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年画:赏年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清河桥一箭定乾坤

春秋时期楚庄王在清河桥打了一次漂亮的大仗,平定了叛乱,留下了楚国神箭手养由基“一箭定乾坤”的故事。据《左传》《东周列国演义》记载,楚庄王早年大权旁落,楚国的令尹斗越椒发动叛乱,起兵反对楚庄王。两军相遇,楚庄王措手不及,匆忙退到清河桥东面的小山头,亲自擂鼓督战,将士们拼命抵挡,可是寡不敌众,人马疲惫,不久死伤过半,眼看支撑不住了。

这时,斗越椒一马当先冲向楚庄王,朝他射了一箭。幸亏楚庄王躲得快,那箭只插在鼓架上,惊落了鼓槌,鼓架连同鼓槌一起滚下山去,几乎撞翻了斗越椒,使他一时摸不着头脑。楚庄王趁机穿过清河桥,隔水与斗越椒对峙。楚王处在外无救兵的紧急关头,养由基站出来对楚庄王说:“请让我上前与斗越椒比箭,趁机把他射死。”

楚庄王点头答应,养由基飞快来到桥头,朝着对岸喊:“斗越椒,你要有本事,就三箭把我射死,随后楚庄王让位给你。如果三箭射不死我,我就还你一箭,这叫一箭定乾坤,天下还应该是楚庄王的。你敢不敢与我比试呢?”斗越椒见养由基只拿一张弓,却没有箭,心里想:我一向箭法准,他终难逃一死;万一三箭都不中,他也无法射我,那时我杀过去,还不把他剁成肉泥?于是满口答应,挽弓就是一箭。只见养由基轻轻将弓梢一拨,那箭落入水中;紧接着第二支箭又射了过来,养由基身子一蹲,那支箭从头上飞了过去;斗越椒不等养由基站起身来,就射来第三箭,只见养由基张口将箭头咬住。斗越椒见三箭不中,反而一支落在他手上,只好硬着头皮说:“你还我三箭吧。”养由基高声叫道:“我有言在先,只还你一箭。”这时只见养由基把弓拉开,高声喊道“看箭”,却没有射箭。斗越椒听到了弓弦响,身子往旁边一闪,还没有等他站稳,养由基的真箭射了过来,斗越椒躲闪不及,当场中箭身亡。

叛军见没有了主将,慌乱四处逃散,楚庄王率领将士要冲过桥去将叛军杀绝,这时养由基站在桥头上拦住楚庄王请求说:“他们谋反都是受了斗越椒的蒙骗,免他们一死吧,他们一定会对大王感恩不尽并效忠大王的。”楚庄王觉得养由基说得有理,就同意了。赦免得救的叛军都很感激养由基的及时求和免战,就把这座桥叫作“请和桥”,后来由谐音变成叫清河桥。

养由基,嬴姓,养氏,字叔,名由基(一作繇基),春秋时期楚国将领,是古代著名的神射手,人称“养一箭”,是说一箭就足以制胜。养由基本是养国人,养国被楚国灭亡后,养由基成为楚国大夫。相传养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标记的柳叶,并曾一箭射穿七层铠甲。《战国策·西周策》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典故百发百中、百步穿杨都出自这里。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清河桥》就是根据养由基“一箭定乾坤”的故事而创作的年画。清末山东平度年画《清河桥》也是根据这一故事创作的年画,刻绘养由基激战斗越椒,楚庄王在桌上击鼓助战。演员全着戏装,角色包括文武场面,都以猴子扮演,十分逗趣。画面题词:“西山猿猴生来毛,堂戏拌(扮)的清河桥,庄王连打三同(通)鼓,由基大战窦月交(斗越椒)。”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清河桥》

清末山东平度年画《清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