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刃针治疗
包括:切刺刃针、钩拉刃针、平刺刃针(图3-3-1)。
平刺刃针的针体有一个转折部,便于平刺操作角度的掌控。针尖是齐平刃口,刃口线与针柄处的平面指示平行。针体有0.6mm和0.8mm粗细两种,针体长3cm。
减压包括肌肉、筋膜间隙和关节腔三个解剖结构。
现代医学认为,当感受疼痛的游离神经末梢受到伤害性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相应肌肉的急剧或持续收缩,即所谓的保护性反射。疼痛和压痛发生在肌腹内。肌肉收缩造成肌肉内压增高,肌肉等长收缩比等张收缩肌内压增高更为明显。研究发现,肌肉的强力等长收缩引起肌肉内的小血管萎缩和肌纤维撕裂。如由损伤导致的颈肩部所有肌肉同时急剧收缩,能引起伴有肌肉撕裂或无肌肉撕裂的肌内压过度增高,结果产生一种慢性变化,引起痛性肌炎。
当肢体处于静力状态时,持续性肌肉收缩会导致紧张性肌炎。等长收缩时,所有参与动作的肌肉同时收缩。不论肌紧张的原因是由于精神紧张,还是由于不良姿势,疼痛的原因大都是缺血。肌肉收缩时,肌内压增高,血管被压缩并阻断肌肉的血循环,而收缩的肌肉还在做功,代谢产物堆积,组织缺血、缺氧,产生疼痛。
中医学认为,当病变软组织形成硬结或索条时,称之为“筋结”、“筋索”、“横络”等,认为是“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治以“视而泻之”,以活血化瘀而“解结”。现代医学将此称之为“痛性结节”、“纤维性结节”、“阳性反应物”等,认为是局部微循环障碍所致,治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以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
二者的认识异曲同工,依此治疗可取疗效,但是常有一些病例的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生物力学的实验给予了深一层次的阐释,当软组织损害时,软组织内的压力和能量增高,从而导致了“不通”和局部微循环障碍,出现临床症状。这类病理改变的治疗,无疑是以减压为首要。使用传统较细且尖形的针具,减压作用有如“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不能有效地在减压的基础上活血化瘀和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而用较粗且有刃的刃针则常可取得理想疗效。
肌筋膜是一种由头至脚、由内至外、联系全身的具有弹性和柔韧性的结缔组织,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组织。所有骨、肉、筋、血管、神经线、内脏等都被同一的筋膜网络所包围。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层,感觉神经末梢的分支布于浅筋膜外,主支布于深筋膜外,浅、深筋膜上均有若干裂隙,称筋膜出口,供神经穿过。
见图3-3-2~图3-3-5。
神经纤维从肌肉间穿过致密的筋膜到疏松的皮下,一般形成适应神经活动的扇形结构,其进口小出口阔,进口处称穿出点,神经的活动度小,是神经受力和活动度发生改变的集中点,该部位的纤维结构也容易被改变。如果该部位的纤维结构发生病变,穿过的神经就会受到卡压,称神经筋膜出口卡压症。
致密的浅筋膜与深筋膜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间隙,各种感觉神经纤维的末梢分布在这个间隙里面,当压力加大时,分布在里面的神经纤维末梢也被动受牵拉或受到挤压,产生各种疼痛及感觉异常。引起压力增高的病理改变主要有炎性渗出、肌肉痉挛或筋膜挛缩等,在这种压力引起肌肉发生缺血性痉挛之前就对各种神经末梢产生了病理刺激,筋膜表面张力的增高和筋膜间室内压的增高均可对分布于其表面或穿过其间的皮神经产生牵拉或压迫,引发临床症状。
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慢性卡压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并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分布区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统称为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上许多皮肤感觉障碍的病变,以及一些痛证,均与皮神经卡压有关。皮神经特别是四肢的神经干,走行较长,当其途经某些解剖部位,如骨孔、骨性隆起、筋膜、腱性肌缘和纤维骨性管道时,易遭遇反复摩擦刺激或受压而产生病理改变。而筋膜病变也是其中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
