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演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岳父郭子兴

话说徐达、汤和等二十多人跟随朱元璋南下收复定远。定远附近有一个叫张家堡的地方,驻扎着不少民兵,号称“驴牌寨”。朱元璋命费聚前去侦查情况,费聚回来报告说,寨子里缺粮,似乎有投降的倾向。

朱元璋大喜道:“这是机不可失啊!”随即便让费聚在前面引路,另外又选了几个人协助他前往驴牌寨招降。快走到寨前时,朱元璋远远地就看见寨子里有两名大将走出来,冲着他们大声喝道:“来者何人?”

费聚有些害怕,连忙勒住马,回过头来对朱元璋说:“对方比我们人多,我们不能太深入敌方,不如先回去召集些人马再来。”

朱元璋笑着说:“人多有什么好处呢?只会让对方更加怀疑我们的来意。”

说完,朱元璋就跳下马,撩起衣裳,渡过城河,朝驴牌寨的寨门径直走去,寨主连忙出来迎接。

朱元璋上前,道:“郭主帅过去和您有些交情,他听说您这里缺粮,怕您遭到敌人的攻击,所以特地派我们来告诉您。如果您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话就请和我们一起回濠州,要是不愿意呢,就请转移您的兵马离开此地,以免遭遇不测。”

驴牌寨寨主唯唯听命,只要求朱元璋留下一枚信物,作为日后的凭证。朱元璋慷慨地解下腰间的玉佩交给寨主。随后,寨主请他们进城入营,并向他们献上了牛酒饭食。大家饱餐了一顿,吃完饭,朱元璋请寨主收拾行装跟他回去,寨主推脱说以三日为期。

朱元璋回答说:“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回去,让费聚留在这里。三天之后您和他一起过来吧。”寨主答应了,朱元璋当即策马而归。

徐达等人来接见朱元璋,向他问询情况。听完事情的经过后,徐达说:“恐怕会有什么变动,咱们应该防范着点。”

朱元璋说:“我也在担心有变故发生。”

徐达说:“我听说寨子里大约有三千多兵马,如果他们不守信用来攻打我们的话,敌众我寡,怕是打不过。所以眼下当务之急就是马上招兵买马,以备不时之需。”朱元璋点头称是,当下便竖起大旗招兵。

招了三天,便招到了大约三百名壮士,就在大家为此而高兴的时候,费聚忽然踉跄着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大喊道:“不,不好了!不好了!那寨主改变主意了,要出事了!”

朱元璋听后,气得一甩衣袖,道:“这等小人实在可恨,我们现在就去把他抓回来!”说完,就拔营率领着众人朝驴牌寨奔去,他让一些壮士藏在米袋子里冒充军粮,由其他士兵用小推车将米袋推到驴牌寨寨门前,然后派人去告诉寨主说:“郭主帅命我们送军粮来,请寨主出来领取!”

寨主正愁缺粮呢,一听说有人来送军粮,立马就赶了出来。朱元璋和他见面后,下令将粮食从车上卸载下来,这时只听一声呐喊,壮士们飞快地从袋子里跳了出来,立马将寨主拿下了。

朱元璋又命令部下放火烧营。吓得寨子里的士兵无处逃窜,只好大声高呼着愿意投降,朱元璋放过了那些士兵,只将营寨全部付之一炬,当下收检降兵,将他们全部录用。只有寨主因为言而无信,被朱元璋按军律处斩了。自这件事之后,附近的豪杰大多仰慕朱元璋,纷纷前来归附他。

唯独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定远人缪大亨。缪大亨拥兵两万,听从元军将领张知院的驱使,现在屯踞在横涧山。

朱元璋和徐达商议,定下了一条抓缪大亨的妙计,然后派花云去悄悄执行,花云领命而去。

缪大亨的手下都是民间的一些义勇人士,他们本不受元军的控制,只是因为张知院和元军勾结,因而才受到元军控制。

听说朱元璋破了驴牌寨,缪大亨心里隐隐有了戒心,每天都严加防范着朱元璋,可是接连数日都没有听到什么风声,缪大亨渐渐地也就松懈了防务。

这天晚上,缪大亨正在营中山酣睡,梦中觉得有呼叫声,踩踏声,相率起床来查看,谁知外面已万炬齐明,火光烛地,把全营照得通红,顿时头晕眼花,不知所措。缪大亨见大事不妙,想要逃走,可刚跨上战马,就看见敌兵杀入营中。为首的一名大将身穿铁甲,手里还拿着一柄大刀,径直朝他砍来。一刀下去险些把缪大亨的脑袋劈掉,缪大亨急忙举起刀来招架,一边开口说道:“黑将军快通报姓名,不要乱砍!”

