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吸收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
一、颜色和吸收
光是一种可见的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广,可见光仅仅是其中一个很狭的波段,波长为380~780 nm。人的视觉神经对于超过这个范围的电磁波不产生色的反应。
不同波长的光波在人的视觉上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波长在400 nm左右的光波看起来是紫色的,波长在550 nm左右的光波是绿色的,750 nm左右的光波是红色的,阳光和钨丝灯光都呈白色,它们都是由无数不同波长的光波各自按一定的强度混合组成的。用棱镜将日光加以色散便可得一个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波所组成的连续光谱。阳光照射染料溶液,不同颜色的染料对不同波长的光波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黄色染料溶液所吸收的主要是蓝色光波,透过的光呈黄色;紫红色染料溶液所吸收的主要是绿色光波;青色(蓝—绿色)染料溶液所吸收的主要是红色光波;如果把上述各染料所吸收的光波和透过的光分别叠加在一起,便又得到白光。这种将两束光线相加可成白光的颜色关系称为补色关系。黄色和蓝色、紫红色和绿色、青色(绿—蓝色)和红色等各互为补色。图3-1 所示为各波段光波的颜色,其光谱上两两相对的颜色互为补色。如图中所示480~490 nm波段的光波呈蓝—绿色,它的补色是橙色。由此可见,染料的颜色是它们所吸收的光波颜色(光谱色)的补色,是它们对光的吸收特性在人们视觉上产生的反应。染料分子的颜色和结构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染料分子对光的吸收特性和它们的结构之间的关系。
图3-1 光谱的色及其补色
二、吸收定律
染料的理想溶液对单色光(单色光是波长间隔很小的光,严格地说是由单一波长的光波组成的光)的吸收强度和溶液浓度、液层厚度间的关系服从朗伯特—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将波长为λ的单色光平行投射于浓度为c的稀溶液,温度恒定,入射光强度为I0λ,散射忽略不计,通过厚度为l的液层后,由于吸收,光强减弱为Iλ,Iλ与I0λ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kλ为常数。
为了方便起见,将角标略去,并令a=kλ/2.303代入,则:
这便是常用的朗伯特—比尔定律方程式。
上式中透过光和入射光的光强之比I/I0称为透光度,常以T代表。如厚度l以厘米(cm)为单位,浓度c以克/升(g/L)为单位,a称为吸光系数。浓度如以摩/升(mol/L)为单位,则a改写为ε,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它是溶质对某一单色光吸收强度特性的衡量。εcl是指数,无因次,故ε的因次与c-1、l-1的因次一致,即升/(摩尔·厘米)[L/(mol·cm)],一般文献中往往只列数字而不写明因次。
lgT-1称为吸光度,以A表示 (也称光密度,以D表示)。
根据式(3-2)的关系,浓度c以摩/升(mol/L)为单位,吸光度A和摩尔吸光系数ε的关系为:
朗伯特—比尔方程式只适用于理想溶液。在应用时,应事先检验试样在试验条件下的吸收情况,以确定其是否合乎朗伯特—比尔定律。
图3-2 吸收光谱曲线
三、吸收光谱曲线
由于染料对光的选择吸收,染料的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不同可有很大变化。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吸收波长为横坐标,可以把染料的吸收特性绘成如图3-2 所示的吸收光谱曲线。从中可以看出,在某一波段内有一个吸收带,它的最大吸收波长称为该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以λmax表示,用相应的吸光度可计算出摩尔吸光系数εmax。
光波的能量和波长成反比,和频率成正比。为了便于表示吸收和能量的关系,可以用每厘米的波数为横坐标进行作图。,这里的单位是厘米。一般分光光度计的光波波长在200~1 000nm。物质对这个波长范围的光波发生吸收是该物质在光的作用下,分子结构中的价电子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所以这种吸收光谱称为电子吸收光谱。
在电子吸收光谱曲线图里,一个吸收带反映一种电子运动状态的变化。它和原子吸收光谱不同,不是线状,而是带状的。有时一个吸收带里还会有若干小峰,称为振动结构,因为这是分子中原子核不同振动状态的反映。在一个电子吸收光谱曲线图里可以有几个吸收带,它们分别反映电子运动状态的不同变化。为了便于区别,人们往往把波长最长的吸收带称为第一吸收带,以区别于波长较短的其他吸收带。
吸收带的面积称为积分吸收强度,它表示整个谱带的吸收强度。
图3-3所示影线部分的面积为萘在异辛烷中第二个吸收带的积分吸收强度。从图中虚线长方形面积可粗略地估算积分吸收强度为:4 000×(41-35)×103=2.4×107。吸收带的宽度和颜色的鲜艳度有关。谱带越宽,颜色越灰暗。
图3-3 萘在异辛烷中的吸收光谱曲线(第二吸收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