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2.1 复习笔记
一、人口与社会运行
人口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1.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
(1)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人口规模变化的测量指标包括:
①人口增长率,即在一定时期里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人口增长数”是年末人口数减去年初人口数之差,“人口总数”一般用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
②人口倍增时间,是指人口总数翻一番所花的时间,通常用年数表示。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口倍增的年数越少,表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反之,人口增长率越低,人口倍增的年数越多,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慢。
③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要的年数。
(2)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分析通常包括三类分析: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①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a.性别比通常是以女性人口数为100去计算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如果性别比高于100,表示偏高,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反之,则表示偏低,男性人口少于女性人口。
b.从年龄构成看,在人口总体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10%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7%及以上,则表示人口结构进入老年型。
②人口的地域构成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构成、行政区域构成以及城乡构成等。
③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包括经济构成和社会构成两大类。
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1)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2)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①人口迁移的统计方法
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一般有三种:a.按居住地的变化进行统计;b.按照居住地改变的时间进行统计;c.按照常住户口登记地的改变进行统计。
②人口迁移的表现类型
现代社会的人口迁移有两种突出的类型:
a.伴随着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所发生的从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导致人口分布集中到城市地区;
b.伴随着个人权力意识、迁移自由和市场化进程而发生的个体性的自愿迁移现象大量增加。
③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a.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由人口规模和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人口环境容量;第二,由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人口经济容量。
b.在自愿迁移的条件下,迁移行为的发生与迁移者的个体情况有关,如受教育程度较高、身体状况较好并富有进取精神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发生迁移行为。
c.是否发生迁移行为一般还包括人们对于迁入地拉力因素、迁出地推力因素以及中间因素的全面考量,只有从迁移中所能获得的利益大于将会损失的利益时,理性的迁移行为才会发生,这被称为“迁移利益差异比较选择原理”。
3.人口转变与老龄化
(1)人口转变
人口发展有原始传统型、过渡型和现代型三种模式。
①人口转变论
a.含义
人口转变论是阐述在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人口发展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之过程的一种理论。
b.核心观点
人口发展一般都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口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状态;
第二阶段,在医学技术进步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的时期,出现了人口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增长率的现象;
第三阶段,现代化阶段出现的人口发展新转变,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
②人口转变的原因
现代人口发展出现新转变的主导原因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医疗技术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一方面,这促进人口死亡率率先下降;另一方面,生养孩子成本的增加使孩子的家庭效益弱化,避孕技术的推广使人们少生孩子成为可能,同时受死亡率下降的拉动,人口出生率下降,最终实现人口增长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高位平衡向低死亡率和低出生率的低位平衡过渡。
(2)老龄化
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①当代中国的老龄化问题
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转变也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按照常用的指标衡量,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状况。中国老龄人口的绝对规模也很大。此外,老年人口中的高龄老人不断增多,规模很大。
②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a.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b.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
c.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
d.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4.人口健康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是指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2)死亡率
死亡率,特别是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死亡率包括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两个测算口径。
粗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
标准化死亡率是按照年龄调整的死亡率,是用同一标准年龄构成作为权数来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以消除年龄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婴儿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通常以千分数表示。
新生儿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通常是一年)内出生后28天以内或一个月以内的婴儿死亡数占同期出生婴儿总数的比例,一般用千分数表示。
(3)人口健康的影响因素
①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是威胁人群健康、影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重要的直接因素。
②人类的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即以前人类的疾病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而以后的疾病则主要是由社会和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发的慢性病。
③各种新的传染病依然不断出现,有很多是不治之症。人类曾经宣布已经控制的许多旧式传染病,也依然构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二、环境与社会运行
1.环境及其社会功能
(1)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它不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具有系统的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
(2)环境的分类
①根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环境加工改造的程度,由近到远,由小到大,可以把“环境”区分为以下四类:
a.聚落环境,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环境;
b.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和基地;
c.地质环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矿藏;
d.星际环境,将是人类未来的活动场所。
②按照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地球表面的几个圈带,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在这三个圈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产生了土壤圈和生物圈,这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直接环境。
(3)环境的组成部分