筋膜的平面粘连,是筋膜损伤的特殊病理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过程之中。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过程,无菌性炎症是一个基本的病理表现形式,但并非唯一的病理损害。从软组织损伤的科研中证实,无菌性炎症一周后软组织进入修复阶段,修复后的粘连和瘢痕是新的病理表现形式。修复后的失代偿或者叫足以引起软组织的正常动、静态平衡失调,或者过度的修复,比如瘢痕体质,也有很多是过度的保护或者治疗干预导致过度的修复,我们在临床就发现很多浅筋膜的增厚甚至板状改变。无菌性炎症存在于急、慢性软组织过程中,但其始终是病理结果而非是软组织损伤的病因。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不存在无菌性的炎症表现,但是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等很多症状却很严重。可以说粘连由修复的结果变成了动、静态平衡失调的原因,以及力平衡失调的原因。
堵塞缺血是软组织损伤在粘连挛缩后的继发病理改变形式,正常的局部代谢受到影响,酸性物质、致痛物质堆积。局部的神经末梢出现过敏反应,新的无菌性炎症也会形成。可以说,血液循环的状态与无菌性炎症的吸收非常关键,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也就是粘连、挛缩、堵塞、缺血的病理改变与刃针松解的必然关系。
由于筋膜具有分布广泛和平面走向的解剖特点,加之浅筋膜的防御作用,所以平面的修复必然是平面的粘连。很多的粘连都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立体的损害过程。皮肤和浅筋膜之间,浅筋膜和深筋膜之间,甚至深筋膜和肌肉之间都存在广泛的平面损伤。皮肤和浅筋膜之间、浅筋膜和深筋膜之间的平面粘连是最适于钩拉刃针和平刺刃针治疗的病理改变。
正常关节腔内都保持一定的压力,当压力过低形成“负压”时,关节腔外相对高的气体即可进入,此过程中常将关节囊滑膜层的极少部分带入并嵌夹于关节间隙,而形成所谓“滑膜嵌顿”,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与此相反,当外伤或劳损时,关节腔内压力又可过高,导致关节间隙加宽而牵拉关节囊;与此同时,关节腔内过高的压力又挤压关节囊滑膜层而影响感觉神经末梢和交感神经末梢,两种病理改变即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脊椎后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最容易出现关节腔内高压所致的疼痛不适和功能障碍。
这类病理改变的治疗,无疑是以减压为首要。使用传统较细且尖形的针具,难以解除高压对关节囊的牵拉和挤压,而用较粗且有刃的刃针则常可取得理想疗效。
经络系统是一个组织联系非常有序的系统,其严密性绝不亚于多米诺骨牌。针刺一个穴位,就产生像多米诺骨牌效应那样的能量释放(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能量,是按指数形式增长的。例如,第13张骨牌倒下时释放的能量,比第一张骨牌倒下时整整要扩大20多亿倍;又如,若推倒第一张骨牌要用0.024微焦的话,倒下的第13张骨牌释放的能量可达到51焦之多),激发整条经络的经气,通过经气的畅通而取得疗效。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络系统就是组成人体的一个庞大并且极为复杂的网状动态功能性结构,这个网状动态功能性结构系统,对人体起着极为重要的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其调整的复杂性和精密性,是世界上任何再复杂、再精密的人造仪器都无法与之相比的。针刺不同症状患者的相同穴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就是例证。例如,针刺胃蠕动过快患者的足三里穴,有使胃蠕动减慢恢复正常的作用;而针刺胃蠕动过缓患者的足三里穴,有使胃蠕动加快恢复正常的作用。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针灸作用于穴位,就是触发、增强和调动了其对人体的自我调整作用。
在经络学说中,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主干)与络脉(分支)组成,内属脏腑、外络筋肉皮肤,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使机体能够进行复杂的生命活动。如果气血不能在经络中正常运行,就会出现各种疾病。当用不同方法作用于经络,尤其是经络上的特定点——穴位时,就可以疏经通络、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起到内病外治、左病右治、上病下治、前病后治等的奇特效果。
1.经络是一种存在于组织间质中,具有低流阻,能够运行组织液、化学物质和物理量的多孔介质空间结构通道,而不是想象中的实体结构。
2.经络这种多孔介质空间结构通道,基本位于皮下组织,主要位于脂肪层与肌肉层的结合部。经络空间结构通道内,有体液、血管、淋巴管、神经、生物电子流、微管等多种信息系统通过——揭示为什么经络的解剖学研究,只找到我们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管等物质结构的原因。
3.传统概念的现代阐述
(1)气:指信息和能量,是经络信息生理功能的表现。
(2)血:泛指人体的体液(由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内分泌液等组成)是气(信息和能量)的载体或媒体。
(3)穴位:是信息的“交换站”,它可以选择性地接收信息,也可以发布生物信息。
(4)阴阳平衡:在生命信息的统率下,体液等在经络中正常循行,各个信息系统准确传递信息,使机体代谢处于生理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
