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诊疗常规:内科诊疗常规(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概述】
急性支气管炎(acute bronchitis)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较重。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细菌都可成为支气管炎的病原体,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风疹病毒等。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等。肺炎支原体感染也可引起本病。
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氨气、氯气、二氧化硫等)的吸入对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刺激可引起本病。
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的吸入;钩虫、蛔虫的幼虫在肺部移行;或对细菌蛋白质的过敏,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过敏性炎症反应,也可导致本病。
免疫功能低下或特异素质,如营养不良、佝偻病、变态反应以及慢性鼻炎、咽炎等皆可为本病的诱因。
【诊断】
1.临床表现
(1)起病:
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呼吸道症状:
可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呼吸道分泌物。咳嗽一般持续7~10天,有时可迁延2~3周,甚至减轻后又复发,如不经适当治疗可引起肺炎。
(3)全身症状:
体温可高可低,多为低热。年长儿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头痛、疲乏、食欲缺乏。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可有发热38~39℃,疲乏、睡眠不安、食欲差,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4)查体:
早期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干性啰音。以后因分泌物增多而出现粗、中湿啰音,啰音不固定,常在体位改变或咳嗽后减少甚至消失。婴幼儿不会咳痰,经常在咽喉部听到痰鸣。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细菌性感染白细胞总数多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感染一般白细胞减低或在正常范围,但在早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肺炎支原体感染时血象及白细胞分类大致正常。
(2)C-反应蛋白试验:
在细菌感染时上升,升高与感染严重程度成正比。病毒感染时多正常,但有时可升高。支原体感染时可轻度升高。
(3)病原学检查
1)病原体检测:
病原菌的检查包括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和细菌、病毒的分离鉴定。病原的分离为确定感染的最可靠方法。细菌培养是确诊细菌性感染的最可靠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做药物敏感试验。
2)细菌或病毒抗原的检测:
可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抗原成分,常用的方法有沉淀反应、协同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法、对流免疫电泳、免疫酶技术等。如呼吸道7病毒,即是对常见的7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抗原检测。
3)细菌或病毒核酸的检测:
根据DNA同源性的原理,应用杂交或PCR技术,通过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核酸来发现相关的细菌或病毒,此方法灵敏并能进行微量检测。
4)血清学检查:
①单份血清:包括特异性IgM和IgG检测,IgM产生得较早,消失得快,可代表现症感染,临床使用较广泛;②双份血清:适用于抗原性较强,以及病程较长的细菌感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通常采用双份血清,如果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则可确定为现症感染。常用的方法有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
3.胸部X线检查
两肺纹理增粗或肺门阴影增深,无具体片影。
【鉴别诊断】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塞、流涕、咽部不适等鼻咽部症状较明显,一般无明显咳嗽、咳痰或痰鸣,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滤泡增生,扁桃体充血肿大。肺部无异常体征。
2.支气管肺炎
重症支气管炎与支气管肺炎早期有时难于鉴别,但一般支气管肺炎有气促,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固定的细湿啰音,尤以肺底、脊柱旁为明显。肺部X线检查见沿肺纹理分布的斑点状或斑片状阴影可予鉴别。
3.支气管哮喘
有反复发作的哮喘病史,哮喘发作可与感染无关,一般无发热,常在清晨或夜间突然发作,发作时两肺满布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可在症状控制后2周做肺功能检查,异常支持支气管哮喘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多饮水,室温适宜,保持一定湿度。加强护理,婴儿需经常调换体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除,给流质易消化饮食。
2.抗感染治疗
(1)抗病毒治疗:
由病毒感染引起者一般用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virazol):静脉滴注,10~15mg/(kg·d),每天2~3次。疗程5~7天。
(2)抗生素治疗:
对婴幼儿体质较弱或疑有细菌感染者,可适当选用青霉素(penicilline)静脉滴注,每天5万~20万U/kg,分2~4次;或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钠(cefuroxime sodium)静脉滴注,每天30~80mg/kg,分2~3次,严重感染时可加至每天100mg/kg或头孢曲松(ceftriaxone)静脉滴注,每天50~100mg/kg,每天1次。支原体感染用红霉素(erythromycin)静脉滴注,每天20~30mg/kg,分2~3次或阿奇霉素(azithromycin)静脉滴注,每天10mg/kg,每天1次。疗程5~7天。
3.对症治疗
(1)退热:
发热者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口服阿司匹林等退热药物,并可辅以枕冰袋、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止咳祛痰:
可应用咳嗽合剂、肺炎合剂、鲜竹沥等药物止咳化痰。应避免给予喷托维林、异丙嗪类或含有阿片、可待因成分的药物,以免抑制分泌物的排出。可予超声雾化及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中医治疗
本病中医称为外感咳嗽,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实热喘。治法以疏风散寒、清热宣肺、降热平喘为主。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