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汉字的形体演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一般分为古文字阶段和近代文字阶段。先后出现了形态迥异的多种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书称为古文字,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称为近代文字。秦至汉初是汉字发展两个阶段的过渡时期。
(一)甲骨文
甲骨文,在殷商古朝遗址的黄土地下,埋了三千年之后,被发现了。关于它的发现经过,长期以来流传着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的一个夏天,北京城里国子监祭酒、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患了疟疾。医生诊脉后随即开一张处方,其中有一味药是医生经常用的“龙骨”。王懿荣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一家明代就开张的老中药店“达仁堂”抓药。药抓回后,王懿荣百无聊赖,随手拨弄一些草药,无意中发现药中的“龙骨”上刻有一种歪歪扭扭的好似篆书但又不认识的文字。王懿荣平素喜好金石学,精通青铜器铭文,对古文字学有较深的素养和造诣。这一偶然的发现,使他立即悟出此味“龙骨”绝非一般药材,上面刻画的歪歪扭扭的东西应当是比当时已知的各种古文字还要古老的一种文字。于是他又派人到药店访问“龙骨”的来源,并将药店里所有带字的“龙骨”全部买回。他的好朋友、《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字铁云)也参与了此事。第二年,王懿荣去世,其收藏的甲骨转归刘鹗收藏。刘又继续收集,最终收集了共计约五千片。他选出其中字迹完好的一千零五十八片,于1903年拓印成《铁云藏龟》,这是著录甲骨文的第一籍。
原来,北京城里几家著名的中药店,凡是“龙骨”这味药材,几乎都是由河南等地的药材经纪商贩运进京的。这些所谓的“龙骨”是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的农民在种地时偶然发现的,农民们以为是中药“龙骨”,就卖给了当时的药材商贩。大概几百年来他们一直那样做,但是无人关注上面的文字,并且他们常磨去上面的刻痕,以便卖个好价钱。
这一事情轰动了当时的史学界,尤其是研究古代史的不少学者对此也产生了浓厚兴趣。王懿荣的亲家罗振玉得知这些甲骨来自河南安阳小屯村,便多次派人前去收购,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小屯村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其后,王国维对这些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进一步证实这里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一般说法是五千年文明史,然而真正有文献记载年代的“信史”却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此前的历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过,他看过有关黄帝以来的许多文献,虽然其中也有年代记载,但这些年代比较模糊且不一致,所以他便弃而不用,在《史记·三代世表》中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无具体在位年代。因此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国历史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年表。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史记》这些记载半信半疑,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可作印证。
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考证,证实了《殷本纪》的可信性。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商朝第十代王盘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附近)迁到殷(小屯村一带),在此历经至八代十二王,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之久。从一片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发现和认定,肯定了一个距今三千多年、长达六百多年的朝代。
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梁思永(梁思成的二弟,梁启超的次子)等人先后主持下,工作人员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十五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二万四千九百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殷墟成为举世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我们通常所说的甲骨文,一般是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商代晚期文字。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不仅商代有甲骨文,西周、春秋也有甲骨文;地点也不限于殷墟,西安附近、山西洪洞、北京昌平等地都有。
古代人们是怎样进行占卜的呢?为什么这些龟甲兽骨上会刻有文字呢?对于这些十分有趣的问题,不少学者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做过多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对商周时期的卜法程序有了一致性认识。
在商周时期,人们不理解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认为一切都由鬼神操纵,祖先的灵魂可以预知未来,可以决定命运,所以当时盛行占卜。商代统治者每遇田猎、征伐、年景、生育、疾病等事无巨细都要进行占卜,并把占卜结果记录下来。
从出土实物看,商周时期占卜所使用的材料是龟甲和兽骨。龟甲中主要是龟的腹甲,间或也用龟的背甲;兽骨则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偶尔也使用牛的肋骨或鹿、羊、猪的肩胛骨等。这些甲骨都是从各地采集或贡纳到首都的。占卜前,要对这些甲骨进行一番整治,如将甲壳从背甲和腹甲的连接处锯开,再打磨,使腹甲成为边缘比较整齐的弧形。背甲则一般是从中脊处对剖为二,有的还要将中脊处凸凹不平的地方和首尾两端去掉,使之成为像鞋底一样的形状,并在中间钻出一个圆孔。甲骨加工完毕后,交专门负责占卜的卜官入库保管。
占卜时,由占卜官在龟腹甲或兽骨的内面钻凿出一排一排的小坑或小槽,不能穿透,留一层很薄的甲壁,有的甚至不到半毫米。占卜官大声喊着商王的问题向祖先询问,同时将一根烧灼的铜棒放进槽里,甲骨的外面(正面)就会呈现出一定形状的裂纹。这种裂纹就是“兆”,卜官根据“兆”判断吉凶。卜官在占卜活动结束后,在外面刻写卜辞,包括在甲骨上的占卜时间、卜者名字、所问问题、凶吉判断、是否应验等情况(如图1-2所示)。