(5)局部症状:某一局部的隔膜间隙出现暂时的阻塞或断裂,其体液等的走向发生相应的变化,如超过其应变范围,则影响与之相应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出现局部症状。
(6)系列病症:多个部位的隔膜间隙阻塞或断裂,出现多种病理现象,造成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系列病症。
(7)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疗手段通过信息,作用于体液及信息传递系统,调控细胞、细胞群(组织、器官)的生理内环境平衡。
(8)“得气”:是一种较强的信息震荡,可触发液晶体重新排序运动,及产生活性物质激素,直接参与机体的生理活动,并调节患处的生理条件。
刃针的切刺、平刺或钩拉,一方面是使“生物电子”立即暂时性恢复其整体的相对运动平衡,而使症状立即缓解;另一方面,可产生一种信息,通过针体的粗细、刺入的深度对间隙产生调控作用,而非切割间隙内通过的组织,产生治疗作用。
局部压反射原理,又称“安—舒二氏定律”(Arrant Rudolf-School Sego),是指通过一定要求的压力,使造成疼痛的、兴奋的周围神经抑制,继而使病变软组织的高内压降低,高能量释放,痛阈值提高,紧缩的肌肉松弛,从而减轻疼痛,并活跃各组织系统功能,加强损害的修复。
运用刃针切刺、平刺病变软组织,或钩拉病变部的筋膜,均可起到产生局部压反射原理治疗疼痛的作用。
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在受压神经根外周附近适度的良性刺激,可产生神经外周的抑制性汇聚现象(Inhibitory peripheral convergence),起到抑制止痛的效果。这里的两个关键在于“适度的良性刺激”以及“受压神经根外周附近”。
轻度的按摩、揉搽或经皮电刺激等,均可产生适度的良性刺激,而运用刃针刺入肌肉层内少许、小幅度提插并留针,效果更佳。
受压神经根外周附近,主要是指肌肉。颈和上肢疼痛,首选颈椎棘突旁的斜方肌上部;腰及下肢疼痛,则首选腰椎棘突旁的骶棘肌。选择的切刺部位,不是传统方法的压痛和软组织异常改变处,而是相对均匀的分布。
颜质灿认为,在没有明显的持续性伤害或炎症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持续性疼痛,是周围神经系统存有某些功能失调和(或)病理变化,亦就是神经系统有了疾病。而整个神经系统,又以神经根部位最容易出问题。患者除此部位疼痛外,还有属于同一分节水平的感觉性、运动性和自主神经性疾病。
利用不同的能量(电能、机械能、损伤引发的电流)引发患者脊柱神经反射和中枢神经反应,松弛了因疾病而使脊椎分节水平缩短了的肌带,这将有助于病情好转,更重要的是让患者康复。用刃针切刺、平刺或钩拉的机械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关键是准确触到缩短了的肌带。
使损伤紧缩的肌肉松弛,是临床上的难题。卢鼎厚研究,斜刺损伤而紧缩的肌肉,是通过加强肌肉收缩蛋白组装合成效应达到松弛的,以下实验证实阿是穴斜刺对损伤肌肉的治疗作用:
1.屈竹青通过免疫电镜的方法,观察结果证明,阿是穴斜刺是通过加强中线蛋白的组装合成促进中线结构恢复的。
2.李晓楠在同一类型的实验中同样观察到阿是穴斜刺加强肌动蛋白的组装合成,促进Z线和收缩结构的恢复。
3.秦长江用免疫电镜观察,结果证实:阿是穴斜刺是通过加强收缩蛋白的组装合成,促进收缩结构恢复正常的。
4.卢鼎厚用超声扫描法测量人体股四头肌中的僵硬条索直径在针刺前后变化,观察到:针刺前条索的横径为0.72cm,针刺后,增大到0.94cm。以上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阿是穴斜刺的作用是通过促进劳损肌细胞内收缩蛋白的降解成分迅速组装合成,使收缩蛋白和收缩结构恢复正常,进而使紧缩僵硬的条索松弛、软化,使横径增大,压痛消失。
5.屈竹清通过对比3小时或24小时后,蟾蜍腓肠肌收缩结构改变和刺激后即刻进行针刺处理,腓肠肌收缩结构改变,同样证实了斜刺对促进负荷后肌肉收缩结构恢复的作用。
运用刃针斜刺,可以很好地产生加强肌肉收缩蛋白组装合成效应,起到理想的松弛肌肉效果。
克莱尔·戴维斯等认为,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是肌小节,即便是最小的运动,也需有亿万个肌小节的收缩。当刺激过度的肌小节不能自收缩状态中恢复时,就称为“紧带”,导致肌肉紧缩以及产生触发痛。
可触知的紧带,是一束硬度中等的肌纤维,就像一条绳索或电缆,或从针尖至豌豆不等的一块小东西,或像一条半熟的通心粉或意大利面那样,所以容易与肌腱混淆。紧是指收缩。可触知意味着它能被手指感知。牵拉肌肉的紧带会引发局部的痉挛反应,表现为短暂的自主收缩。紧带可通过限制肌肉的伸展来限制肌肉的活动范围。
紧带和肌肉痉挛不同,痉挛是指整个肌肉的猛烈收缩,而紧带只是一小部分肌小节的收缩。痉挛比较容易得到缓解,而松解紧带则较困难。
只要准确找到紧带,按摩、针刺、注射以及喷射与牵引,都可以取得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刃针除了微创的优势,它的刃比其他针的尖更容易刺到紧带,可以更好地产生肌小节紧带松解效应,因此也颇受临床医生的关注。
筋膜是纤维性组织,按筋膜所在的部位,可分为筋膜、深筋膜和浆膜下筋膜。刃针疗法主要研究与运动系统即肌肉相关的筋膜,有人称此为肌筋膜。筋膜组织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组织,分布甚广,具有弹性、柔韧性的结缔组织。
