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丛书前言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将全面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能量,对于打造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进一步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这进一步奠定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的地位。很显然,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足够多的各类人才的支撑,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我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水平和潜力。教育部自2016年起陆续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本科专业,以及“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两个专科高职专业,指导和鼓励国内各高校开设大数据专业,并于2018年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截至目前,已有数百所高校获批开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我们认为,当前大部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都应该紧贴行业和面向实际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主要依靠学校力量可能并不能完全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事实上,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整个生态来看,尤其在一些相对高端的应用领域,工业界往往走得较快,相应地,相当一部分教育机构则处在追赶的状态。其次,因为广受业界关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众多,同时也在快速演变,这无疑会让很多应用型初学者无所适从。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必要删繁就简,突出主干。最后,我们注意到,不管是大数据技术还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整个信息化的体系当中,都不能孤立存在。比如,当前很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厂商都逐渐开始将产品放到云端,逐渐推出一些云服务,我们称之为大数据的3.0时代。为了支撑逐渐云化的大数据或者人工智能,技术栈中最好也应该包含DevOps方法、Kubernetes容器管理引擎等内容。鉴于此,我们规划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培养工程”系列教材,按照三个层次来组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内容。

第一层次主要目标是打基础,因此,主要提供导论性质的基础课程,建设三本教材,即《大数据导论》和《大数据导论实验》以及对应机器学习的《机器学习:基本模型和算法》。
第二层次主要目标是从技术视角提供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深入介绍。建设五本教材,内容涉及事务型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非关系数据库、实时流处理以及机器学习等。
第三层次主要目标是从行业视角提供具体领域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案例详解,目前规划建设两本教材,分别是《能源领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详解》和《金融领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详解》。
本丛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 面向工业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来规划教材内容 不管是丛书顾问团队还是编写人员,我们都优先考虑以一线从业人员为主,试图尽最大可能还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的各类实际问题,并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来组织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便于读者加深对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方法及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应用的理解。
❑ 依托现有生态,删繁就简的同时围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主题 系统化组织教材内容。星环公司作为国内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另一产品最丰富的供应商之一(2019信通院大数据产品能力评测),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培训、竞赛组织、研究与开发等环境经验丰富,同时形成了闭环以及自有生态。首先,从实践中抽取和提炼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教材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为培训和竞赛组织提供素材。其次,教材可以辅助培训和竞赛的开展,同时,培训和竞赛的组织也为完善教材提供必要的反馈。最后,实践中面临着大量实际问题,则为完善和增强产品提供了研究课题;反之,研究成果也会反哺产品线,更好地服务客户。因此,本系列教材在内容选择,尤其是技术路线选择中,依托了星环公司产品线作为技术主干,同时适当兼顾其他广受好评的一些开源工具和相关技术。
❑ 按照大数据3.0的要求来规划内容 我们认为,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品往云端逐步迁移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适当引入云计算、DevOps以及容器技术等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丛书面向多层次的读者,既可以作为高校大数据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一般社会培训教材。特别是,我们联合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数据中心联盟共同建立大数据人才发展中心,进行大数据人才的培养认证工作,因此,本系列丛书也可以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向的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