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生态监测及保护成果论文集(2015-2017)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 传统山地园林营造的生态面面观——以万寿山为例

刘 聪,李 淼

摘 要:相关文献表明,对传统山地园林的生态研究大多只限于规划设计、植物配置等单一方面,开展综合性、全面性的多种生态探究并不多见。本文以生态学相关理论和颐和园近年来生态监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对万寿山的山体营造、植物配置、风水建筑等传统生态方面进行分析,从现代生态的社会经济性、区域关联性、环保调节性、科技性、可持续性以及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总结。传统的生态观念有着与园林营造的适应性,符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质。现代生态观有更宽泛的含义和外延,考虑的因素更多,手段更先进,内容更丰富,方式更合理。运用多种生态观能够更好地保护颐和园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既要采用传统的生态观念进行景观营造,又要运用现代生态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进行合理的生态改造,从而实现万寿山地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山地园林生态营造的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山地园林;万寿山;生态观

颐和园万寿山是中国传统山地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山体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研究万寿山传统及现代的生态观,有助于探寻多种生态保护途径,合理利用颐和园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为今后山地园林的生态营造提供理论基础,从而解决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构建和谐统一的生态园林。

1 研究的概况及意义

1.1 颐和园概况

颐和园,位于景色瑰丽、山清水秀的北京西北郊,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受蒙古高压影响,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燥,春季多风,夏季多雨,秋季晴朗温和,年平均气温10~12℃[1]。颐和园坐落在西北四环与五环之间,距城区约16km,占地约300.8hm2,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全园巧借周围的山水环境,以万寿山、昆明湖为基址,以浙江杭州西湖为蓝本,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是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中有大小院落20余处,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古建筑3000余间,面积达到70000多平方米,古树名木1601株,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和世界文化遗产(图1)。

图1 中国山水画中的颐和园

1.2 万寿山概况

万寿山位于颐和园北部,南临昆明湖,高58.59m,海拔108.94m,元朝名为瓮山,以山形似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曰瓮山泊。1750年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此后一年将此山更名为万寿山,山上恢宏的建筑群依山而居,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形成一条逐渐升腾的中轴线。万寿山山体植被茂盛,鸟类、昆虫等物种丰富、生态良好,对于研究山地园林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万寿山山水相依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动物多样的生存环境,有利于动物的迁徙,从而改善生态系统的运行。在调查中发现颐和园目前已经记录到的鸟类共107种,昆虫有12目109科398种[1]

1.3 研究的意义

相关文献表明[2~7],对传统山地园林的生态研究大多只限于规划设计、植物配置等单一方面,开展综合性、全面性的多种生态探究并不多见。本文以生态学理论和颐和园近年来生态监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8],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从传统与现代等方面开展生态分析和总结,探寻传统山地园林营造的多种生态观,为今后山地生态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2 传统的生态观

中国传统的生态观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与当时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密不可分,我国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摸索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了解自然、适应自然、有效地利用自然的目的,在此期间人与自然山水、地形、动物、植物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寻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受道家、佛教、儒家影响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之一,它包含了对自然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天人合一”的观点可以说起源于西周时代,但战国时期的庄子在《山木》中明确提出“人与天一也”,老子在《道德经》中谈到的“无为、不争、清静、自然”的思想(图2、图3)。这些观点都清晰地阐释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的生命组成,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含义与传统“生态”一词有共通之处,人与自然之间构成生态层面上的双向互动,从根本上维持了生态系统和谐有序的自然平衡。

图2 庄子《山木》中“人与天一也”的相关记载

图3 老子《道德经》

中国的传统园林在体现地域特点、文化生活、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的同时,也表达着特有的传统生态观[9]。“天人合一”在传统园林中表现为:以与内心相映的自然界为实物基础和情理依托,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哲学、美学、生态学的多种价值联系。传统园林中反映的生态观,是对自然的一种宗教敬意。颐和园万寿山作为传统山地园林的代表,其营造蕴含了关注人与自然的生态思想,古人以“天人合一”的观念构造园林,实际就是在按照传统的生态规律行事,巧于因借地融合了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文化特征和山地园林的文化特性,并与建造者的内在品性相契合。万寿山营造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循利导,善加利用和保护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山体更具有生机与活力。万寿山的山水结构、建筑、花木、园路等构成要素,相互依托,相互融合,形成渐近、多元、渗透、开敞的多种生态层次[10~13]

2.1 山体营造的生态体现

万寿山山体原为燕山余脉,为提高山势营造恢宏大气的效果,将拓展昆明湖的土方按照总体布局进行堆放,增加了山体的高度、拓展了山形的长度,随形就势,使得山体东西两坡舒缓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形成山湖相依的格局,更适于皇家园林的建造(图4)。万寿山大气、平缓的布局开敞错落、灵活多变,以最大的面积、最多的方式与自然交流,在浸透自然的同时,又维持着实体的框架,从空中俯瞰恰似一只蝙蝠跃然纸上,体现皇家园林“福山寿海”的文化寓意,既增加了颐和园的山水气势,又营造出上风上水的理想居住环境。万寿山北侧是高耸的主山,得高远之“势”,南侧是开阔的昆明湖水面,得深远之“意”,创造出极富自然情趣的山水生态环境,形成颐和园优美如画的恢宏背景。万寿山具有能够吸引鸟类、蝴蝶等昆虫的缓坡地势与林相结构,山水形胜的整体布局为颐和园的生物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生境条件,合理布局山脊线、山谷线,形成科学的地表径流分布,起到集水排水、润养植物的作用,有效减少人工干预,降低养护成本[14]。此外采用挖湖堆山的方式也扩大了昆明湖的蓄水容量,改善了水体,生态效益显著。

