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演变历程
城市空间的发展与演化是一个长期、动态和高度不可逆的过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征与城市自身具备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人文条件息息相关,是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综合反映。分析城市空间演变的历史过程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城市空间的演化脉络,更能够帮助人们揭示城市空间发展背后的作用机理,从而更好地探讨未来城市发展。
一、镇海区概况
(一)自然资源条件
镇海区地处宁绍平原东端,地形狭长,以平原为主,境内河道纵横交错,地势平坦,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包括镇海城关、骆驼、庄市、贵驷、澥浦等镇,与江北区联为一体,为全新世冲积、海积平原。西北端地势较高,为低山丘陵,属四明山余脉,高程为100~400米,分布于本区西北的河头、九龙湖镇。全区土壤分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和水网平原三种地带性土群,土壤总面积7.25万公顷。低山丘陵,包括山旱地、山垄地、山坡地共3.60万公顷,占全区土壤面积的49.7%;滨海平原,江北起自官塘路,江南以石高塘、王公塘为界,形成南北两块弯月形状海相堆积平原,面积2.11万公顷,占全区土壤面积的29.1%;水网平原,处低山平原与滨海平原之间,面积为1.54万公顷,占全区土壤面积的21.2%。
镇海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历史上森林屡遭摧残,原始植被几乎绝迹,取代者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等次生植被及人工引种植被。沿海滩涂草本植被,总长约89.7千米,滩涂塘堤两岸芦苇丛生,塘下滩涂尚有三棱藨草、盐田碱蓬、小飞蓬等,草本植被覆盖率为40%~70%。沿海丘陵针叶林占全区林地(2.06万公顷)的90%,暖性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黑松和杉木,其中马尾松达1.27万公顷;温性针叶林主要有柳杉、金钱松等,仅少量分布。沿海丘陵阔叶林,现存多为次生类型,主要有石栎、青冈、苦槠、枫香、木荷、赤皮椆、红楠等,多分布在杨岙和招宝山。沿海平原竹林植被,常见的有香樟、木荷、杉木、毛竹,其中沿海咸地的哺鸡竹为镇海特产。
镇海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年平均气温为16.3℃,年际变化一般为15.8~16.8℃,常年以7、8月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1.6℃,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为2.3℃。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7.2小时,年日照率为42%,月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达244.7小时,日照率为60%,2月最少,为104.3小时,平原地区日照时数大于丘陵地区。镇海区气候总体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087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拦蓄能力不足,降水季节大量径流被排入海中。少雨季节,河道水位骤降干涸,农田容易受到旱灾影响。镇海濒临东海,沿海每年8至9月有2~3次台风,风向以东北为主,伴有暴雨、风暴潮。历史上台风风速极值达40米/秒以上,甬江口潮位极值达4.97米。甬江口潮位属非正规半日潮,涨潮、落潮时间大致各为6小时,但潮汐受上游姚江大闸放水、奉化江洪水、台风以及平时多种天气变化影响,涨落潮历时不规则。镇海最大潮差为1.9米,平均潮为1.75米;表层平均涨潮流速为69厘米/秒,平均落潮流速为58厘米/秒。镇海附近出现的海浪有风浪、涌浪和混合浪三种类型,但以混合浪为主。海面出现海浪波高平均值为0.5~0.8米,最大波高1米左右,周期为3.0~4.0秒,浪向多偏东。冬季海面经常出现8~10级偏北大风,由此产生偏北大浪,涌浪平均波高0.5~2.5米,最大波高为1.0~3.0米,周期为4.5~6.0秒。
(二)交通区位条件
镇海区位于宁波东北部的东海之滨,属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区位优势明显,素有“浙东门户”“宁波咽喉”之称,自古以来一直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口岸,系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之一。镇海优越的河口港条件及其在长三角重要的战略地理区位为城区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天然基础。近年来,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大桥相继建成通车,绕城高速、东外环、北外环、世纪大道、杭甬复线高速等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已在“十二五”期间相继完成,轨道交通2号线也于2015年完成一期工程,尤其是物流枢纽港建设,更加强了镇海的水路、铁路、公路疏运能力,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运输网基本形成。依托桥、陆、轨的三位一体化建设,镇海由交通末端一跃转变为宁波市—长三角南翼“一环六射”交通枢纽节点,形成了全域城市化框架发展的格局。
桥:随着舟山连岛大桥的建成,镇海已发展成为交通枢纽、桥头堡;作为镇海新城通往东部新城的跨海桥梁——院士桥,建成后将使镇海新城与东部新城的联系更加密切,同时为两江岸的城市发展带来契机。
陆:宁波绕城高速的全线贯通使镇海与宁波城区的融合更加紧密,串联杭甬、甬金、甬台温、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大桥和象山港跨海大桥,使宁波各条高速实现互通,镇海已全面融入沪杭甬“2小时商圈”。绕城高速、东外环路、北外环路的三方包围为镇海在宁波打开了交通新格局;常洪隧道收费的取消打通了宁波与镇海的交往脉络。
轨:地铁2、3、5号线贯穿镇海。2号线横穿镇海,连接宁波机场,直达港口;3号线途经澥浦、骆驼,通向宁波城区,目前宁杭甬高铁庄桥站已建设完毕;5号线路经庄桥、北高教园区、骆驼,促进了镇海“大交通”框架的形成。宁杭甬高铁检测车驶入宁波庄桥站,标志着更高质量、更完善交通的镇海客运服务已辐射镇海,最高速度的交通时代已经来临。
(三)人文条件
