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久的岁月中倾听生命的回音——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师生可以得到些什么
一
众所周知,我们课堂上讲文言文,将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课堂精力集中在细扣每一个“而”字、“则”字、“以”字等虚词的用法上,集中在琐碎机械为语法而语法的落实上,等等。这些内容占据了师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要说在古代汉语中,即便是现代汉语,我们也不一定(其实也不必)说清楚每一个“而”字的用法。“大江东去”,即便我们不讲,学生也可以理解其含义,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显然不够。我们在课上不断强化、课后不断检测的是:“东”,是名词作状语。“天下之大”,几乎人人都可理解,但如若问你句中那个“之”字有何特殊用法,则恐怕不少人回答不出来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我曾经历过这样的课堂,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处理为“其”字用法的语法练习册,王荆公倘在天有灵,怕不会泣涕零如雨!
强调彰显,就中小学课本所选取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篇目而言,增加绝对数量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如何将看似与学生现实生活疏离隔膜、匍匐于纸页间甚至不少学生认为是“死气沉沉”的语言叫醒,活活泼泼、精神抖擞地站在我们(包括师生)面前;在我们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局囿在完整“现实”里的我们(包括师生)感知到古人活着的矫矫生姿,与“眼前”保持一个恰好的适度的距离;在我们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如何将浸在喑哑平淡的书页间的无数心灵生动、精神秀丽的“人”呼唤出来,构建为我们(包括师生)生命里重要的东西,将我们内在逼仄有限的空间一拓再拓,协助我们走进苍茫而浩瀚的千古时空,成就我们自我的生命。
当我们能感受汉字内在气韵与精神的时候,我们就开辟了一条通道,也可以说拥有了一双翅膀;这条通路可以引领,这双翅膀可以携带,引领携带着我们深深陷落在现实里的沉重肉身向一重一重心灵的峰峦与精神的灵域美妙而振奋、深情而多思地前行。
教师能走到哪里,师生的对话才有可能到达哪里。这里强调的,其实是教师自我的生命之路。因为无论上课的形式怎样,其实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阐释“自身”,也只能阐释“自身”。学生是一起学习的伙伴,是与教师一起完成生命更新与生命确认,走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照顾的朋友。
二
我通过“优秀传统文化” 与学生对话“美”,因为许多伟大的“美”都是俏立在语言文字里,不通过语言文字,你就很难接近并理解那些“美”。所以,准确地说,我是传递“美”的老师。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有《初见嵩山》一诗: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张耒算不得大诗人,特别有影响力的作品也不多,但这一首《初见嵩山》却写得既秀丽又开阔。宋哲宗亲政后,新党得势,竭力报复元祐旧臣,随着苏轼等人的被贬,苏门弟子也受到株连。张耒便是其中之一,他屡遭贬谪,一生艰辛。“年来鞍马”不是虚指,尽为事实。绍圣元年(1094年),张耒在以直龙图阁知润州任上,徙宣州;绍圣四年(1097年),贬黄州酒税监督;后再贬复州监竟陵郡酒税。崇宁元年(1102年)被贬为房州别驾,安置于黄州,这是他在短短六七年内第三次被贬到那里。“困尘埃”,人必是艰于呼吸视听的,尘埃飞扬,无处不在,让你无处可避!在这样的情境下,人被完整充分地陷在里面了,密不透风,插不进一个针孔,好一个残酷决绝的“困”字!他在黄州先后住了七八年,作为逐臣,他不得住官舍和佛寺,只能在柯山旁租屋而居。屋前蓬蒿满地,出门满眼荒秽。这一切构成了严重而强大的“阵势”,围过来,压下去。情势到此还不算最坏。崇宁四年(1105年),秦观的儿子自藤州(今广西藤县)奉父柩归葬扬州,路过黄州时张耒临江祭奠。不久,黄庭坚又去世。由于晚年长期赋闲,张耒贫病交加。“年来鞍马困尘埃”与这些史实相佐起来,七个字含着多么巨大的人生感伤与无尽的人生苦楚!一些汉字,本就是写作者血泪铸成。我们涵泳其间,一字一顿挫,一字一徘徊,一字一警悚!我们也跌落到诗人的人生强大的旋涡里。我们虽与作者远隔千年,但我们还是被作者强大而剧烈的内心冲击震到了。谁来帮助我们的诗人,谁来关慰压抑的灵魂?令我们不曾想到的是,在人生的漫漫黄尘、孤窘无助里,帮助诗人的竟然是——美。
美,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由我们轻侮的概念,它是可以孕育在生动恬静里丰沛而出的强大力量,它是在满心柔软里突然找寻到的生命的新航线……强劲的北风吹去满天顽积的落雨的黑云,雨后青冥的天空破云而出,落日正红。落日辉煌的赤金逼透云层,攒射而出,将它全部耀眼的金光投射到从厚云后挺身而出的朗朗青峰之上。这是一个多么夺人心魄、美得无与伦比的傍晚啊!那一座座清朗的、清瘦的、清秀的、清俊的、清丽的山峰突破黑云浓浓的壁障,一座座秀美而出,与壮丽而浩大的夕阳完成了这世间最美、最奢侈的天地大画。山峰的清爽、天地的开阔,与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完美地融为一体。人在画中,画在清爽的濯尽沉霾的精神里。秀挺而出的,何止一座座俊朗青葱的山峰,分明还有诗人抖落尘埃的皎皎之魂!
