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图解析:立面、形体与空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建筑学专业对综合能力要求极高,学习建筑学被要求拥有丰富的各方面知识。好的建筑设计作品除要求功能流线、结构体系的合理组织外,还需美学、经济学、几何学、色彩学、构图学、测量学、环境学、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介入与协同,在方案概念设计阶段甚至需要文化、伦理、哲学等多学科的辅助。建筑构图学也是这众多学科中的主要一个,它并非鼓励建筑师创造纯形式的视觉产物,而抛弃建筑的使用与应用体验,而是希望通过合理、科学的组织原则与技法使设计得以深化。

作者本人在国外接受本科、硕士及博士教育,长期受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方法的影响,感受到构图理论自身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与其他设计要素(功能组织、空间建构、参数化设计等)相结合的必要性,在个人建筑设计中大量尝试使用科学的建筑构图与构形方法进行设计实践,书中相关案例均有详解。同时作为主持人所承担的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62300410218):《非常规突发情况下灾民应急安置设施设计研究》也大量使用构图相关比例、尺度和空间构成原则进行设计实验。

作者在国内外两所高校(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建筑系、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承担建筑学基础和建筑设计教育工作,在过往的设计课教授中发现各国(中国、俄罗斯、西欧)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在接触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都存在茫然无措,而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空间形态组合、图面表达、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甚至方案套用上,忽视了对视觉形态感觉和审美的培养,对基本建筑审美原则的理解存在欠缺,由此导致进入高年级应对复杂功能流线和场地要求的建筑设计时,无法与之前的空间设计方法相结合,立面、形体趋于乏味,甚至不符合基本审美原则。

本书针对建筑学初学者及对建筑有兴趣的读者,力图系统梳理建筑构图、形态构成基础理论与方法,全书选用的案例涵盖古今中外的各地建筑,通过案例和简图分析使读者对建筑构图、构形原理有较为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同时培养科学的建筑审美能力。

本书能够完成特别感谢郑州大学张建涛教授、张东辉教授、郑东军教授,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С.А.Сергачёв教授提供的相关文献、图片资料和学术指导,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赵荣编辑给我这次宝贵的编写机会和耐心改稿,以及吴小路、钱禹、冯志华、刘雨薇、孙曦梦等各位朋友收集整理的图片资料。

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各位未来建筑师初学路上的一块小垫脚石!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