来人说:“我是濠州大将军花云,特来借你的头一用!”

缪大亨说:“我跟你无仇无怨,你为什么要杀我?”

花云说:“元朝不人道,造成天怒人怨,我们大伙起义正是为了讨伐元军,你既然也是起义一员,就应该和我们一同出力,为什么要跟元人勾结为虎作伥?我今天是来向你问罪的!你若诚心改过,我倒可以既往不咎,但倘或你说一个不字,我绝不会刀下留情!”

缪大亨本不想束手就擒,但他发现他的部下早已仓皇失措,人仰马翻,只好忍气吞声地对花云说:“要我投诚也不是不可以,还请将军息怒!”

花云说:“你既然能够听我的劝告,那就再好说不过了。你只要下令让士兵缴械投降,我自然会禁军屠戮。”缪大亨应允,于是两边传令,一边弃械,一边停刀。

花云又对众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了一番,最后缪大亨心悦诚服,连其他受降的战士也都心服口服。就这样,横涧山的两万义军都随着花云归降了朱元璋。

朱元璋对受降的士兵进行了好言安抚和勉励,正在按名将他们收进花名册时,又收到另一个喜报:横涧山附近的另一个山寨头目,秦把头也率领部下前来归降。

朱元璋随即传令入见,免不得一番慰问奖励,一边检阅秦把头带来的部队,一共有八百多人。

现在,朱元璋人多势旺,声威大震。

这时,定远人冯国用和他的弟弟冯国胜也带人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见他们穿着儒服,温文尔雅,不觉对他们恭敬了起来:“看两位的神态就知道是饱读诗书之人,见识渊博,现在天下不稳,敢问怎样才能够平定天下?”

冯国用说:“长江以南的金陵是龙盘虎踞的战略要地,而且是历朝都城所在。您既然领兵南下,就应当先取金陵作为基地,然后再派遣将士们去四方征战,救民于水火之中,并且倡行仁义,不贪恋女色和钱财,使天下归心,这样平定天下的话又有何难?”

朱元璋非常高兴,留下了冯氏兄弟做自己的谋士,接着下令拔营向滁阳进发。

在去滁阳的途中另一个举止不凡的人求见朱元璋。

朱元璋问他姓名,对方回答说:“我叫李善长,字百室,是本地人,籍贯是定远。”

朱元璋有心考考此人的才识和见地,便故意发问诘难他,只听李善长从容地回答道:“秦朝残暴不仁致使天下大乱,汉高祖本一介布衣,但心胸豁达大度,知人善用,不滥杀无辜,所以仅用五年就成就了帝业。现在元朝政体崩溃,天下四分五裂,和秦末的情形不是很相似吗?将军出生在离沛县不远的濠州,身上又有王者气概,如果您能仿效汉高祖刘邦这位老乡,一定能够平定天下。”

朱元璋听了这番话后十分快慰,就请李善长留在自己身边做书记,负责粮草的筹备与供给事宜。

接着朱元璋派花云做先锋,带一队人马飞速朝滁阳前进。花云在前面开道,途中遇上了数千土匪也毫不胆怯。他提剑上马横冲直撞,后面的部队也跟着他斩荆披靡,如入无人之境。群盗纷纷吓得大叫:“黑将军来了,太勇猛了,别和他打啦!”说完,各自分道逃走了。

花云一路杀到滁阳城下,城里的守卫早就闻风而逃了,只有一些流寇来来往往,入城抢掠。这些流寇一听说花云的军队到了,纷纷逃出城外,不巧被花云截住了,花云乱斫乱杀,信手扫荡,几乎将流寇全部杀尽。就这样,滁阳城内外一鼓肃清了。

朱元璋随后率军入城安抚城里的百姓。谁知刚安抚完毕,忽然跑来了一个少年,两个小孩子。少年叫朱元璋叔叔,两个小孩子一个叫朱元璋母舅,一个叫他义父。见到这三个人,朱元璋可谓悲欣交集。

原来,少年是朱元璋的侄儿,名叫朱文正。自从朱元璋出家为僧后,两人很多年没见过面了。两个小孩子一个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母亲去世后,李文忠随父亲外出避难,后来在途中和父亲走失,经历了九死一生才来到滁阳;另外一个小孩子是朱元璋在濠州收养的义子,本名叫沐英,定远人,小的时候父母双亡,他在街边乞讨,朱元璋在濠州出城巡察时碰到他,见他相貌伟岸,不像乞丐,就将他带回家让妻子马氏代为抚养,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如今,亲人相见,难免悲喜交加。

其中,尤属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最年幼,只有十四岁。他走到朱元璋的身前拉着他的衣襟依依不舍,朱元璋也摸着他的头笑着说:“外甥见到舅舅,就好像见到母亲一样,所以才如此亲昵吧!你母亲死得早,父亲想必也已经不在了,不如你以后就随我姓朱吧!”