浅筋膜是疏松的结缔组织,该层与皮肤相似,位于全身皮肤层下,有第二防御系统之称。肢体伸面的筋膜较厚实,屈面的筋膜较薄弱。外表与皮肤内层相紧贴,内层覆盖于肌肉、肌腱和其他组织的表面。浅层筋膜又是皮下脂肪组织的支架,此层筋膜内富有脂肪组织,有些部位可形成较厚的“皮下脂肪垫”。浅筋膜的发育情况有所不同,儿童、妇女及丰腴者浅筋膜厚;老年、男性、瘦弱者则相反。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也不一致,腹壁、臀部的浅筋膜较厚,眼睑等处浅筋膜甚薄。浅筋膜内纤维束的强弱、松紧,关系到皮肤的移动性以及解剖时剥离皮肤的难易。头皮、项、背、手掌、足底等部的浅筋膜致密,使皮肤紧密连接于深部结构,其他部位的浅筋膜则较疏松并有弹性;筋膜延续形成鞘。浅筋膜内有浅动、静脉、淋巴管及皮神经分布。浅动脉一般细小不明显,浅静脉则较显著,有的相当粗大,浅静脉一般不与动脉伴行,行程中相互吻合,并常与深静脉相交通,浅静脉最后穿深筋膜注入深静脉。浅淋巴管丰富,但很细小,管壁薄而透明,难以辨认。浅淋巴管行程中的某些部位(如头、颈、腋窝、腹股沟等处)可见到淋巴结。皮神经先在筋膜深侧,然后穿出深筋膜,在浅筋膜内经行,并以细支分布于皮肤。
又称固有筋膜,是位于浅筋膜深面并包裹着肌肉的纤维组织膜。包盖在肌浅面者为深筋膜浅层;包被深层肌者为深筋膜深层。四肢的深筋膜还深入肌群之间,深部连于骨骼,特称肌间隔,肌间隔是包绕着一块或一群肌肉的结缔组织。如“刀入鞘”,故称之为“肌鞘”。身体各部的深筋膜,其厚薄强弱有所不同,躯干部者较弱,四肢者较强,上肢者较弱,下肢者较强,腕踝部深筋膜浅层特别增厚,形成支持带。某些部位的深筋膜作为肌的起止点,增强成腱样结构,如胸腰筋膜、髂胫束等。在某些部位两层筋膜之间,或在筋膜与肌、骨等器官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充填,称筋膜间隙。深筋膜(或有骨参加)还可形成包绕血管神经束或包被某些器官的囊鞘,称(骨)筋膜鞘(囊)。各处深筋膜的厚薄、纤维走向及与肌肉的关系、肌间隔、血管神经鞘等不同。筋膜组织在各关节处,肌肉组织活动频繁处,肌肉交会处,形成团块状、片状,大小不一、富含脂肪的组织,叫筋膜组织缓冲区。如下肢有腘窝、上肢有腋窝等处。这种缓冲区有调节周围筋膜紧张度的功能。支持点筋膜:在浅层肌组织中的阔肌,长肌的中央(段)的张力点,也叫肌肉收缩支持点,均为筋膜组织,因该部位是承受力点,机体本能的代偿,使该部位筋膜结缔组织变韧、变实,形成伪韧带或筋膜板等。供长肌、阔肌中段(央)收缩时起支持之用。
(1)能减少肌肉间摩擦,保证每块肌肉或肌群能单独进行活动。
(2)约束肌腱,改变肌肉的牵拉方向,以调节肌肉的作用。
(3)供肌肉附着,以扩大肌肉附着面积,起到支持点作用。
(4)对外力及内部运动起缓冲软垫作用,特别是长期受压迫和牵拉部位,脂肪充实其间形成脂肪垫。
(5)由于神经、血管在筋膜间穿行,筋膜组织有助于神经血管的解剖定位。
(6)其分隔、包裹、覆盖的特点,在病变情况下有特殊意义,如限制炎症扩散,修复组织功能等。
(7)防御保护功能:受寒感冒的斜方肌浅筋膜紧张是:“防御性机制”,阻止寒邪向里扩散。“关节滞留”现象是“保护性”机制,具有阻止寒湿症状上行关节扩散,也防止症状下行关节扩散。
筋膜广泛地存在于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之间,其功能是对各组织、器官起到支持、限制和保护作用,是各组织器官完成功能活动时所必需的辅助装置,肌筋膜覆盖或包裹肌肉,与肌肉紧密集合。有很多的肌肉还直接附着于筋膜,使该筋膜成为肌肉的延续部分,因此,肌肉和筋膜在功能上可视为一个整体。
当肌肉收缩时,可以同时牵拉筋膜,使筋膜受力,并将力传递到骨和其他组织,从而完成各种运动。筋膜常常是同时受到几个不同方向的力的牵拉,所以筋膜损伤的机会较其他组织更多一些。如臀部筋膜受到臀大肌、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三个方向的剪力的牵拉。
筋膜直接或间接受到高应力的作用,可使其富有弹性的纤维撕裂或者弹性减退,相关肌肉反射挛缩,致局部缺血,并有筋膜和皮肤或(和)肌肉发生粘连。甚至有的筋膜变性增厚或钙化。
由陈超然提出,我们的认识是:
浅筋膜内富有脂肪组织,有些部位可形成较厚的“皮下脂肪垫”。皮下脂肪垫本身不能引起症状,但在生理病理、外因等刺激下,皮下脂肪不断堆积到一定程度时,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失去应有的宽松度而产生压迫、紧滞现象。在外因寒冷、潮湿的刺激下,肢体动、静力劳作牵拉过度时,均可激发临床症状,如疼痛、酸麻、肢冷、功能障碍等。其好发部位:上背部:为颈肩综合征(颈椎病),下背部:为腰臀腿痛,前面:腹部疼痛合并内脏症。皮下脂肪垫的形态大小、厚薄差异很大,大者以背部为最大,厚者以腹部为最厚,经常受压迫的脂肪垫最坚实,前臂、小腿等处较薄弱。
在浅层肌组织中的阔肌,长肌的中央(段)的张力点,也叫肌肉收缩支持点,均为筋膜组织,因该部位是承受力点,机体本能的代偿,使该部位筋膜结缔组织变韧、变实,形成伪韧带或筋膜板等。供长肌、阔肌中段(央)收缩时起支持之用。支持点的特定部位:①各种长肌的中段均有支持点,如腓肠肌外侧头中段有支持点;②各种圆肌、扁肌,中央均有支持点,如臀大肌中央;③特别是腰L1-5段,腰髂肋肌之中段也有支持点,即临床常见的第三横突综合征病因在此。支持点是肌组织收缩时最大应力点,也是易损点。