镇海辖区历史悠久,人文渊薮,有着丰厚的海洋文化底蕴。镇海于宋代开始对外贸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碇港之一,此后历经战争硝烟的洗礼。19世纪以来,一批批镇海人漂出甬江口,弄潮于世界经济舞台,镇海成为“宁波帮”重要的发源地。商帮人才济济,头面人物层出不穷,如包玉刚、邵逸夫、赵安中、傅在源等商贾巨子都是从镇海出发,旋舞世界。目前,约有1.05万镇海籍“宁波帮”人士定居港澳地区。这些乡贤爱国爱乡,造福桑梓,为推动镇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镇海是全国著名的“院士之乡”。近百年来,这片土地孕育出了29位“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镇海籍院士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他们在分子生物、中西医药、微电子、地球化学、放射化学、理论物理、物理数学、核物理、空气动力、机电、机械工程、信息工程、电磁场和微波等众多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此外,镇海被誉为“书画之乡”,其培育了贺友直、华三川、陈逸飞等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书画家。
镇海人文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招宝山挟江临海、瑰丽夺目,见证了镇海近千年来的成长与发展。自明清以来,镇海历经四次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留有大量可歌可泣的光辉史迹和丰富珍贵的海防遗迹。这是镇海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镇海口海防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镇海拥有全国著名古寺——宝陀禅寺,该寺始建于元丰三年(1080年),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迁于镇海,几经修缮,已成为佛教信徒的朝拜之地。镇海还拥有叶氏义庄、包玉刚故居、邵逸夫旧居、郑氏十七房古建筑群等宁波商帮名人遗迹,体现了宁波商人的文化精神。敢于拼搏的海防文化、敢闯世界的海丝文化、开拓进取的商帮文化等传统特色文化,构成了具有镇海特色的文化环境。
(四)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建区30余年以来,镇海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积极迎合全球经济一体的大潮流,依托自身的港口和区位优势,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已成为宁波市乃至浙江省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强区之一。镇海区现辖4个街道2个镇,分别是招宝山街道、蛟川街道、骆驼街道、庄市街道、澥浦镇以及九龙湖镇,共有33个社区居委会和58个行政村。截至2015年年底,镇海区户籍人口为231656人。
1.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如图2-1所示,2006—2015年,镇海区地区生产总值屡创新高,年均增长24%。其中,2015年,镇海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3.28亿元,较上年增长2.7%,占整个宁波大市的8.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64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73.55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3.09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比重由2014年的1.0∶73.7∶25.3调整为2015年的1.0∶71.4∶27.6。按户籍人口计算,2015年镇海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5411元。另外,镇海的区属经济实力也稳步提升。2015年,区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6.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64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6.49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3.09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14年的1.8∶52.0∶46.2调整为2015年的1.7∶50.6∶47.7。全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02.00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58.92亿元,增长9.8%;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地方税收收入为45.75亿元,增长6.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30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图2-1 镇海区2006—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注:2012年的数据无法获得。
2.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明显
20世纪70年代,镇海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河口港建设条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引入镇海炼油厂(现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镇海发电厂(现为浙能镇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一系列的临港工程,为镇海的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85年,镇海撤县建区,正式跻身全国产业战略规划布局的宏大版图,在现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镇海区紧抓机遇,开拓市场,逐步引入石化、装备制造业等一系列大项目、大工程,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临港物流和海洋工程建筑业为特色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近年来,镇海区通过大力促进临港型石化产业综合发展,延长和拉伸产业链,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以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发展态势良好,园区经济方兴未艾。2002年11月,宁波化工区管委会成立。2010年12月,园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定名“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镇海已逐渐确立了华东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的地位,已基本形成了化工、机电、高科技、物流等产业聚集群,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2292.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86.61亿元。
