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互动
7.1 复习笔记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1.社会互动的含义与特点
社会互动,又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体与群体)之间;
(2)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性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
(3)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借助媒介进行;
(4)社会互动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的互动模式;
(5)社会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关系,而且会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2.社会互动的维度
互动的维度分析是对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即要找到一些具体的指标来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一般来说,互动有下列四个维度:
(1)社会互动的向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和利益关系。情感上的亲疏爱憎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互动的两个最基本向度。而且,情感向度上遵循回报性,地位向度上遵循互补性。
(2)社会互动的深度
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的大小、情感投入的大小、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分析互动的深度。
(3)社会互动的广度
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有些互动局限于特定的领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有些互动则涉及很多方面,互动方式上较为灵活。
(4)社会互动的频度
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寡。互动频度的差别往往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深浅和好坏。综合考察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可以了解互动双方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3.社会互动的类型
(1)二人互动、三人互动与多人互动(根据参与人数划分)
①二人互动关系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
②当三人组中有两人发生冲突时,由于相互关系的不同,第三者可能扮演多种不同角色,主要有:
a.中间人,以局外者的身份、公平和客观的态度来调解双方的冲突;
b.仲裁人,冲突双方都认可、能以公平的态度做出解决冲突的最后决定;
c.从中渔利者,利用两人实际的或潜在的冲突来获取个人利益的人;
d.分裂者和征服者,故意挑起和助长两人之间的冲突以便从中获利。
③在多人关系中,会形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网络,互动形式更为复杂。在大型群体中,个人面对的不仅仅是其他个人,而是似乎超越了个别成员之上的客观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往往会形成明确的分工和严密的组织规范来制约人们的互动。
(2)人际互动与群体互动(根据社会互动的主体类型划分)
①人际互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过程。
②群体互动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群体成员不是以个人身份出现,而是作为群体的代表出现,其行为方式也较为正式。
(3)熟悉情境互动、工作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根据互动的目的划分)
①熟悉情境互动,是指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情境,交往双方没有特定的目的,较为随意,没有必要严格遵守规则或社交礼貌。
②社交情境互动,是在社交场合中发生的,人们往往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的目的。其互动过程也有一定的情感投入,有助于促进关系的发展。
③工作情境互动,是人们在工作场合和工作时所进行的互动过程。此情境中人们的行为往往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在其所属职位上代表了其所承担的角色或所属的群体。
(4)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划分)
①情感性互动,是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最常见、与人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互动过程。
②工具性互动,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互动,互动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互动双方并不预期有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
③混合性互动,介于情感性互动与工具性互动之间,是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它既有情感性成分,又有工具性成分。
(5)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根据社会互动主体间的利益、权力关系及其性质划分)
①交换
交换是指个人或群体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而发生的社会互动行为,交换遵循互惠原则,有助于通过创造持续的相互间的义务来维持交换的平等。
②合作
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主体之间为达到对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的互动形式。合作性互动也是群体和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础。
一般说来,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a.合作各方有某种共同目标,否则就无合作的必要;b.对于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c.合作各方的行动相互配合;d.合作各方要讲信用。
③竞争
竞争是不同的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过程。在现代观念中,竞争不一定是零和的,竞争也会带来共赢的结果,而且,规则公平基础上的竞争可以激发社会活力,促进良性社会互动。
④冲突
冲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等行为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
冲突的正功能:
a.冲突可以反映出社会、组织或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促使社会变迁、组织变革和人际关系的调整;
b.团体之间的冲突还可以增进团体内部的团结;
c.有时冲突是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和文化之间加深了解和理解的途径。
对冲突进行有效的调控,尽可能降低冲突的负面影响,发挥冲突的正面功能,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与任务之一。
⑤强制
强制是指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个人或社会群体的互动过程。在强制性互动中,所借助的力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⑥顺从与顺应
顺从与顺应是与强制相对的社会互动过程。在力量不对称的互动中,互动一方的强制意味着另一方的顺从或顺应。