软组织损伤后结缔组织修复,过度修复的结果是形成粘连瘢痕。皮肤和浅筋膜之间以及浅深筋膜之间正常的是一个疏松弹性组织,损伤后筋膜的防御和修复,形成一个平面的粘连瘢痕,并且这种病理改变广泛存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中。单纯的直刺松解对筋膜间的粘连瘢痕的干预是有限的,因此笔者结合临床最早提出了刃针平刺松解,并设计了平刺刃针。平刺刃针对筋膜平面粘连的松解达到一个面的干预,因此松解彻底,疗效很好。
慢性筋膜的损伤在B超的显示中表现为增厚现象。体查捏提钝厚感,而患者明显酸痛。筋膜的增厚与损害后的局部力学状态的改变行成筋膜组织代偿性变化有关。
有研究证明,静息时,当骨骼肌筋膜内压高达8mmHg时,即可发生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同时骨筋膜间隔内压增高导致的骨骼肌慢性缺血性损害,其原因为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后遗无菌性炎症刺激后所致骨骼肌肥大,毛细血管和组织间液的液体交换发生紊乱。由于筋膜内压增高后,腰背筋膜下间隙消失,肌纤维内血流量下降,血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无菌性炎症刺激而引起疼痛。有研究发现:筋膜在休息松弛后其内压超过30mmHg,且在6分钟内不能降至试验前水平。
软组织损害中,首先损害的是包被肌肉的筋膜骨骼附着处,损害的无菌性炎症刺激后继发肌痉挛时伴随的筋膜内压增高,消除骨筋膜骨骼附着处无菌性炎症刺激后,可解除肌痉挛,同时也就解除了筋膜内压增高现象。所以筋膜损害是其骨骼附着处而非筋膜的膜腹部。同时软组织损害时首当其冲的是浅筋膜,检此区域损害时除引起主诉疼痛症状与功能障碍外,其压痛区域在表浅部的浅压痛。无浅压痛而只有深压痛者,并非浅筋膜病损。
筋膜损伤后,其间隙由于血液循环的改变等形成高压,比如腰骶棘肌的损伤,实际上是腰筋膜鞘高压的表现。腰筋膜是全身最厚、最大、最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之一,分浅、深两层,它形成骶棘肌的肌纤维鞘。向上附着于第十二肋下缘,向下附着于髂嵴,向内附着于棘突、横突,向外浅深两层筋膜愈合构成腹肌的起始腱膜。该腱鞘是全身运动量最大、受力最强的腱鞘,它负担着上身重量及肩负外界重量,该部是腰L4/5至L5/S1传递到下肢之枢纽,该部又是全身最薄弱之处,也是发病率最高,症状最重之处。由于活动频繁,在动静力劳损致动静态平衡失调时,其内压增高,形成筋膜鞘狭窄症,有放射性或连续性疼痛、酸痛、麻木、肢冷等症。
中医学认为,筋膜是肌肉的坚韧部分,附于骨节者为筋,包于肌腱外者为膜,是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为肝所主,并赖肝血的滋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
筋属肝,其在人体内呈纵横交错状分布,须得肝之疏泄和肝血濡养方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灵枢·五色》言:“肝合筋。”说明筋禀肝气而为用。《素问·宣明五气》云:“肝主筋。”进一步论述了肝与筋的关系。《说文》认为筋为“肉力”,表明筋有一定力量,《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筋为刚。”明确提出了筋具有刚强的生理特性。《说文》中筋“从竹者”,竹多节,筋与关节有关,《素问·五脏生成》云:“诸筋者皆属于节。”说明骨间形成的关节之联结,主要依赖筋性组织加以包裹约束。《素问·痿论》言:“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筋通过对骨骼的约束,附在骨上收缩与弛张,产生屈伸和旋转运动。筋为五体之一,筋与皮、肉、骨共同组成躯壳,维持人体形态,保护五脏六腑免受外来压力或冲击而造成损伤。《素问·宣明五气》“久行伤筋”的描述提示筋还具有一定的耐劳性。
肝藏血而养筋,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在临床肌筋膜病损会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而加重筋膜病损的紧张挛缩,所以在治疗中要帮助病人放松身心,对治疗有一定帮助。同时在病人内服中药时适当加入调补肝血,疏肝理气的中药。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十二经筋是十二经的外围系统,对十二经脉起到防御的作用。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其主体部分在十二经的浅层,从解剖上来看,主要在浅深筋膜这个部分。横络实际上是浅深筋膜的平面粘连,其盛加于大经之上,刃针平刺解结,简便快捷。
适应证:刃针微创治疗术的适应证,是软组织损害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以及影响内脏器官所致的功能性症状。刃针微创治疗术属非手术疗法范畴,适宜椎管外软组织病变的治疗,对椎管内病变的治疗作用甚微。为此,椎管内病变需用微创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安全是任何疗法的首务,有了安全这个前提,才会有疗效等一切;没有了安全,就什么都谈不上了。
