者就包括节日在内的传统民俗多次采风调研,整理和编写了较为丰富的民间风俗资料,特别是高丽大学和巨石出版社编写的一套丛书,文献价值较突出,为本书写作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日本殖民时期,也对韩国民风民俗做了一定的调查和记录,这也是本书的资料来源之一。
本书所用的田野调查资料同时包括笔者在韩国访学期间所作的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资料。由于本书的一个章节侧重反映当代文化生态里的秋夕文化,因此,通过田野调查来发现当代秋夕相对于传统秋夕所发生的文化变迁、发掘秋夕目前蕴含的民俗内容、探讨秋夕的当代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在田野调查中,参与观察是本研究使用的最主要方法。人类学的研究强调深描,要求研究者进入研究对象的世界,用当地人的眼光看当地文化。笔者通过体验普通韩国家庭的秋夕盛况、亲历韩国民众参演和观看秋夕节目的过程,更深刻地理解秋夕在当代的存在样态及存在意义。
但是,田野调查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就是田野调查时空冲突的问题。由于秋夕作为岁时节日是一年一度的,所以尽管笔者在韩国逗留时间近一年半,但是只经历了一次秋夕。而围绕本研究,需要开展的调查至少包括城市家庭、农村村落、民俗村、旅游地等空间形式,这些在短短的一个秋夕节日期间是无法完成的。由于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冲突问题,调查就必然存在局限性。为了尽可能减小局限性,笔者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了对于城市化程度非常高的现代韩国社会来讲更为主流的城市家庭作为调查对象,在秋夕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参与观察。此外,笔者在秋夕以外的时间进行了随机访谈,并通过博物馆、民俗村、图书馆、政府部门如国史编撰委员会等获取尽可能多的图片、实物及文字资料,以补充田野调查出现的不足。
第四类,网络资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网络也迅速地发展成为“第五媒体”,日甚一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网络资料成为展示节日风俗民情不可忽视的一个来源。因此,本研究关于韩国秋夕及亚洲各国八月十五节日的神话传说、表现形态等内容参照了某些网络资料。但是网络信息在快速和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出现讹误和虚假,因此,笔者尽可能谨慎地使用和征引这类资料。
[1] 参见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2] 《韩国联合通讯》2005年11月25日报道:“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韩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称,有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21日至24日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审查委员会,并在江陵端午祭等64个申报遗产中选定43个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3] 黄涛:《回眸传统节日的往昔辉煌》,《民族艺术》2008年第3期。
[4] 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9页。
[5] 廖冬梅:《节日沉浮问:节日的定义、结构与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6] 参见傅华《全球认同与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光明日报》2006年4月18日第12版。
[7]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8] [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姚蓓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3页。
[9] 参见王宗昱《宗教经验及其文化价值——以伊利亚德〈神圣和世俗〉为例》,《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0] M.Eliade,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trans.by W.Trask,Orland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1959,p.184.
[11] [美]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何瑞福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12]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13] 参见[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212页。
[14] 钟敬文:《民间文学理论的发展》,转引自《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中国百科年鉴198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542页。
[15] [韩]任东权:《韩国民俗学与亚洲民俗》,载宋孟寅、郑一民、袁学骏编《中国耿村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