李文忠说:“我愿意听舅舅的。”

朱元璋又转过头对沐英说:“你本就是我的义子,也改姓朱吧。”沐英也唯命是从。三个人于是都留在滁阳住下了。

滁阳城安定下来后,朱元璋开始派遣部下四处征战,攻陷了铁佛岗,攻占了三汊河口,收复了全椒、大柳等地。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泗州的差使到来,说是奉郭主帅的命令,让镇抚官朱元璋去守卫盱眙。

朱元璋惊讶地问:“郭主帅什么时候去了泗州?”

来人说:“这是彭大和赵均用两个人提出的计划,郭主帅觉得好就听从了。”

朱元璋又问:“濠州现在什么人在把守?”

来人回答:“现在是孙公,孙德崖在把守濠州。”

朱元璋沉吟了半晌,说:“我知道了。彭大和赵均用两个人胁迫郭主帅迁往泗州,然后调我去盱眙以便控制我,真是一网打尽的妙计啊!但是我只遵从郭主帅的命令,彭、赵二人的命令我可不会遵从。你去告诉他们,别想搞什么阴谋,我朱元璋也不是好惹的!”

来人语塞,只好告辞离开,回濠州去复命。自此之后,朱元璋格外留意泗州的情况,经常派人前去打探消息。

不久,有探子回报说,彭大和赵均用两个人因为争权产生了内讧,彭大中箭身亡,部下被赵均用吞并,现在他的气焰比以前更嚣张了。

朱元璋暗自思忖:“赵均用得势的话,郭主帅就更危险了。”当下便和李善长商议,令李善长写了一封长信,派人送去给赵均用,他在信上说:

公昔困彭城,南趋濠,使郭公闭门不纳,死矣。得濠而踞其上,更欲害之,母乃所谓背德不祥乎?郭公即易与,旧部俱在,幸毋轻视,免贻后悔!

大意是:想当初,你受困彭城逃到濠州,如果郭主帅不收留你,你必死无疑。现在你占据了濠州还想谋害郭主帅,你可知道这是恩将仇报?如果郭主帅有什么好歹的话,我们这些郭主帅的老部下决不会放过你,你可不要轻举妄动,免得自讨苦吃!

赵均用收到信后,心里虽然愤恨,但终究还是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加害郭子兴。

朱元璋担心,自己在滁阳,赵均用一旦叛乱的话,根本来不及救援远在泗州的郭子兴。他左思右想,最后想到了一条贿赂之计,他派人送去金帛,贿赂赵均用的左右,让他设法救出郭子兴。

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没过多久郭子兴就带着家人来到了滁阳城。朱元璋连忙打开城门迎接,并推选郭子兴做了滁阳王,所有的部下由他调遣,郭子自然兴喜不自胜。

谁知才过了一个月,郭子兴又变了脸,渐渐疏远了朱元璋。

除了李善长,朱元璋身边的亲信几乎都被郭子兴调走或者收罗了去,因为李善长坚决不肯,郭子兴不好勉强,方才作罢。

之后,朱元璋变得格外小心,即使有战事都不再表态,郭子兴也不愿意找他商议了。可即便是这样,郭子兴对朱元璋的猜忌还是越来越深,流言也越来越多:有的说朱元璋不肯出战,有的说朱元璋出战不出力……这些郭子兴全都记在了心里。

时值敌军来犯滁阳,郭子兴将朱元璋召入账内,命他前去围剿,朱元璋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郭子兴随即又派了一位副将跟朱元璋一起出战。显然是派去监视朱元璋的。

不过可笑的是,刚一交战副将就中了敌军的流箭,狼狈地逃回去了。副将一走,士兵阵脚大乱,敌军乘隙进攻,幸亏朱元璋率军拼杀了好几个小时,方才将敌军击退。

朱元璋回来向郭子兴报功,郭子兴只淡淡地敷衍了他几句。朱元璋既沮丧又懊恼,回去之后长吁短叹,闷闷不乐。

马氏在一旁安慰他:“打了胜仗本该高兴,夫君怎么不开心呢?”

朱元璋叹息着说:“你一个女人,怎么知道我的烦心事呢?”

马氏说:“我知道,是因为我义父对你不好。”

朱元璋说:“你既然知道那还说这些做什么?”

马氏说:“那你知道我义父为什么会这样吗?”

