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立方体效果
2.4.1 知识要点
利用【多边形套索】工具绘制立方体的三个面,利用【减淡】和【加深】工具
增强立方体的真实感,利用【矩形选框】工具
制作投影效果,见图2-82。

图2-82
2.4.2 实现步骤
(1)新建文件。宽度、高度均为12cm,背景内容为“白色”,分辨率为200像素/英寸。
(2)在新图层绘制立方体的结构线。按下Shift+Ctrl+N快捷键新建图层,名称为“结构线”;在工具箱中设置前景色为红色,选择【直线】工具(快捷键U),在工具属性栏中选择【工具模式】为像素,如图2-83所示。用【直线】工具根据“透视”构图原理绘制立方体的结构线,如图2-84所示。

图2-83

图2-84
(3)在新图层上绘制立方体的左侧面。
① 绘制矩形选区。按下Shift+Ctrl+N快捷键新建图层,名称为“左侧”,在工具箱中选择【多边形套索】工具,在结构线交点A处按下鼠标,移动到B点再次单击,依次移动到C、D点,直至返回A点,当指针呈现
时单击形成闭合选区,见图2-85。

图2-85
② 填充选区。在工具箱中将前景色设置为浅灰色(R:230; G:230; B:230),利用【油漆桶】工具为选区填充颜色,见图2-86。

图2-86
(4)在新图层中绘制立方体的右侧面。按照步骤(3)的方法新建图层“右侧”,利用【多边形套索】工具绘制右侧面的矩形选区,并为其填充灰色(R:160; G:160; B:160)到白色的线性渐变,填充方向为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效果见图2-87。

图2-87
(5)在新图层绘制立方体的顶部面。依照步骤(3)的方法,新建图层“顶层”,利用【多边形套索】工具绘制顶部面的选区,并填充浅灰色(R:213; G:213; B:213),取消选择,见图2-88。

图2-88
(6)减淡两个面。在【图层】面板中单击“结构图”图层前的【指示图层可见性】按钮,将其隐藏。为了让立方体更真实一些,选择工具箱中的【减淡】工具
(快捷键为O),并在如图2-89所示的工具属性栏中设置其属性,分别在【图层】面板中选择“顶层”和“左侧”图层,在如图2-90所示位置涂抹,不要过于均匀,注意刻画“三面五调”的效果。

图2-89

图2-90
(7)加深右侧面图形边缘。选择【加深】工具(快捷键为O),在工具属性栏中设置曝光度为30,笔尖的大小为160,涂抹右侧面的边缘部分,见图2-91。

图2-91
(8)绘制投影。
① 在新图层绘制投影形状。新建图层,名称为“投影”,绘制一个矩形选框,在选区内右击,选择【变换选区】命令,按住Ctrl键拖动控制柄,将选区变形成为如图2-92所示的形状,按Enter键确认变换。

图2-92
② 羽化并填充投影。选择【选择】→【修改】→【羽化】命令,打开【羽化】对话框,设置羽化半径为10像素,单击【确定】按钮,并为其填充为深灰色(R:213; G:213; B:213),快捷键为Ctrl+D,取消选择,完成后效果见图2-82。
(9)保存文件。
2.4.3 知识解析
(1)透视构图原理。
① 立方体透视结构图如图2-93所示。

图2-93
② 立方体透视的关系。
在现实中,立方体的八条棱都相等,但是在绘画中需要通过透视关系体现立体效果。首先找好一个角度观察立方体,确定视平线。因为近大远小的关系,所以离视线最近的一条竖棱最长,其他的竖棱长度不能超过它。立方体有三个消失点,所以在画的时候上下对应的两个棱不是平行的,而是离视线远的两端往里收,如图2-94所示。

图2-94
(2)【减淡】或【加深】区域。
【减淡】工具和【加深】工具
来源于调节照片特定区域的曝光度的传统摄影技术,可用于使图像区域变亮或变暗。摄影师通过遮挡光线使照片中的某个区域变暗(加深),或增加曝光度使照片中的某些区域变亮(减淡)。用【减淡】工具或【加深】工具在某个区域上方绘制的次数越多,该区域就会变得越亮或越暗。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① 选择【减淡】工具或【加深】工具
。
② 在工具属性栏中选取画笔笔尖形状和大小,并设置画笔选项,其中【范围】选项里面的“中间调”用于更改灰色的中间范围,“阴影”用于更改暗区,“高光”用于更改亮区;【曝光度】主要是指加深、减淡的压力。
③ 在要变亮或变暗的图像部分反复按下鼠标拖动。
(3)【海绵】工具用于改变局部的色彩饱和度,海绵工具有两种模式【加色】和【去色】,可选择减少饱和度(去色)或增加饱和度(加色)。
2.4.4 自主练习
要求:绘制鲜美的葡萄。
简要制作步骤如下:
(1)绘制椭圆选区,变形出葡萄的形状,见图2-95。

图2-95
(2)新建图层(快捷键为Shift+Ctrl+N),为选区填充浅绿色(R:198; G:222; B:108),用【减淡】工具将葡萄的边缘擦出淡淡的透光效果,用【加深】工具
涂抹出葡萄籽的效果。选择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
,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画出葡萄下的小黑点。
(3)利用复制变换制作出其他的葡萄粒,并调整它们的位置和大小,见图2-96。

图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