这是上课有关“美”的一个片段。这个过程,不是银样镴枪头,不徒作软弱的逃离现实的抒情描写;这个过程,其实是打破沉闷现实的一道坚实的力量!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获取现实的分数,因为这是我们和学生一起成长、完成彼此生命更新的重要部分。
我们的学生如若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生命里有了青峰、巨树、峻河、阔海……秀丽而磅礴地参与建设,他们这个“人”将会多么爽朗清新、蓬勃美好!一个生动新鲜、生机勃勃的“人”,本身就是这世间最美的风景,本身便是战胜现实的强大力量。
三
我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对话“心尖上的风浪”,因为许多“心尖上的风浪”都是翻卷漂泊出没于语言文字里,不通过语言文字,你很难接近理解那些“心尖上的风浪”。所以,准确地说,我是让人体验并感受“心尖上的风浪”的老师。
由于性格与创作上的原因,亦为苏轼、苏辙身上巨大而耀眼的光芒所掩,对于相当多的师生而言,张耒并不为我们所熟悉。生命里就是有一种奇妙的机缘,或是一次阅读,或是一场考试,张耒的这首《初见嵩山》犹如《阿甘正传》开头的那缕白羽自遥远的时空飘然而降,落在我们现世具体而真实的生命里。我们摩挲着诗人的语言,渐渐进入并感受着他的人生境味。我们相隔很远,遥遥千年,但在如此浩大苍茫的时空里,完成两个生命的搭接,是一件多么奇妙而美好的事情!一首好诗,把一个人生命里最炽烈、最真醇的内核全部打开了。正因为如此,它强烈地感染吸引、焕发引导着另一个人生命里最炽烈和最真醇的内容。就这样,两个看似毫不相关、没有丝毫现实利益关系、全然未知的生命在一场奇缘里渐渐走近,由走近而靠拢,由靠拢而一同经历、经受!
政治险恶,生活窘困,但我们的诗人始终以闻道于苏轼而自负,即使遭受打击也不后悔,且引为人生最大的志趣。不幸的是,苏轼、苏辙先他而去,晁补之此后亦先他而去,这个严酷的世间似乎要撤掉一切他可以依托的力量。这一重重风浪当初是以怎样的滔天巨浪或疾风骤雨将他小小的内心完整吞没,只留茫茫水光?
这是一首躺在厚厚的枯黄的古籍里不为人所知的普通小诗,但我们一旦攀沿着生命的隧道进入,就会发现古人心尖上的风浪与我们今人何其相似。一样的在现实里沉浮飘摇,一样的经历打击冷遇,一样的迷惑苦痛,也一样的身陷局内,不得突破。我们似乎就站在彼此的身边,亲历了一场“人”的完整而充分的内心风暴。我们看到了身边这个人的迷茫、苦痛、压抑,我们也看到了他的寻找、构建以及冲开。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具体的“人”的渺小与局限,我们也看到了小小的一个“人”宏伟的开掘与搭建。我们看他的时候,也看到了自己。我们被他心灵上的风浪迷住了,我们被自己心灵上的风浪迷住了,我们被“人”心灵上的风浪迷住了。心尖上的风浪,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渺小与平凡;心尖上的风浪,也帮助我们体味到了“人”的超越与非凡。我们很远,也很近;我们很不同,亦相同。世事繁幻,千年已过,诸多不同,但咂摸沉浸其间,又发现基于“人”的种种、许许多多其实也都没有怎么变。我们几多留恋,几多瞻顾,几多徘徊,几多感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发现别人,同时也渐渐形成自己、认识自己。
阅读的最后,一定是两个原本陌生隔绝的生命从此相关相连、休戚与共,甚至比现世里身边的人似乎还要熟悉。因为熟悉并非用肉眼看见,而是虽远隔时空,但在更真实意义上的看见,是我们一起经历过心尖上的风风雨雨。
四
我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对话价值观,因为许多伟大的价值观都浸润在语言文字里,不通过语言文字,你就很难接近并理解那些价值观。所以,准确地说,我是价值观老师。
张耒一首绝句,寥寥数语,内蕴丰厚。涵泳其间,我们看到汉字竟然可以和一个人的精神质地发生如此紧密而强大的关联,汉字撇捺之间开拓而出的是一个人高贵的灵魂的屋宇;看到自然永远是人心灵与精神的导师,自然深广的内涵帮助人走出一个个逼仄的困境;看到一个人美好的生命状态其实就是这世间最美的风景,湖海峰峦都在人的心中;看到一个人自己站起来后,世界也便随之站立了起来;看到人的所谓成长,就是对“现实”的一次次突围,命运的诅咒也会变成精神的风光与卓越的天赋;看到美是无言的竞争力,美对人的构建意义从来都不应小觑……
我们几乎日日都在默默诞生价值观,即便不能主动诞生,社会也会把相应的价值观悄悄“转移”给我们。教师应该对学生有辉煌的感召与宽广的吸引,在与学生一同进行精神吐纳的过程中,自身的生命也得以不断更新。
五
元代的白珽有一首《余杭四月》,诗曰: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1.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2.。