顺从和顺应的区别在于:顺从是互动中的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除包含顺从的含义外,还指互动的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顺应包括和解(即互动双方改变敌对态度建立友好关系)、妥协(即双方通过确定一些条件而暂时平息冲突)和容忍(即暂时采取克制态度以避免发生冲突)等形式。
二、社会互动的过程
1.社会互动的过程
(1)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提出一种小群体研究方法——互动过程分析。他认为,小型群体的面对面互动包括12类互动范畴,涉及取向、评价、控制、决定、紧张和整合等六项功能性问题,互动可以分为下列阶段:
①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问题。参加互动的成员在开始互动时往往首先要确认是何种情境。
②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明确了互动情境后,成员们往往要考虑自己对此情境持何态度。
③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即对此情境做些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并不是直线发展的,有时可能会重复某一阶段;在互动的各阶段中往往伴随情绪因素;在多人互动中,人们与谁互动,进行哪方面的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
(2)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①敌对或竞争。这是最初级和基本的社会互动,是一种个人之间没有社会接触的互动,互动双方是一种竞争、排斥关系。敌对或竞争与劳动分工等社会过程有关。
②冲突。由于激烈的竞争,双方可能产生对立情绪,出现以攻击对方为目的的行为。
③顺应。冲突在少数情况下会以一方消灭另一方而结束互动,但大多数情况下,冲突的一方或双方会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态度和习惯来适应对方,以避免、减少或消除冲突。
④同化。顺应的结果使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实现同化。
2.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1)社会变迁与社会互动
社会变迁尤其是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必然会引起社会互动的方式等方面变化,社会互动方式的变化反过来又会推动社会变迁。
(2)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①社会转型会引起社会互动方式和社会互动规则等各方面的变革。
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转型进程使传统农村“乡土社会”和城市以“单位”为基础的人际互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推动城乡社会成员的社会互动从封闭式互动向开放式互动、从依赖性互动向自主性互动、从单一化互动向多样化互动的转变。社会转型促使农村人际互动行为发生了改变。
3.网络时代的社会互动
(1)网络时代的主要互动媒介
①BBS
BBS又称电子布告栏、电子公告板或网络论坛。BBS中的内容可以是文字、超文本、音像、动画或视频等等。
②网络聊天工具
特点:借助于电脑或手机,信息即时性。
以老乡、同学、亲属关系或共同志趣等为基础的各种各样的“网络群”,已成为一种新的互动方式和互动群体。
③博客与微博
博客又称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文章的网站。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④手机
手机属于移动通信设备,现在已成为人们互通信息的重要媒介。
(2)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①网络互动的特点:
a.网络互动的超时空性;
b.网络互动的匿名性和符号性;
c.网络互动的自由、自治性。
②网络互动的影响:
网络沟通的超时空性、匿名性和符号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社会中的权威地位和等级属性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使得人们有可能成为同一虚拟社区的平等成员,共享社区文化、信息资源、人际资源,共同参与社区主题设定、社区内容的充实以及社区规则的制定。网络社会互动的自由、平等、自治的特点与环境,也有助于促进成员为社区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③网络互动带来的新问题:
a.网络化并没有带来人们之间平等、自由地利用网络技术与平台进行沟通与互动,相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分化,也造成了在网络利用方面的分化,这种“数字鸿沟”又成为新的社会分化的基础。
b.网络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日常社会交往造成了冲击。
c.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微博,在推进信息公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
三、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1.经典社会学家对社会互动的分析
(1)涂尔干的社会互动思想
社会学奠基人涂尔干的社会学的基本立场是强调社会的客观性和强制性,反对把社会现象还原为个体的心理现象。后来关注为何人们会有共同的取向和观念等问题,更为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韦伯的社会互动思想
马克斯·韦伯的贡献主要在宏观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等领域,但他也是最早强调研究社会互动的社会学家之一。尤其是他对社会学的定义,与后来的社会互动学派有高度的一致性。韦伯认为,社会学的对象和目的是研究社会行动及其意义,并剖析其原因、过程和效用。提倡用移情式理解的方法。
(3)齐美尔的社会互动思想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最早的互动论者之一。在齐美尔看来,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所研究的宏观结构和宏观过程,最终只不过是人们之间具体互动的反映,社会互动的结果导致了社会现象的出现,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可以通过理解其得以产生和延续的基本互动过程来达到。
2.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1)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互动理论,其研究取向是通过分析日常环境中人们相互作用的方式、机制和规律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代表人物有创始人米德、詹姆斯、库利、杜威、布鲁默和库恩。
①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a.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的互动;
b.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出解释;
c.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修正、发展和变化的;
d.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e.在互动过程中,人们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正自我概念。
②当代符号互动论的主要派别
a.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认为,个体具有潜在的自发性和创造性,互动处于不断变迁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也是不固定的;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主张用观察性、纪实性和非结构性访谈等方法,可使用生活史、自传、日记、信件等作为研究材料来阐释互动过程的独特性。
b.以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