3.新兴战略性产业环境正在孕育
近年来,镇海区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大主攻方向,加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通过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创新要素向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聚集,推动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培育了一批自主研发、联合创新和成果转化突出的科技示范型企业;通过园区自建、院所共建、利用依托高校实验技术平台等三大途径,搭建产业化支撑服务平台。依靠上述措施,镇海已初步形成创新源—创业孵化—产业化转化梯度发展的创新链,初步建成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科技成果、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化和项目信息交流的集散中心。2015年年底,全区拥有市级院士工作站6家,高新技术企业85家,区级科技(科普)示范基地13家,科技型企业166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66家。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2.36亿元和76.2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8.9%和52.2%。
此外,镇海区的科技创新实力也逐年增强。2010年,由镇海区人民政府与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联合共建的创新平台——宁波市大学科技园晋升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从2012年开始,镇海推进清华校友创业创新基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宁波中心、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初创产业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波信息技术研究院和产业园、国际应用能源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五大创新平台建设。目前五大平台架构已全部搭建完成,各平台累计引进企业116家,累计注册资金7亿元,申请各类专利24个,授权专利22个,通过平台向镇海区企业输出科技成果交易额达2.75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总额超过1亿元。
二、城区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
镇海区区域原系镇海县甬江以北地区,历史悠久,其境内人类活动遗迹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据《镇海县志》记载,春秋末期越国建国后,镇海区境域几经变更,区域调整和城市建设历经4000多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镇海主要以聚落式的村镇空间分布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沿海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实施,镇海在港口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逐渐走上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道路。本部分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镇海区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程。
阶段一:村镇聚落的自在式发展阶段。
镇海历来是海防要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均经历了惨烈、悲壮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镇海辖区内(当时为镇海县)百废待兴,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称得上近代工业企业的仅有一家九丰纱厂和一家盛滋记酒厂,其余多为农副产品加工、手工业作坊和个体工匠。1950年,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按照土改法,全县共没收、征收土地20740公顷,其中征收工商业者土地919公顷,约占总征收土地面积的4%。棉花曾是镇海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全县棉花种植面积保持在4600公顷左右,约占耕地面积的16%,是全省棉花生产先进典型,曾三次派代表出席全国棉花生产会议。总体来说,当时的镇海以农业为主,城镇的空间形态主要依托村镇聚落式发展,除了县老城区外,基本没有成片开发建设的土地。
随着镇海辖区内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的空间也逐渐扩大,其空间成长的模式基本上以原老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张,发展十分缓慢。
阶段二:港口带动下的沿江发展阶段。
