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学技术史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6 猎猪驯猪又祭猪 可畏可爱又可敬——良渚文化时期的养猪之风

良渚文化时期是太湖流域史前时期养猪业最发达的时期。

饭稻羹鱼是良渚文化时期先民的基本膳食结构。但是,先民们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先是通过大量的狩猎来补充饭稻羹鱼膳食结构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不足,随后又通过饲养家畜,特别是家猪来解决这个问题。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把目标锁定在猪身上,从而大力发展养猪业。

第一,猪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植物的根、茎、叶,农作物的米糠、秕谷,残羹剩饭,瓜果皮瓤,蚯蚓虫蛇,都是猪的食物,不挑食,好养。这种极强的杂食性是由于猪的消化力强。

第二,猪是一种繁殖率极高的动物。家猪经过驯养和选择,一年可以繁殖2~3窝,每窝8~10头。一头猪很快就能繁殖出一群猪。

第三,家猪最易养肥,蓄肉率高。据统计,牛增1公斤体重需要9公斤饲料,羔羊增1公斤体重需要8公斤饲料,而猪增1公斤体重仅需4.9公斤饲料。从饲料的投入产出来算,养猪的性价比高,猪的产肉率也高,胴体可食部分与非可食部分的比例高,可达70%以上。

第四,猪是蛇的天敌,这在蛇害多的南方地区,养猪有防蛇害的好处。猪和其他食草类家畜不一样,其他食草类动物被蛇咬后多会中毒死亡,但猪不怕蛇咬,反而喜欢吃蛇。我们的祖先还特意养猪来吃蛇驱蛇,他们住干栏式建筑,居室下养猪防蛇,楼上住人安全。这种经验还上升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猪属亥,水也;蛇属巳,火也;水胜火,猪胜蛇。

良渚文化时期的浙江先民,综合经验的积累,做出了一个切合地理环境实际的明智的选择——大力发展养猪事业。俞为洁著:《饭稻衣麻——良渚人的衣食文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1版,第44—61页。

良渚文化时期的浙江先民实现了一个大转变:由痛恨野猪危害糟蹋庄稼必欲猎杀之,变为喜爱捕而驯化繁殖充分利用之。

良渚文化时期的浙江先民还实现了另一个大转变,即对猪由畏惧又喜爱转为崇奉而祭祀之。

1986年,在浙江余杭反山12号墓中出土了一件良渚文化时期的“琮王”,这是目前所见最为宽大的良渚文化玉琮。它平正地置放在墓主人头骨左上方,呈矮方柱体、直径17.1~17.6厘米,中孔径4.9厘米、高8.8厘米、重6.5公斤。

这个琮王的四个正面的直槽内,上下各有一个神人和兽面复合像。这个神人与兽面复合像就是闻名中外的良渚文化“神徽”(见图26.1)。

图26.1 大玉琮所刻的神徽

如何识读、破译这个“神徽”成为中外学术界的热门课题。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良渚神徽上头戴羽冠的神人,应是“羽人”古国的神祖形象;而神人骑坐的是神兽猪龙。神兽的原型是猪糅合了龙的成分,经进一步神化而成。

野猪和家猪虽多以杂食而生。但野猪威猛凶悍,早被先民视为可畏的神物;而家猪生长快,繁殖力强,肉质优良,是良渚先民主要的肉食来源。家猪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是祭祀神明的上牲。

神徽表现的是良渚古国中头戴羽冠的神祖骑坐在具有通天魔力的神兽猪龙之上,双手扶持着神兽往返巡视于天地之间的正面形象,足见猪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林华东著:《浙江通史·史前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340—3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