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学生的适应阶段
贾晓波提出适应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其中认知调节又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个过程。
一、认知调节
认知调节是适应过程的初始阶段,包括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部分。外部评估是指个体对变化的外部环境及其对自身发展的影响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出新的判断的过程,主要任务是确定外部环境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变化和要求对自身发展有什么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新的角色期待形成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如果这个阶段中的认识、判断出现偏差,就可能产生不适应的表现。
比如小刚在进入大学2个月后的期中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高数和英语成绩都在70分以下,大大低于自己的预期。对此小刚会做出外部评估:这是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大学里老师的讲授方式与高中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的进度比高中快,难度比高中大;其他同学的自习时间好像比自己长;自己担任了某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大多数同学都说这次考得不理想;班级中15%左右的同学出现不及格等。内部评估是指主体在对外部变化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进一步了解与判断。实际上这是一种在自我监控系统的参与下,自我评价和自我意向重新调整的过程。具体包括对因外部变化引起的内部不平衡状态的估计,对不适应现象的归因分析,对已有经验的检索与比较,对原有行为方式应对效果的审视与判断等。通常自我评价的结果会影响自我体验,如自信心的增强或削弱。同时,自我体验的改变也会影响对行为目标的重新选择,包括对目标价值及成功概率的重新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新的自我期待等。小刚对成绩较低做出的内部估计,如:自己没有适应大学的考核方式;学习方式需要进一步提高,应该更有效率、更符合大学学习的特点;学习时间投入还不够;社团工作对学习有冲击;本次考试可能偏难;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很好适应大学学习,自己还算可以。
二、态度转变
认知的变化会引起情绪体验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行为意向发生相应改变。当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都发生了变化时,就会引起态度的改变。态度的转变实际上是对动力系统和反应倾向的调节,这是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保持和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背景条件。
小刚在对自己的成绩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结论:分数不高既有自己对大学的学习、考核方式不适应的原因,也有自己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的原因。自己有能力改变分数不高的现实,只要多一些努力、多一些方法上的改进,成绩就会上来的。
三、行为选择
行为选择实际上是一个比较与决策的过程,其核心是对原有行为方式的调整与改变。行为方式的重新选择是以认知调节和态度改变为基础的,受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的直接制约。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积极的,那么个体的行为方式也会是积极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消极的,那么行为方式也会是消极的。
在上述例子中,小刚最终对自己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找机会向老师请教,与学长交流,明确大学学习的特点,迅速转变学习方式和方法。第二,提高自学能力,在学习上投入更多时间,暂时退出社团。第三,在学习中注意总结,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坚持执行。第五,学习碰到问题时及时向周围的同学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