在国家各级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国家重点工程宁波港镇海港区、镇海炼油厂、镇海发电厂、宁波海洋渔业基地四大工程相继启动,这为镇海带来了经济崛起的契机。随后,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方针又为原来镇海籍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报效故里、投资建厂提供了良好契机。凭借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镇海适时作出了依托大工程、侨乡和港口三大优势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决策,大力发展临港型工业和外向型经济,开发仓储业、集装箱业、水陆集疏运输业、船舶修造业等地方配套产业。随着这些大产业、大工程的落地,镇海辖区的空间利用呈现出显著的变化。一方面,原来的农用地、耕地被征收转换为工业用地,产业空间得到扩展;另一方面,镇海港的建设也使得镇海的产业空间向海塘方向扩张,根据镇海港区的整体布局,镇海对从招宝山开始到澥浦岚山段海塘进行全线围垦,这为后续的镇海炼化、宁波港集团、宁波化工区、煤炭市场企业的落户,缓解辖区内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这些临港大工程、大产业的建成也成了镇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极大地促进了人气集聚,为镇海港区周边的居住生活空间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阶段三:临港向腹地扩展阶段。
自1974年镇海港规划建设伊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镇海的工业发展已颇具规模。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掀起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热潮,出于统筹规划、加强管理以及紧跟国家政策的需要,宁波启动了对镇海县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1985年10月,根据国务院文件(国政字〔1984〕99号),镇海正式撤县设区,原镇海县以甬江为界一分为二,以北为镇海区,以南为滨海区(1987年改成北仑区)。区划调整后的镇海区面积从807平方千米缩减为214平方千米,人口从50万人减为不到20万人。“瘦身”后的镇海继续发挥港口、大工程、侨乡三大优势,按照“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战略,遵照“全心全意服务大工程建设,千方百计争取大工程支持”的定位,推进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1987年5月,镇海港建成全国首座散装液体化学品专用码头,并投入使用;1988年8月,镇海港4号泊位竣工;1990年9月,镇海与香港龙翔化工有限公司合建的宁波海翔液体化工仓储有限公司竣工投产。临港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不断向腹地扩展,城镇用地得到进一步优化,与临港产业配套的通信导航、供电、供水、港机厂、新村、医疗门诊部、幼儿园、托儿所、职工俱乐部、电影院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极大地丰富了港口区域居住生活空间。
阶段四:新形势下的组团式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镇海区在临港大产业、大工程的运营和支撑下,迈入了工业强区的行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然而,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镇海区前期跨越式建设、重工业领航的发展思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早期缺乏统一详细的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临港区域的土地基本开发利用完毕,已无后续扩展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辖区内石油、化工产业众多,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质量日益堪忧,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以及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镇海区着力于优化镇海城乡空间布局,转型提升滨海产业带,使整个镇海区城市空间结构呈圈层式布局,形成以城市发展带、滨海产业带和生态涵养带为空间形态,以骆驼—庄市组团、招宝山—蛟川组团、九龙湖—澥浦组团、临港产业组团为四大融合型发展组团的“三带四组团”空间布局。在城市功能区块建设方面,镇海将基于现有基础,以功能有机结合、空间有效对接、环境有力承载为指导思想,着力打造特色功能强、产出效益高、整体形象好,相互对接的九大产城融合型功能区块。此外,镇海区建成了单条宽度在200米以上的海天、镇骆、雄镇、清风和绕城5条生态防护林带,总面积达到了962公顷。近两年来,新增绿地344.4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7.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73平方米。目前镇海区城市建设框架正全面拉开,以庄市、骆驼为城市中心,以蛟川、招宝山街道为组团的城市化建设初具形象,九龙湖和澥浦片区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布局更加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正逐步协调,城市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提升更加高效,城市竞争力正在进一步提升。
三、镇海空间结构发展的历史经验
镇海区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符合城市空间扩展的一般规律。一般而言,城市的空间扩展是在一定的内因和外因综合影响下共同驱动的。对于城市空间扩展驱动机制,国内外不同研究学派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主要是从经济、政治、土地和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国外,如Form W.H.从政治学的视角,将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因素分为市场驱动与权利行为驱动;Muth从区域经济的视角,指出地方商品的需求弹性、城市工资水平、离城市中心的距离和技术水平共同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的进程;Ding则从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视角,解释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内在驱动机制。