“环境”实际上包括了“资源”。资源是指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财富,即自然资源。
环境中的资源(或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①在一定意义上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
②在人类开发使用过程中可能枯竭的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我再生产以供人类反复开发利用的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一定意义上存在数量限制,并且无法自我再生产的资源,它们在人类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会逐渐耗尽。
(4)环境要素的基本功能
环境要素包括环境中的资源,其基本功能具有两重性:
①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
②它是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系统自身的良性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5)环境系统的社会功能
①环境的社会功能(邓拉普模型)
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用模型来呈现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功能。指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
a.“供应站”功能表现为,它是各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来源。对这些资源的过度使用可以导致短缺和匮乏。
b.“居住地”功能表现为,它可以提供住所、交通系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必需的重要东西。对环境这一功能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过度拥挤、堵塞以及其他物种栖息地的毁坏。
c.“废物库”功能表现为,它是堆放生活垃圾或其他垃圾、废水、工业污染以及其他副产品的地方。当这种废物淤积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吸纳能力时,就会导致各种源于有毒废弃物的人类健康问题以及生态系统自身的扰乱。
②功能之间的关系
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环境的三种竞争性功能之间的重叠以及由此引发的功能冲突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环境功能冲突已经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了诸如全球变暖之类的环境问题。
③邓拉普模型的优缺点
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改变。但该模型忽视了社会行动主体,特别是制约社会行动的价值和权力因素。对于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形成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作用也有所忽视。
2.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人类社会与环境在双向互动中呈现出复杂的协同进化的趋势。
(1)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的不同类型。
①第一个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持续约两三百万年。
a.特点:人口增长极其缓慢,整体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口规模非常有限、社会组织极其简单,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十分有限。
b.关系:人类对环境依赖、敬畏和崇拜,在社会与环境关系方面,突出地表现为社会对环境的依赖,环境因素对于人类的生死存亡、迁徙变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②第二个时期是农业时期,持续大约1万多年。
a.特点:人口增长率大大提高,人口数量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加,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也较采集狩猎时期更为深化。
b.关系:人类社会相对于环境的独立性逐步增强,在社会与环境关系方面,整体上表现出环境容量与人口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依然维持着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有机联系。
③第三个时期是工业时期,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目前仍然是工业主导的时期。
a.特点: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物质财富和人口的飞速增加、社会分工的空前发达、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空前复杂化。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严重扰动着环境系统的自我运行,导致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最终也威胁到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
b.关系:在人类的环境意识中,明显突出人类中心主义,突出人类凭借技术进步对环境的控制和主宰。在社会与环境关系方面,表现出社会系统的快速、过度膨胀和一定意义上的与环境的“脱嵌”,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失衡、对立和冲突日益普遍化、严重化。
(2)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理论模型
①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
由社会学家邓肯在1961年提出,该模型又被称为“生态复合体”。在模型中,每个要素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
a.贡献:POET模型在分析人类社会对环境系统破坏的复杂性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探索,并对环境社会学有着思想积累的作用。
b.发展:邓拉普等人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环境因素的中心地位,既着眼于分析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也强调分析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认为可以从人口、技术、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②IPAT(环境影响—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模型
该模型建立在艾里奇和康芒纳争论的基础上。前者强调人口增长因素对于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后者更加强调技术开发和使用在导致环境破坏方面的突出作用。人口增长、技术进步对于环境都有重要影响,一个社会的富裕程度也与环境压力密切相关。所以总结出I=PAT的分析模型。
该模型表明,环境破坏是人口数量、生产商品所使用的技术以及人们消费商品总量的一个函数。
3.工业社会中的环境问题
(1)工业社会中的环境问题
①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包括大量采掘自然资源、加工和使用自然资源、生产以及使用各种工业产品、处理各种生产生活废弃物、改变动植物的基因组成、实施大面积单种类作物种植、破坏原始生态、阻断生物链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②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环境系统自身变动所引发的环境破坏。
(2)工业社会环境问题的特点
工业社会初期的环境问题基本上是区域性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传导性,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具有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必然性。
(3)中国的环境问题
①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
②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和地下水等污染显现。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③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
④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相对滞后。
⑥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4)环境问题的原因
人类对待环境的认识和态度发生变化、对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存在错误认识、过度并且片面地强调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根据人们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区分出两种范式的价值观,即“人类例外范式”(HEP)和“新环境范式”(NEP),后又改称“新生态范式”(NEP)。
①“人类例外范式”
a.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他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有文化;
b.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是无限的,文化的变迁相对于生物特征的变化更为迅速;
c.人群的差异是由有文化的社会引起的,并非从来就有,而且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社会加以改变,甚至被消除;
d.文化的积累意味着进步可以无限制继续下去,并使所有的社会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这些认识导致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认为环境的负荷能力可以无限增长,予取予求,从而否定匮乏的可能性。