艾奥瓦学派倾向于把个体的人格及社会组织看作是结构化、稳定性的,互动也受到这些结构性因素的规制;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提倡用结构化的测量工具如问卷或量表来测量社会互动的关键变量。
③符号互动论的局限性
a.它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
b.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
c.它所使用的一些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
(2)拟剧论
拟剧论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理论与方法。
a.观点
拟剧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社会生活就像是一出戏剧,我们出生进入日常生活舞台后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和表演剧中的角色。在这种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过印象管理或印象整饰来管理别人对自己的印象,通过使用一些表演技巧来展示自己的形象,从而控制对方的行为。
b.缺陷
拟剧论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心理学和微观社会学对社会互动的研究,但也有批评者认为,这一理论过于夸大了人类日常互动行为的表演性。事实上,印象整饰并非互动行为的全部,不少时候人们会表现真实的自我。
(3)本土方法论
本土方法论,又称常人方法学、俗民方法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本土方法论研究社会互动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破坏情境假定”或“蓄意破坏规则”的实验,通过对某种交往规则被破坏时会发生什么情况的实验,来揭示情境假定或交往规则,分析规则如何形成,社会成员如何共享规则,如何在日常互动中依赖这些规则。
本土方法论的研究揭示了社会互动大量地依赖于隐含规则或情境假设,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在任何互动过程中,互动双方都必须了解这种情境定义,并遵守其隐含的规则,这样互动才能顺利进行。
(4)人际互动理论
①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社会互动的重要推动因素,个人性格等心理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际吸引的阻碍因素有:缺乏诚意,不尊重他人,忽视他人的处境等个人因素。
②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方式最典型的是身体语言,包括用表情、眼神接触、身体姿势和动作等象征符号表达互动的意义。相同的身体语言在不同社会或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对身体语言符号的理解,是跨文化人际互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③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我们关于事物或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假设及观念。
a.刻板印象产生和延续的机制:
刻板印象是在人际互动中自我实现的,其产生和延续的机制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特征或听说这个人时,把看到或听说的转化成刻板印象,并希望这个人有特定的行为方式——我们根据我们的期望对这个人采取行动——从我们的行动当中,这个人知道了我们是怎样期望他(她)的——这个人的行为会改变以迎合我们的期望,由此刻板印象得以认证和强化。
b.常见刻板印象涉及性别、地域或种族、外表、年龄等诸多方面。
c.刻板印象的影响:
积极的一面:可以对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进行互动,从而简化认知过程,节省时间和精力。
消极的一面:在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各种偏见和歧视等社会问题,都受到刻板印象机制的影响,会影响良性社会互动关系的形成。
④人际空间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会用距离来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尔区分了人际互动中的四种人际距离:
a.亲密距离,指有亲密关系的互动者之间的距离;
b.私人距离,是朋友、熟人和日常谈话的距离;
c.社会距离,是一种非个人或正式的关系距离;
d.公众距离,是更加正式的关系,如重要人物或演讲者与一般公众要保持的距离。
(5)参照群体理论
①参照群体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曼提出,用以表示个人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与之相对比的群体。参照群体理论是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认为个体往往将参照群体(即个体在心理上所认同的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也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标准。
②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基本作用:
a.规范作用,是指参照群体在个体内化价值规范,形成社会态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b.比较作用,是指参照群体往往是个体对自我、他人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比较性标准。
③评价
参照群体理论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和更深入的层次增进了我们对社会互动的理解。参照群体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参照群体论者将社会关系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个体所属的社会结构,难以全面解释社会互动的特点。
(6)自我实现语言理论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是默顿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托马斯提出的“情境定义”概念和理论,即“如果人们认为情境是真实的,这些情境就会变成真的”。这一定理表明,人们不只对情境的客观方面有反应,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情境所具有的意义也有反应,一旦人们赋予情境某种意义,其随后的行为以及这一行为的结果将受这种意义的影响。
社会或公众型的自我实现预言,指的是个体间或集体间互动所导致的预言。
默顿认为如果人们不认为情境是真实的,那么其结果也将不会是真实的;社会现实中自我实现预言的那种悲剧性的、常常是错误的循环,能够通过制度设计来打破。
(7)社会交换论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该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行动者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指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等)和惩罚的过程。
①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a.霍曼斯:认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原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因此,人类的行为应该被理解为互动的个人进行报酬和惩罚的交换过程。他分析了人际社会互动中的交换行为和交换原则,还提出了社会交换行为的一系列命题。
b.布劳:把社会交换论从解释微观人际互动推广到社会结构、群体行为的宏观社会结构中,其研究的重点不再是人际互动中的交换形式,而是社会结构。他认为,交换的主体可以由个人扩展到群体和组织,交换也可以创造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布劳的社会交换论也被称为结构交换论。
②评价