在国内,学者对于城市扩展驱动机制众说纷纭,如刘盛和全面总结了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类:动力机制、自然机制、市场机制、社会价值机制和政治权力机制。部分研究者针对特殊地形的城市(山地城市、港口城市)进行了研究;有学者从城镇群组空间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体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还有学者从物联网发展等新的视角,探讨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空间扩展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受到了不同时空尺度下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对于镇海区而言,在其自身河道、水源以及港口运输等条件的影响下,其空间扩展有着独特的经验。
(一)自然条件因素是镇海区空间扩展的重要基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它是坐落在具有一定自然地理特征地表之上的区域,其形成、建设和发展与自然地理要素、区位条件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形、地貌、水文、资源和区位等地理要素相互交叉组合,形成了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基础。
镇海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辖区南面以甬江中心线与北仑区为界,西靠江北区,东濒灰鳖洋,北接慈溪市,陆地面积为245.9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为161.74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22.21千米。全区有平原15293.33公顷,山地3620公顷,水面2526.67公顷。镇海区地形狭长,地势西北、东南两端高,中间平,由西北向东南延伸至东海,属宁绍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集中在西北部,属四明山余脉向东北方向的延伸。中部、东部为濒海水网平原,占全区总面积的83.2%,地势平坦,海拔高程为3~5米,并由内及外微微降低,坡降度为1%以下。
镇海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天炎热多雨,盛吹东南风;冬季较冷,雨量偏少;春秋两季,冷热适度,雨量平衡,雨热基本同步。平坦的地势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区内人们居住以及开展社会活动提供了天然的载体。
另外,镇海的地理区位优势也十分明显。镇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与上海一衣带水,素有“浙东门户”“宁波咽喉”之美誉。自古以来镇海一直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口岸,系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碇港之一。镇海港是宁波港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是浙东生产型港口物流中心和宁波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随着舟山连岛大桥建成通车,宁波绕城高速的全线贯通,镇海成为宁波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桥头堡。镇海现已串联杭甬、甬金、甬台温、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大桥和象山港跨海大桥,这使宁波各条高速实现互通,大交通呈“八路一线”之势,是宁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要节点。
(二)经济增长是镇海区空间扩展的主要动力
经济增长对城市空间扩展有着重要的驱动作用,这已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一般来说,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体现,其强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镇海区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为城市新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方面,镇海经济的增长主要源自工业化发展,这种发展力自然而然会带动相关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迁移和投资方向的转变,进而成为影响空间成长和演化的重要因素。以城市投资为例,城市投资通常源于公共投资和企业投资两大部分。一般而言,对城市教育、治安、各种福利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资会直接导致城市集聚效应水平的提高,成为城市空间发展和变化的引发器,进而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大量的研究表明,城市公共建设投入越多,城市空间的发展条件改善就越明显,这对城市空间的成长起到协同促进的作用;而企业的投资一般以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利润为目的,这势必会打破原来区位的经济水平均衡,迫使地租上涨,迫使居住用地、商服用地作出相应调整,最终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能够促进镇海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的成长,甚至导致城市内部空间的重构。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转换和水平提高构成的经济进步过程。其中,经济结构转换通常是由产业结构转换和主导产业部门的置换来实现的,这也是资源和包含土地要素的时空配置及其结构形式调整和转换的过程。城市的产业空间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承载体,在城市各产业优势地位的不断更迭过程中,不断地成长、进化和整合,同时也带动了地租、劳动力与之协调联动,进而形成城市空间扩展的主导因素。近年来,镇海区扎实推进“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区内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融合。
(三)交通组织是引导镇海区空间成长的必要条件