“占”是会意字,“卜”是龟甲兆纹的形状,下面的“口”是问讯的意思,把这两个意义相关的字组合在一起,由它们的联合形式呈现出的新字“占”就是“卜问”的意思。
图1-2 甲骨文
图1-3 甲骨文字形特点
因为甲骨文绝大部分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那里是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殷虚(墟)文字”。又因为这种文字是用于占卜的,所以有人叫它“卜辞”。此外,它又被叫作“契文”“殷契”“殷虚书契”,这是由于它多数是刀刻出来的。
至今甲骨共发掘出十万余片,全部单字为四千五百个左右,已经释读出一千几百个,其余未释读出的多为地名、人名、族名以及为数不少的合文(一个形体包含两个或者几个字)等。
在字形特点方面,甲骨文象形性强,由于是刀刻,所以笔道纤细,笔画细瘦,线条苍劲,多方笔与直笔,字形大小不一,繁简不一,字形不太稳定。同一字往往有若干变体。如图1-3所示。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
考古发现,我国在殷商时期就能熟练地掌握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青铜器主要为统治者和贵族的奢侈生活器具,有酒器、乐器、食器、饮器等。这些器具如用作礼器,则成为“吉金”,王国维的恩师和亲家罗振玉曾整理出金文拓本之大成的金文合集《三代吉金文存》。
到了西周,铜器制造业已十分发达,青铜器的使用范围更广了,种类也更多了,除了鼎,酒器和烹煮器外,还有盥洗用的盘、匪,盛食物用的簋、盥,奏乐用的钟、镩,以及各种兵器和生产工具。商代贵族为了记录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如歌功颂德、财产分配、疆界纷争、劝诫命令等,就选择铸在贵重、精美、受人喜爱而又便于保存的铜器上。贵重又可长久保存的青铜器,内容上看,记述庆典及帝王赏赐之事较多。铭文结尾常有“子子孙孙永宝用”这样的文字。
图1-4 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自身有极强的工艺性。就字体而言,金文笔画丰满粗壮,多圆笔,字形匀称,渐趋方块形。较之甲骨文,金文象形性差,线条化明显,形声字多,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形体。如图1-4所示。
(三)篆书
篆书一般有大、小之分。大篆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六国文字(如玺印文字、帛书、瓦当文、货币文)等;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之际秦国的文字。此处取狭义。传说周宣王太史籀曾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称“籀文”。大篆直接脱胎于金文,故尚有较浓的金文的痕迹,但笔画更趋均匀,字形更趋整齐。
小篆由大篆发展而来,是秦统一六国后,“书同文”的产物,传说小篆为秦相李斯所作。李斯得秦始皇许可,编制标准字形工具书《仓颉篇》。后来,中车府令(掌管皇帝的车舆出行)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在汉代初期被人合编成一部书,统称为《仓颉篇》,又称《三仓》,共收有三千三百个字,西晋失传。推行小篆可以说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小篆的问世一扫历代字体混杂的局面。较之大篆,小篆字形更为匀称整齐,更为统一,更为简化和定型,异体字也大为减少。小篆正式通行时间不长,汉代即被隶书取代。但在历代印章制作中,小篆仍占一席之地。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字形对照如图1-5所示。
图1-5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字形对照表
(四)隶书
小篆匀称美观,但是书写太慢,不太实用,不久就被隶书取代了。
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秦隶又称古隶,始于秦代,是小篆的一种省变体,目的是宜于日常急用。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规范字体,隶书是应急的俗体。汉隶又称今隶,由秦隶进一步演变而来,通行于两汉。汉隶使汉字结构更趋简化和定型,汉字符号化增强,象形性减弱,被称作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字体扁平,笔画有波磔。如图1-6所示。
(五)楷书
图1-6 汉隶张迁碑
楷书又称真书和正书,“楷”为模范、标准之意。楷书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楷书由隶书省改而来:波磔改为平直,扁平改为方正。楷书一直沿用至今,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唐朝的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元朝的赵孟頫以自己独特的风格把楷书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世人称为楷书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颜真卿《麻姑山仙台记》、赵孟頫的《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六)草书
广义的草书是指比正式字体写得潦草的字体。因此,草书是一种辅助性字体。可以说,所有正式字体包括甲骨文、篆书、隶书和楷书都存在相应的草体。
通常所谓的草书则指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因盛行于东汉章帝时而得名。章草的特点是:多连笔,但字字独立,不相牵连,明显保留了汉隶的波势。东汉时期有个名叫杜度的大臣,草书写得好,汉章帝特许草书上奏。
今草是楷书的草写体,始于唐代。今草的特点是:字体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狂草起于唐代,书写诡奇多变,极难辨认(甚至有的书写者不识己书),如张旭、怀素的作品等。狂草实用性差,但在书法艺术领域却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草书均有一定的章法,不可任意而为。
字体样式和朝代是有很大关系的。唐朝是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时代,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物华天宝,海纳百川,威震四方。特别是盛唐,更是一个自信、热情、奔放、包容的时代,诉诸书法文字,便有了“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狂草。
(七)行书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兼得二者之妙,所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好写易认,方便实用。行书又分行楷、行草二类,前者近于楷书,后者近于草书。行书是应用最广泛的手写体。
上述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只是汉字发展的大概轮廓。从发展轨迹看,汉字经历了由图形至笔画,由象形至象征,由复杂至简单的转变。但总的来讲,汉字又始终没有离开写意的轨迹,始终凝聚着华夏民族对社会与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