社会交换论在解释人类社会互动中的交换行为上很有建树。但批评者也指出,以行为主义和功利主义为基础的社会交换论带有浓厚的心理还原主义色彩,忽略了人类行为的社会前提。
四、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根据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
①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先赋角色是个人后天社会行为的基础,无法随意更改。
②自致角色,又称成就角色或自获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根据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划分)
①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人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其行为要受到较大的限制。
②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人们在扮演这类角色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根据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划分)
①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功利性角色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效率目标。
②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作用。
(4)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划分)
①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一般来说,在以下社会情境中,人们会扮演自觉的角色:
a.一个人刚刚充当某一角色的时候;
b.在他人在场或他人对此角色提出了明确要求的时候;
c.特定的环境与任务。
②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5)永久性角色和伴随性角色(根据角色承担的延续时间长短划分)
①永久性角色,是伴随人一生的角色。先赋角色大多数都是永久性角色;
②伴随性角色,是随着社会位置或年龄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的角色。自致角色主要是伴随性角色。
(6)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根据角色承担者对角色期望所达到的程度划分)
①理想角色,是社会对某种角色理想的、期待的行为方式。
②现实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3.社会角色的扮演
(1)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社会角色的扮演是一个动态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
①角色确定。角色确定又称角色定位,即确定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过程。
②角色表现。社会角色的表现需要“布景与道具”。一个角色的更为直接的表现是他的仪表、风度。
③角色建构。角色建构就是角色扮演者在扮演社会角色过程中,努力将角色演得更好,赋予角色更丰富内涵的行为。
(2)社会角色表现
角色的表现过程也是人们对角色扮演者的认知和接受过程。下面是角色表现中几个重要的方面。
①布景与道具
布景或道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a.象征性作用,即它们象征着某一种角色的标志或活动场所,也间接证明着某一种角色的有效性。b.实用性作用,即它们是某些角色的实际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工具。
②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言谈、举止、姿态、风度等是社会角色内在品质的体现,因而在角色的表现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社会角色的言谈、举止、风度的表现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而应根据需要和场合做出相应的、得体的表现。
③前台、后台及角色配合
在角色的表现上,应注意前台与后台之分。前台的表现是指人们正在充当这些角色时的表演。后台的表现是指在表演某种角色以前的准备活动。同一场合既可能被作为前台,也可被作为后台。
要使角色有出色的表演,还必须实现角色之间的配合。
4.角色失调与角色调适
社会角色失调是指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矛盾、失调等现象。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
(1)角色距离
角色距离是指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即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存在一定的差距。
产生角色距离的原因:①角色扮演者尚未完全领会他们的角色;②因为角色扮演者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无法胜任社会角色;③因为个人的原因而拒绝按照他人对角色的期待去扮演角色。
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角色距离的存在使社会对角色期望和角色扮演者的扮演过程存在差距,从而引发不同角色的冲突。
(2)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一个人承担的多种角色之间的矛盾或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色之间的矛盾。角色紧张是指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时存在的矛盾。
避免角色冲突的方法:
①对一个人承担的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应促使社会角色单一化,即尽量使人们在一种社会场合只扮演一种角色;
②对于不同人所承担的相对角色之间的冲突,需要更多地通过角色沟通与交流以消除矛盾;
③对于涉及社会价值观念的角色紧张,需要利用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来调整角色行动。
(3)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社会的急剧变迁,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4)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
解决因准备不足而产生的角色中断的办法是:
①从角色承担者个人来说,应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设计,应了解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相继承担的那些角色的特点,为未来的角色做些准备工作;
②对于家长来说,应注意对子女的成长进行指导;
③对于社会来说,应加强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培养、培训和咨询工作,对于那些因社会原因而造成的角色中断,应给予帮助。
(5)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①从角色失败的结果上看,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
a.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
b.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②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遇到角色冲突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角色协调。角色协调有三个基本原则:
a.在特定情境中,从属角色应服从主导角色或以主导角色为主;
b.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权衡不同角色的价值合理性程度;
c.规避损害公共利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