②“新生态范式”
a.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
b.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复杂反馈,常常使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产生预料不到的后果;
c.世界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
为了对“新生态范式”价值观进行测量,邓拉普等人还提出了NEP量表。2000年修订后,该量表由15个项目组成,包含了5个主要方面:对自然平衡的看法、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看法、对人类例外主义的看法、对生态环境危机的看法和对增长极限的看法。
4.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1)环境保护的主要阶段
①“末端治理”阶段
在环境保护工作的初期,人们认为环境污染与破坏是经济增长的必然代价,“先污染后治理”成为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采用“末端治理”技术和政策。
②“源头和过程控制”阶段
20世纪80年代,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层面,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成为经济增长、人民健康、社会公平、政治稳定,乃至文明延续的重大危害因素。通过对“末端治理”战略的反思,人们提出了“源头和过程控制”的环保思想,即将污染控制从末端治理延伸到工业生产源头和过程的污染预防。
③“可持续发展”阶段
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各国应该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模式,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④“生态现代化”阶段
哈勃、摩尔等生态现代化理论家指出,应当将环境问题看作推动社会、技术和经济变革的因素,而不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后果;应当看到作为现代社会之核心标志的科学技术、市场体制、工业生产、政治体制等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而不简单加以否定;应当反对各种反生产力的、去工业化的以及激进的建构主义主张。
工业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不仅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兼容性,而且也可以是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和机制,由工业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协调生态与经济”和进一步的超工业化,而非“去工业化”的途径来解决。
(2)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启示
要进一步反思传统的环境保护战略,更加强调环境保护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更加强调对社会自身以及发展、现代化等观念的反省,更加强调在调整和约束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权力分配、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建设真正能够适应环境约束、有利于环境保护,从而也有利于社会自身可持续的社会形态。
(3)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中国政府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代表着环境保护思想的最新趋势。
①“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致力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形态。
②“生态文明”
a.含义
“生态文明”是对“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强调在人类认知环境威胁、环境系统运行规律、社会系统运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互动规律的基础上,自觉调整人类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生产、生活实践行为,创建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的全新文明形态。
b.意义
“生态文明”实现了对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的三重超越,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建设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
1.两种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两种生产
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
①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在本质上,两种生产是统一的,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于社会运行和发展具有更为决定性的意义。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以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主体、生产目的与生产条件三者的统一,生产条件规定着生产方式的性质。
生产条件包括生产得以进行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
①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指生产过程的技术水平,主要包括:a.劳动者的生产技能;b.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技能,主要是所使用的劳动资料的性质及其规模;c.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过程,主要是工艺的性质及其规模。
②生产的社会条件是指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或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a.生产组织的性质、规模,生产资料的聚散程度及其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b.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的实现形式以及社会生产的调节方式。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
生产方式不是人们主观规定和选择的,而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客观决定的。生产力对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方式的性质,即生产力各种要素(劳动者、生产资料与科学技术)的性质与生产社会化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方式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方式的存在和变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可能脱离或超越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随意地选择和人为地改变生产方式。
(2)社会性
生产方式不仅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客观规定的,而且也与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特定的社会形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超脱于一定社会形态的一般的、自然的或抽象的生产方式根本不存在。
(3)历史性
生产方式总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任何生产方式,必定都体现为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的生产方式,不存在一种永远不变、普遍适用于任何历史阶段的所谓永恒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之所以具有历史性,是因为它所由产生与存在的生产力基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为基本的活动,个体生命的维持以及他人生命的生产,都取决于一定的物质资料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的基础,其主要原因在于:
(1)人类生产活动的特殊性。
在人类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发生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活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所形成的关系一经产生,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性质,并且成为所有社会关系,进而是社会的起点和基础。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
其作为社会的直接的、现实的基础,还进一步体现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必然导致社会变革。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对作为人类社会运行基础条件的人口和资源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并通过这种影响改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也影响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规模、速度和后果。
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为基本的活动,无论是个体生命的维持,还是他人生命的生产,都取决于一定的物质资料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