解剖学是任何疗法的基础,每位医生都必须熟悉甚至精通。对于刃针疗法,在了解体内解剖的前提下,更要侧重体表解剖,通过体表标志得知体表投影,将体内结构投影到体表,以便清晰地指导治疗。正如《灵枢·经水》所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意思是说:至于说到人的身体,皮肉俱在,可从外部计算、测量和用手指循序触按而获得各部位的情况,死了以后还可以通过分解、剖开来观察内部的结构。
但是,解剖学描述的,是来自于比较正常的人体结构,对于个体差异和畸形等异常情况,就不可能全部涵盖,以致难以保障安全。此外,对于解剖学不够熟悉及工作时间较短的医生,在不能直视,所谓“盲切”下操作,势必感到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们通过用听觉、触觉代替视觉的思路,在临床上总结出“四不做”、“三应对”及“两结合”、“松解为度”的方法,有效地保障了安全和有效。
旨在保障安全的“四不做”和“三应对”,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术者虽然不能直视,但通过听取患者的感觉描述,得知触到不允许操作的组织,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以保障安全的方法。具体如下:患者描述疼痛,即触到血管壁,立即停止不动,稍提起针,略改变方向深入,如不再出现疼痛继续操作,如仍出现疼痛则再稍提起针,略改变方向深入;患者描述沿神经路线强烈放射性疼痛和(或)麻木,甚至肢体不自主抬动,即触到神经外膜,立即停止不动,稍提起针,略改变方向深入,如不再出现沿神经路线强烈放射性疼痛和(或)麻木,则继续操作,如仍出现则再稍提起针,略改变方向深入。在胸背部操作时,患者描述胸闷、气短甚至呛咳,即触到胸膜外肌肉,立即停止不动,稍提起针,略改变方向深入,如不再出现胸闷、气短甚至呛咳则继续操作,如仍出现则再稍提起针,略改变方向深入;患者描述不疼痛、不酸胀、“没感觉”,即触到非病灶部位,立即停止不动,稍提起针,略改变方向深入,如出现达到病灶的“两结合”继续操作,如仍出现不疼痛、不酸胀、“没感觉”则再稍提起针,略改变方向深入。
“四不做”、“三应对”可由下表所示:
有效是治疗的目的和根本,保障安全也是为了有效。而有效的前提则是针要触到病灶,所以达到病灶的判定就是重中之重了。在不能直视的情况下,术者通过听患者的描述、结合持针之手的触觉,判断达到了病灶,这就是“两结合”。
类比毫针针刺,当患者描述酸、沉、胀、麻,术者感觉针下沉紧时,即达到病灶,称之为“得气”。而当患者描述比较强的酸、沉、胀和微麻、微痛,术者感觉针下组织较正常硬、厚、难以通过时,即达到病灶,称之为“两结合”。可由下表所示:
当达到病灶,进行治疗后,合理的刺激量就成为有效的关键,《灵枢·官针》:“失针之宜,大者泻,小者不移。”其含义是,一方面是指用针不当,另一方面则是指刺激量过大或过小的不当。既然感觉针下组织较正常硬、厚、难以通过是病灶的变态表现,那么治疗到针下组织不再较正常硬、厚、难以通过就是达到刺激量,起到治疗作用的标志了。为此,把针下组织不再较正常硬、厚、难以通过称为“松解”,而“松解”就是刺激量的度,“松解为度”就是达到合理的刺激量,不需要再切刺的标准。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意思是说,持针的方法,紧握而有力最为贵。对准腧穴,端正直刺,针体不可偏左偏右。持针者精神要集中到针端,并留意观察病人。同时仔细观察血脉的走向,并且进针时避开它,就不会发生危险了。将要针刺的时候,要注意病人的双目和面部神色的变化,以体察其神气的盛衰,不可稍有疏忽。如血脉横布在腧穴周围。看起来很清楚,用手法按切也感到坚实,刺时就应该避开它。
对操作不够熟练的术者,我们设计了套管以利微痛、快速进针。在持针的原则要求下,左手中指按压进针点,拇、食指捏住套管,右手中指快速叩击针柄进针。
特别强调,是适应“证”而不是适应“症”。症,是具有一定临床表现所制定的病名;证,是造成相同临床表现的不同病理改变。为此,证在诊断与治疗中至关重要,也就是中医学中强调的“辨证论治”。
标记的作用,一是标出进针点,二是画出针刃放置的方向,三是区别切刺还是钩拉。
碘酒消毒、酒精脱碘,或碘伏消毒均可,进关节腔的部位要多消一遍。
撑开皮肤快速徒手进针,或按住皮肤套管叩击进针,力求达到微痛甚至无痛。
按皮肤—皮下脂肪、浅筋膜—深筋膜—肌肉—肌间筋膜—肌肉—骨膜—骨皮质的层次,逐层刺入,仔细体会每穿过一层的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和针下的感觉,并频频询问患者的感觉,以决定“四不做”、“三应对”和“两结合”。
根据病灶的面积、形状、软硬等情况,实施纵行、横行、十字、米字、间断十字、间断米字、边缘、层面间、斜行等切刺针法。其操作要领如下表:
“两结合”中除患者觉酸、沉、胀、重外,术者还有硬厚难以穿过之感,当切刺数下,至不再硬厚难以穿过时,即为松解。松解是达到刺激量的标准,所以也是停止切刺的标准。