朱元璋说:“以前因为顾虑我专权,所以我情愿交出兵权。现在怀疑我出战不出力,那我就争先杀敌,可他还是不满意,真是让我莫名其妙,我想应该是他跟我有仇吧。”

马氏说:“其实并非义父和夫君有仇。请问夫君,你屡次出征回来,有没有把缴获的金银献给义父?”朱元璋愕然,回答说这倒没有。

马氏问他:“其他将领出战回来的时候都会把金银献给义父,你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朱元璋说:“他们都是抢来的钱财,我外出征战从来都是对百姓秋毫无犯,哪来的金银财宝呢?就算从敌人那里搜缴了一些金银,我也都分给部下了,拿什么献给主帅呢?”

马氏说:“体恤民生,慰劳将士,你做得对。但我义父不知道这些啊,他还以为是你私吞了呢!不过我这里有一些积蓄,我们将它们献给义母,让她帮我们跟义父说情,这样义父就不会再疑心你了。”

朱元璋说:“那就依你所说的办吧!”

第二天,马氏便把自己积攒的金银首饰拿出来,亲自呈给了义母张氏。张氏果然很高兴,马上就向郭子兴说了这件事。郭子兴高兴地说:“朱元璋这孩子真有孝心,我以前错怪他了。”

自此之后,两人之间的嫌隙渐渐地就消除了,郭子兴碰上重要军事还是找朱元璋一同商议。朱元璋心里知道这都是贤内助的功劳,两个人的感情也比以前更加好了。

过了几天,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邀请朱元璋去城外赴宴,马氏知道后,悄悄提醒朱元璋说:“夫君要小心!以前义父猜疑你都是因为这两个人的挑拨,这次设宴款待你,恐怕也是不怀好意。你能不去就不要去了,免得中了他们的计!”

朱元璋笑着说:“这两个小子怎么可能害得了我?我会处理好的,你放心吧!”说完,就和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一起骑马离开了。

走着走着,朱元璋忽然从马上一跃而下,莫名其妙地对着天空念念有词,好像在天上看到了什么似的。念完之后,朱元璋又翻身上马自顾自地往回走。弄得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一头雾水,连忙追上去问道:“我们不是说好一起去喝酒的吗,你为什么要回去呢?”

朱元璋回过头来呵斥他们:“我没有对不住你们,你们为何要设计害我?幸亏有神明告诉我,说你两个人在酒里下了毒,让我马上回去,免得中了你们的诡计!”说完,朱元璋骑着马扬长而去。

兄弟两个早已吓得一身冷汗,直到朱元璋走远了,才敢小声议论说:“酒里下毒是我们两个密谋的,除此之外没人知道啊,他怎么知道的?难道真的有神明在保佑他?”

“有可能。”

“那咱们还是快回去吧!”当下,两个人便怏怏不乐地骑着马回去了。

从此之后,兄弟两人再也不敢在郭子兴面前说朱元璋的不是,女婿和娘舅之间的关系开始和睦起来,滁阳城也因此更加坚固了。

正好元军围攻六合,六合派人来滁阳求救。郭子兴一向看不上六合,所以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朱元璋劝郭子兴说:“六合和滁阳城唇齿相依,六合如果被攻破,滁阳也危险了,我们应当前去救援才是。”

郭子兴犹豫了许久,方问来使:“元兵大概有多少人?”

来使说:“他们号称是百万雄师。”

郭子兴不禁吓了一跳:“这、这么多人,谁敢前去救援?”手下的将士听了全都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可别人都不敢做的事情,朱元璋偏敢做,他站出来对郭子兴说:“朱元璋不才,愿意前去!”

郭子兴提议说:“要不我们先卜一卦?”

朱元璋说:“卜卦是为了帮助做决定的。现在我已经决定好了,还卜卦做什么。”

郭子兴也不好再说什么,他叫来使先回去,随后拨给朱元璋一万名士兵,由他统领,前去救援六合。没过几天,朱元璋就率兵出发了。

朱元璋走后,郭子兴便一直盼望着能收到捷报,不久军报果然来了,说是六合的围解了,郭子兴这才放下心来。谁知第二天,就有探子来报说,元兵准备对滁阳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郭子兴大惊道:“朱元璋在哪儿?”探子回报称他也不知道,这下可真把所有人都吓坏了。真是:

军事由来变幻多,猝逢大敌急如何?

若非阃外英雄在,日暮何人得返戈。

至于滁阳为什么被攻,朱元璋又为何未归,我们下章再说。

自古以来每一个帝王的崛起,在外需要能辅佐他建功立业的人,在内则需要有为他分忧解难的贤内助。昔日周武王在外有周召,在内则有邑姜,邑姜的功劳可以说不比周召小。倘若明太祖朱元璋南下滁阳时徐达、汤和等人是周召,那么马氏就是邑姜了。本章内外兼叙,强调内外人才对太祖的重要性,如此才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