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新定义
给出经济发展质量的确切定义是进行一般理论构建的前提,本节将在逐一回答第一节所提问题的基础上,给出经济发展质量的新定义与新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经济发展质量的一般理论假设。
经济发展质量的概念,包括“经济增长”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内涵。要理解什么是“经济发展质量”,就要回到“经济增长”和“质量”这两个概念本身的含义。首先,从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来看,经济增长的目标主要聚焦于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增长。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索罗模型,研究的对象就是一国的产出增长问题。发展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经济增长的核心就是人均产出的增长,并认为产出的定义必须与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相连(刘易斯,1983)。在现代宏观经济学中,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Mankiw,2009:510)。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核心指标是一国所生产的具体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加总数量,经济发展质量也不应离开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定性。其次,“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要的程度”(ISO,2000)。任何一个具体领域的质量定义也应以此为基础进行延展。根据此定义,“经济发展质量”就是“经济增长”所具有的“固有特性”满足需要的程度,而“经济增长”主要是指“一国的产品和服务的增长”,因此其“固有特性”就是构成经济增长的具体产品和服务的加总;其“满足需要”是指经济增长的宏观加总结果要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综合起来看,可以初步给出“经济发展质量”的定义,就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具体产品和服务的总和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据此初步定义,如何评价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质量呢?很明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要评价该区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需要的水平,即“产品的标准能力”。之所以用这一指标,其原因在于一流的企业做标准,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无不通过标准的引领来激发创新的活力,其控制了价值链的高端,促进了经济的强大。一个区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采用的标准越高,其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也就越高。此外,根据对第一节关于经济发展质量一般理论的分析,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维度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可持续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四大方面,这些指标是较为公认的经济增长良好的结果,因而也是社会更加需要的方面。
综上所述,可以给出“经济发展质量”的最终定义:一国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加总在经济总量可持续性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投入-产出效率提高、社会福利提升以及达到更高标准等方面为社会所满足的程度。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质量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因而本章使用宏观经济发展质量这一概念),其基础是微观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一国的产品和服务主要表现为产品形态,并且在经济学的一般分析中也习惯将一国的总产出简称为产品,本章将经济中一、二、三产业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统称为产品,由于其是构成经济的微观基础,因此本章将产品质量称为微观产品质量。
基于经济发展质量的这一新的定义,本章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微观产品质量是实现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