阴证用灸法;阳证用针刺。表证浅刺;里证深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在筋守筋,在骨守骨。寒者留之;热者疾之。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灵枢·九针十二原》)意思是说,凡是用针刺,正气虚弱的用补法,邪气猖盛的用泻法,气血郁积太久的用破除法,邪气太盛的用攻邪法。古经书《大要》说:慢进针、快出针是补法,快进针、慢出针是泻法。其中,除实是补法外,泄、除、虚都是泻法。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即进针慢而出针快,并急按针孔的为补法;进针快而出针慢,不按针孔的为泻法。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殊之。”意思是说,虚实补泻的要点,以九针最为奇妙。补或泻都可用针刺实现。所谓泻法,指的是要很快持针刺入,得气后,摇大针孔,转而出针,排出表阳,以泄去邪气。如果出针时按闭针孔,就会使邪气闭于内,血气不得疏散,邪气也出不来。所谓补法,即是指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施针,仿佛若无其事,行针导气,按穴下针时的感觉,就像蚊虫叮在皮肤上。针入皮肤,候气之时,仿佛停留徘徊。得气之后,急速出针,如箭离弦,右手出针,左手急按针孔,经气会因此而留止,针孔已闭,中气仍然会充实,也不会有瘀血停留,若有瘀血,应及时除去。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意思是说,补和泻的操作应理解为似有感觉又好像没有感觉,考察气的先至与后至,以决定留针或去针。无论是用补法还是用泻法,都要使患者感到补之若有所得,泻之若有所失。
补:顺经序刺,慢进针,快出针,不摇大针孔,按压针孔,留针,不拔罐。
泻:逆经序刺,快进针,慢出针,摇大针孔,不按压针孔,不留针,拔罐。
(1)在肌肉牵张的姿势下,触诊寻找激痛点,以更清晰地触到。
(2)选用直径为0.5~0.7mm的刃针最为有效和微创,较细和较粗的均不宜。
(3)根据“小节”不同的形态,选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1)对于像面条样的“小节”,用手指按压固定激痛点,精确刺入病变的“小节”,先切刺一下,再与肌纤维走向一致的远、近端各斜行切刺一下(即纵行切刺)。不宜反复盲目切刺和纵行摆动、横行摆动。
2)对于像针尖、豌豆样的“小节”,用手指摸清“小节”,在与此“小节”所属肌纤维走向一致的远或近端进针(“小节”深则距离较近),斜刺向“小节”(“小节”深则倾斜度较小),分2~3次逐层切刺,以穿过为度。切忌反复盲目切刺和纵行摆动、横行摆动。
3)最后行被动活动及牵引等手法,加强疗效。
4)患者做针对有关肌肉设计的锻炼,巩固疗效。
5)疗效稍差的病例,可用中药熨增强疗效。
主要治疗筋膜的病变,如疼痛不适范围大、符合筋膜分布区域,无明显异常改变可触及,按压时出现“鹅丘”样变(俗称“鸡皮疙瘩”)或周边呈“橙皮”样变,是筋膜病变导致血虚的表现,应选用钩拉刃针钩拉治疗。
1.在项筋膜、胸腰筋膜或臀筋膜病变处定点。三个筋膜的分布区域如下:
(1)项筋膜分布区域
(2)胸腰筋膜(又称腰背筋膜)分布区域
(3)臀筋膜分布区域
臀浅筋膜:较厚,内有大量的脂肪和纤维,在坐骨结节的浅面,形成较致密的“脂肪垫”。臀部的皮肤内,有臀上皮神经、臀中皮神经、臀下皮神经、髂腹下神经的外侧支、肋下神经的外侧皮支和股外侧皮神经的分支,臀上皮神经是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在髂嵴上方骶棘肌的外缘处,穿出胸腰筋膜,继而越过髂嵴的后部,在臀区的皮下向外下方斜行,分布于臀上部的皮肤。臀中皮神经是第1~3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在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三分之一处,穿出深筋膜向外行,分布于臀区内侧部皮肤。臀下皮神经为股后皮神经的分支,在臀大肌下缘中点附近穿深筋膜浅出,绕臀大肌下缘反折向上行,分布于臀下部的皮肤。
臀深筋膜:上方附着于髂嵴,内侧连于骶骨背面,向下外移行于大腿的阔筋膜。深筋膜各部的厚度不一,覆盖臀中肌的部分厚而坚韧,并有部分肌纤维起于筋膜的深面;包绕臀大肌的部分薄而致密,并发出纤维隔深入肌束之间,故筋膜与肌层难以分离。在大转子的外侧面,深筋膜与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浅层的腱膜纤维合并,向下移行为髂胫束。
2.常规消毒,戴手套或垫敷料。
3.左手撑开皮肤,右手捏住钩的近端,快速刺入深筋膜与肌肉之间。
4.右手将针体立起,左手中指拉开皮肤,食指反向将针推入。
5.将针提起,皮肤及筋膜也随之被提起,先慢后快反复牵拉,直至感觉提拉较松,被提起的皮肤及筋膜范围加大停止。
钩拉刃针治疗经筋肢节病的操作:钩拉刃针是一种特型刃针,与绝大部分运用压应力的切刺针具不同,而是运用牵拉应力进行钩拉,填补了产生牵拉应力作用的空白。
选择治疗点:
1.按项筋膜分布区域选择治疗点 以枕骨上项线与项韧带、第七颈椎和上位胸椎的棘突之间,头夹肌、颈夹肌和头半棘肌的表面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
2.按胸腰筋膜(又称腰背筋膜)分布区域选择治疗点 以骶棘肌、背阔肌、下后锯肌表面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
3.按臀筋膜分布区域选择治疗点 以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表面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其中,臀上皮神经、臀中皮神经、臀下皮神经的筋膜穿出处为最常用的治疗点。
4.以十二经筋径路上,相邻关节间及胸、腹、背、腰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以手太阴肺经筋为例,即以大鱼际、腕关节和肘关节之间的前臂、肘关节和肩关节之间的上臂和胸部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
