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序言
王浦劬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1]国际社会的这种状况,使得国际政治在日益趋向多极化发展的同时,日益显示其对于人类命运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同国际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我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对国内大局的作用也在加大,我国的发展和安全越来越受国际因素的影响。
为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国家治理与发展的重要着眼点。而在把握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原则下,着力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联系,透彻分析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的本质规定、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和阐明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建设与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我国政治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正是本着这一出发点,本书进行了第三版的修订;也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本次修订的内容主要在于增写了国际政治编。
在政治学科和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国际政治与其说是特定学科,不如说是特定研究领域;与其说是特定的政治现象,不如说是政治现象在国际社会特定场景中的体现。[2]正因为如此,本次修订对于国际政治的增论,与其说是对于《政治学基础》一书既有理论逻辑的进一步纵深推演,不如说是该书的分析框架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尝试性运用;与其说是《政治学基础》一书的理论拓展,不如说是以国际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现象为样本,对于该书构建和阐述的理论的实证验证。
根据这一政治哲学方法论意义,本次修订所做的国际政治编续增,实际使得《政治学基础》发生了一定意义上的结构性变化,即从原有的理论一体化整体逻辑结构,演变成为“理论逻辑+样本分析”的框架结构。也许这样的续增可能会损害政治理论的哲学纯洁性、思维抽象性和逻辑整体性,不过,从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结合、一般政治与国际政治结合的意义上,这种结构性变化,也许不无新颖的学术尝试。
严谨地说,运用《政治学基础》一书的既有理论框架对于国际政治进行分析,应该涉及对于国际政治关系基础、行为、体系、文化和发展的分析。但是,本书本次修订续增的国际政治编,只是《政治学基础》一书中的一编,这一地位和功能实际限定了其篇幅,为此,所增国际政治编仅只分析了国际政治关系、国际政治行为和国际政治体系。至于国际政治文化和国际政治发展,只得另择机缘铺陈。
值得一提的是,在力图运用《政治学基础》一书的理论与分析框架对于国际政治现象进行论述时,国际政治关系的实际状况对于既有理论和方法的证实,诚然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其认识逻辑和分析视角,但是,国际政治关系的实际状况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对于既有理论与方法的证伪,确实使得笔者真切体会到国际社会在政治共同体意义上的初民社会特点,其政治成熟性、政治成长性、政治构成性和政治运行性,都在不小的程度上异乎一般政治现象,尤其是国内政治现象。国际政治现象的这些特殊性及其理论解释,也许是政治学基础理论尤其需要着力之处。
除了国际政治编之外,本次修订遵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基于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政治学教材编写过程中的理论成果和要求,根据使用者多年来对于《政治学基础》一书的关心和意见反馈,还对《政治学基础》一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适当校验、补充、调整和修改。
本次修订由王浦劬独立完成。实际上,其中续增的国际政治篇内容既是对于《政治学基础》分析框架的国际政治分析尝试,也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政治学教材《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编写组,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等书中王浦劬承担和撰写的国际政治篇章的修改整合和重新撰写。当然,本次修订增加、调整和补充的其他内容,亦有这一特点。
人类历史和政治实践之树的常青,映照着理论的灰色,就此而言,政治实践和教学实践对于本书产生的任何进一步修订意见,都应视为政治学的绿色生态文明建设举措。
经过本次修订,本书的作者如下:
第三版序言 王浦劬
第二版序言 王浦劬
第一版序言 赵宝煦
第一编
引言、第一章、第二章 王浦劬
第二编
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王浦劬
第三编
引言 时和兴 王浦劬
第一章、第二章 王浦劬
第三章 时和兴
第四编
引言 王浦劬
第一章、第二章 方向勤
第三章 毛寿龙 王浦劬
第五编
引言 王浦劬
第一章 燕继荣、王浦劬
第二章 燕继荣
第三章 王浦劬
第六编
引言 王浦劬
第一章 燕继荣 时和兴 王浦劬
第二章 燕继荣
第三章 王浦劬
第七编
第一章 王浦劬
第二章 王浦劬
第三章 王浦劬
全书由王浦劬统稿、修订。
王浦劬
2013年8月7日于北京大学博雅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