制约城市扩展的重要因素是空间距离,城市的交通组织和新型交通工具能够极大地削弱城市空间扩展因距离而产生的阻力,增强地域空间的可达性。在城市交通路网的带动下,原来的城市郊区被改造和建设,并被吸纳到城市中心内,新的发展又不断地使那些未经开发的乡村和绿地成为新的郊区,进而使城市边界扩大,城市的空间形态发生改变。因此,在制定城市规划时,通常借助城市道路或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来引导城市发展的地域结构和空间格局。这也是镇海区空间成长的必要支撑条件和引导因素。
在20世纪初,由于交通瓶颈,镇海区尽管在教育、人才、知识技术、工业等战略方面拥有丰富资源,但这些方面的作用一直难以充分发挥。在此阶段,镇海区的空间成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沿交通轴线带状扩展模式。近年来,随着镇海大交通战略规划的逐步推进,全区现代化道路交通网络日臻完善,镇海的交通地位正悄然改变。“十二五”期间,全区新建、改建骨干道路64.85千米,道路里程达634.8千米,道路密度达23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相继完成绕城高速镇海段、甬舟高速、329国道镇海段、镇海大道、九龙大道等路网建设,形成“八横七纵”路网,已基本实现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乡道路互通互联。2015年,宁波地铁2号线一期通车,镇海与江北、江东、海曙、鄞州四区交通无缝对接,这标志着镇海立体运输格局真正形成,交通枢纽地位日渐显现,发展腹地也从本辖区延伸到整个宁波市区。在未来几年中,2号线二期工程将把地铁线开进招宝山街道;3号线由南至北,将鄞州、江东、江北、镇海串成一条新的宁波黄金商圈线;5号线则经宁波北部商贸商务中心南区止于兴庄路站。届时,镇海有三条轨道交通线,以及绕城、甬舟两条高速公路,再加上东环高架,织成一个高速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全区进一步打通支撑发展的经脉线。道路网的推进使镇海区从交通末梢一跃成为宁波市—长三角南翼“一环六射”交通枢纽节点。点、线、面相衔接的道路交通网实现了镇海区交通现代化,构筑起镇海全域城市化框架发展的格局。
(四)政府的规划与调控是镇海区空间成长的重要导向
城市空间发展演化是在无意识的自然生长和有意识的人为干预双重力量作用下进行的。在经济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对城市的规划调控及政策引导已成为城市空间成长的导向阀,各种城市发展政策、制度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空间形态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干预作用。根据《宁波市镇海区分区规划(2004—2020年)》,镇海区的分区职能被设定为承担宁波市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以及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和高教、科研副中心等重要职能。依托临海、临港资源、教育科技资源、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发展大型临港工业、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科研和教育等第三产业为产业发展主导,建设成为以新城为载体的宁波中心城北部商贸商务中心、以老城为载体的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以宁波化工区为载体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历经“十一五”“十二五”十余年的发展和建设,镇海已基本形成老城区、滨海产业区、镇海新城南区、镇海新城北区、机电工业区、澥浦区和九龙湖相互组团发展的空间模式。此外,宁波市、镇海区还制定了《宁波市镇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宁波市生态绿地系统专项规划》《镇海区交通管理专项规划(2012—2030年)》《镇海区域村庄布局规划》《宁波镇海新城北区(ZH07)控制性详细规划》《宁波镇海新城南区(ZH06)控制性详细规划》《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总体规划(2010—2030)》等一系列专题规划,使得前期土地粗放式利用的现象得到遏制,城区的空间成长逐渐走上正轨化、可持续化的发展之路。
(五)技术进步是镇海区空间成长的内在推动力
技术进步对于城市增长的内在持续推动力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广泛认同。技术发展尤其是技术革命决定了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城市空间成长演化的动力和创造新的城市空间形态的活跃因素。从历史经验来看,技术进步会促进土地供给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的稀缺性,引起城市地租下降,这有利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现有厂商有可能扩大规模,更多新的厂商会进入城市发展,带动地区投资,大量人口、资金的流入,将会进一步导致城市集聚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目前,在镇海辖区内,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石化、交通运输等临港产业基地,这些产业基地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镇海区的空间成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镇海依托高教和科研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办法,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带来了用地结构的转化。另外,交通技术的发展也对镇海空间区域形态的演化和扩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直接表现为城市道路的扩宽和交通范围的延伸,人们生活、工作半径的扩大。截至2014年年底,镇海区的机动车保有量达107079辆,2015年宁波地铁2号线也已开通,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发达的路网系统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出行方式,也将宁波市区与镇海新、老城区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镇海空间的扩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