5.以皮神经走行路线上相应腧穴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以手太阴肺经筋为例,中府、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穴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这些腧穴部位与“肌筋膜经线”上的“拉力转接点”部位基本相同。
具体操作分常规消毒、进皮、横推、牵拉、出针、拔罐和贴敷等七个步骤。其中,牵拉的力度和时间,要视具体患者和病变程度而定。除了用钩刃针牵拉治疗外,还可配合中药内服、外用,以及手法治疗。
在筋膜病损的周围适当的选点,避开浅层血管,便于操作,便于平刺刃针进入到治疗区域。一般定点较少,因为一个点可以180°甚至360°的松解,筋膜病损面积大的可以分片松解,发挥平刺松解的简便灵巧、微创痛小的特点。另外定点也讲究一定的美观整齐。需要进行补泻调节的部位,适当定在经脉循行线上,按照随迎补泻的原则操作。
食指和拇指握住针柄,针身和皮肤约呈45°角,快速弹性进针,初学者可以先用左手压紧皮肤固定,右手中指抵住针身转折处,进针后体会进入的层次,到浅深筋膜之间的层面,调整角度低于15°,这个层面的痛感较小。
进针并调整好角度后,快速向病损间隙推拨,针体微上翘弹性用力,每个推拨之间注意停顿,分散刺激,减少痛感。针体在浅深筋膜之间,无病损针下感觉空软无阻力且病人无感觉,粘连挛缩则针下有紧涩阻力感,且病人感觉有轻微酸痛或拨离的刺痛感。
推拨完毕,针体可左右摆动,拇指和食指紧捏针柄,平行上抬针体,进行一个按摩提筋的物理松解操作。
治疗结束,要求留针10~20分钟,通络减压效果更好。
平刺刃针是一种特型刃针,以低于15°的角度斜刺进针,主要对浅、深筋膜之间平面粘连的病损进行平面的推切,达到分离减压的作用。
1.平刺刃针的操作关键是对筋膜层次的把握,进针时以落空感来判断所到层次。浅、深筋膜之间基本是一个无痛区域,一般感受器较少,针下空松是正常的感觉。所以术者的手感和患者的针感组合而成的“两结合”就是操作中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2.判断浅层病损的方法
(1)判断浅层病损的方法:主要用提捏法,即用拇、食、中三指轻轻捏起皮肤,仔细体会其弹性、硬度和厚度,如为紧张钝厚感,患者感觉酸胀、麻或放射,就可判断为浅层病损。一般只要仔细对比指下正常和异常的感觉,就会很快掌握。因为皮下筋膜和皮肤紧密连接,浅筋膜和深筋膜之间有一相对疏松的脂肪组织,粘连的时候提捏有钝厚感,正常则是松软的感觉;平面粘连时,提捏感觉是一片紧张的软组织,而正常时则是指下富有弹性的较少的软组织。
(2)如何定深度
1)指压法:轻度按压,患者有酸痛者为浅层;中度按压,患者有酸痛者为中层;重度按压,患者有酸痛者为深层。
2)指拨法:保持按压力并用指拨动,体会有粘连感,即为病变部位。
3)针感法:刃针进入各层时,有针感下行至病痛部位,症状减轻或消失;或针感下行至病变肢有舒适感;以及针感下行至病痛部位酸重加重后又减轻者,均视为有效针感层。
3.浅深筋膜间的平刺干预能迅速治痛 通过临床的大量病例,笔者认为,浅深筋膜的刃针干预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般治疗完毕,治疗部位的疼痛会立即消失或减轻,因此我们认为浅深筋膜的治疗可以解决很多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尤其是以单纯的筋膜病损疗效最为显著。并且浅深筋膜的刃针干预能迅速减压,这样很多复杂的临床症状很快得到解除。而且通过浅层的松解可以调节深部的紧张,使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得到调节,很多患者通过浅层的干预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
4.有很多浅层的病损误诊为是深层的病损 我们体会,在临床中,一些医生会把很多浅层筋膜的病损忽视或者误诊为是深层病损,过多的干预深层或者骨面而并未取得很好效果,通过对浅深筋膜之间的平刺松解,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提示我们对浅层病损和深层病损要细心下功夫鉴别。以前,一味的下压检查会把浅层病损压到骨面误以为是深部病损。而且在临床浅深病损同时存在的情况是很多的,所以我们先松解浅层,后松解深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5.平刺是无痛安全治疗的新理念 浅深筋膜之间的感受器相对是比较少的,而且毛细血管分布较少,神经和血管的分布在筋膜的致密部分平行走行,只要避开大的神经血管,一般不会损伤神经血管的。所以刃针平刺是无痛安全的。皮肤和浅筋膜之间这一层,毛细血管较丰富,感受器较丰富,这个层面的松解对皮肤病有奇效。平刺是无痛安全的刃针治疗新理念,因此浅深筋膜的刃针松解取向是初学者的一大法门。
6.刃针立体的交叉松解疗效更好 由于临床软组织损伤的复杂性,浅、深病损的共同存在,所以单纯的松解效果有限。直刺、平刺、斜刺、钩拉结合,立体减压松解效果才会更好。如腰椎骶棘肌损伤,浅层平刺和椎板直刺交叉松解,腰筋膜鞘才得以减压松解。
7.十二经筋分布区域压痛点或者提捏痛点是平刺松解的区域,通过对浅层筋膜的干预可以调节深层组织,通过临床运用可以认为这是十二经筋的调节作用。平刺的方向一般和十二经的循行平行,参考十二经的迎随补泻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