四月乍晴,阴郁尽扫,村野万物争奇斗艳,处处一派勃勃的生机与生趣。“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一首村庄写在四月青新的纸笺里,船行水上,河水充溢,一个“滑”字何等轻快怡人。春风迎面,衣襟飘举,一个“翻”字,何等神清气爽。诗人所见农户白天关门闭户,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盎然的春意,美好地写入了人的心里,写入了人心的期盼里,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一首小诗,将农业文明的精神与画意都绣出来了。
徜徉在优秀的传统文化里,与学生一起读这样的作品,是体味一种悠久——悠悠岁月里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在那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如何起居耕作,如何在日常平淡的生活里酿造心情,织就生命里的光华;是体味一种农业文明的优雅与情致,是感受一种内心的生活里闪耀出的心灵的珠光,是在静静的曾有的生活里,慢慢将自己与我们的祖先相关相连。
只有这些才能让你确信历史的存在,让你确信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生活,让你知道远比你的生命久远得多也壮丽得多的事物,让你明白了自己的生命是从怎样的一条荡漾着绚丽浪花的河流里延伸而来的。
六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这是我们熟知的篇目。大国压境,兵临城下,鲁国岌岌可危,随时可能举国倾覆。“何以战”,曹刿要问的其实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底气与实力,更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基与存在的信仰。文言文并不一定意味着逝去、陈旧、落后…… 曹刿的三问与鲁庄公的三答,深有意味。文言文里也可以有世界级的眼光,小物质、小信用都不足以立国,曹刿于文中谈及的司法的公正与昌明,是国家在近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面临的核心挑战与关键命题。曾有人戏言,对一个普通百姓而言,想知道一个国家到底是怎样的,也没有那么难,看一次病、打一次官司,就清楚了。今日读来,曹刿“可以一战”的依据,不但没有因为历史演进而散发出腐朽溃败的霉味,我们还要为他卓越而超凡的见解深深折服——在曹刿的判断里,显现出的是世界级的伟大眼光和重要参照。此等见识与智慧,令我们后世子孙无限敬仰,不由深深喟叹与思索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自然需要继承,但最好的继承便是我们永不停息的创造。我们对传统的评价需要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要建立在国际视野上,这样的中国情怀才会让我们的学生将来无论身处世界的哪端,无论与自己的母国相隔多么遥远,都可以为我们作为中国人能够拥有这样一份文化而产生既是情感又是理性的骄傲。这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功课与必尽职责。
七
龙应台说:“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人,对于自身‘存在’处境自觉的程度,以及他出于这种自觉而进行反思、而试图表达,在自觉和表达之间所激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强弱,就造成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不同。人的自觉程度越高,反思的能力越强,表达的冲动越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就越大。在这一个灵魂探索的过程里,思想的内涵和美学的品位逐渐萌芽、摸索、发展而成型。”
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体悟中,我们应酿造孕育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爆发力、创造力、自新力,酿造孕育出我们民族新的生命华彩,酿造孕育出我们切实而富有改变力量的未来,酿造孕育出泊在人心深处的中国梦。
1. 朱樱:樱桃的一种。
2. 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