图4 颐和园山水改造前后对比示意图

2.2 植物配置的生态体现

万寿山是典型的山地园林,该地区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形成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万寿山南北坡的植物景观营造各有特点。清漪园在改造瓮山的植物群落时,以元、明时期的植物生态环境为基础,颐和园在改造万寿山区域的植物群落时,主要以明、清的植物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山体自然的生态条件,根据造园要求和生态需求,不同区域栽植不同种类的树木,以“苍松翠柏、梅兰竹菊”渲染意境,寄情山水,托物言志,体现君子比德思想。乾隆时期在植物营造时模拟西郊山林的植物配置,既形成注重野趣的复层混交群落结构,又兼顾了适地适树和季相分明的特点,从而丰富了万寿山的植物种类及季相色彩[15]。据《清代匠作则例》万寿山部分提到的清漪园造景所用菓松、蕙松、马尾松、杉松、柏树、罗汉松等40种苗木。经过多年的植物调整,现今万寿山的植物种类及数量比清漪园时期有所变化。万寿山的植物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层间层和草本层。通过对万寿山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得到万寿山乔木层优势种及重要值(表1)。从表1中可看出,就整个万寿山植物群落来说,侧柏、油松和山桃是优势种。根据优势类群的重要值和群种的性状,可分为三类:以侧柏、圆柏、油松、白皮松等为代表的常绿针叶型,栾树、元宝枫、山桃和槐等为代表的落叶阔叶型,以及针阔混交型。全山乔木层以松柏为主,体现“长寿永固、高风亮节”意境,强化君臣等级意向。其间夹植着栾树、元宝枫、榆

表1 北京市颐和园万寿山植物群落调查样方乔木层优势种及其重要值

树、山桃、山杏等落叶乔木。灌木层有金银忍冬、冬青卫矛、荆条、红花锦鸡儿、迎春花、多花胡枝子等植物。草本层有蛇莓、麦冬、早开堇菜、紫花地丁、狗尾草、求米草、醡浆草等。层间层有萝藦、鸡矢藤、五叶地锦等。全山生态环境良好,有较为明显的垂直地带分布规律,等高线70m以上至山顶是野生地被分布区,等高线70m以下则主要为冷季型草坪分布区,形成了一个不需过多的人工干涉、能够自我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万寿山丰富的植被可以起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3 风水建筑的生态体现

万寿山整体建筑群依山势而建,开敞错落,顺应自然,讲求恢宏大气、坐拥君怀的风水格局。风水学上有“正殿居中央”的说法,颐和园内“佛香阁”景区、“智慧海”景区作为主景的核心区安置于万寿山中心,通过强化升腾的中轴序列,表达大清国在四海之内、天地之中,国泰民安、永世长传的思想(图5)。其中佛香阁一层檐柱对联“鉴映群形润生万物 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是对万寿山生态良好、景色优美的真实写照[16]。风水建筑探索的是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能否和谐相处,是否配合巧妙,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文化观念。万寿山建筑群在营造时,充分了解山体自然环境,审慎周密地进行实测和布局,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山上建筑的结构完全与周围的山水相互呼应,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巧于因借融为一体,创造出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从而赢得“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形成人文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图5 万寿山建筑群中轴对称布局示意图

3 现代的生态观

现代生态学是以西方生态学为基础逐步发展而来。从中西方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的迥异来看,西方倡导人性自由,先后与神代表的宗教、天代表的自然对立抗衡,强调人定胜天,因而形成了“天人二分”和“人类中心论”的西方思想[17]。其根本与中国传统“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思想有所不同,现代的生态观更偏重于以人为核心,强调“以人为本”。现代的生态观从生态的社会经济性、区域关联性、环保调节性、科技先进性等方面都与传统的生态观有所不同[2]

3.1 经济性和社会性

曾经皇家园林服务人员的特定性决定了颐和园的私密性,故当时无法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1928年7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管理颐和园事务所”,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正式归属国家所有,成为真正的公共园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地方政府和领导人非常重视颐和园的保护工作,多次划拨专款修缮园内的文物。同时颐和园里的植被也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逐步恢复了慈禧时期的园林风貌。

近年颐和园通过万寿山绿化改造、万寿山生态保护工程等工作的持续推进,使得山体的生态得到有效改善。《2016年颐和园生态监测报告》显示,目前万寿山繁花似锦、翠柏苍松古木参天、生态良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从而促进旅游、餐饮业、住宿、商品售卖等相关产业发展,其经济性和社会性凸显。颐和园曾经对外开放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的生态观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方面有所欠缺。日后在进行万寿山生态保护时需将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放入整个生态系统内进行考量,兼顾生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充分考虑旅游者对生态环境的反向影响,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态保护策略。

3.2 区域性和关联性

传统生态观所考虑的区域范围和尺度较小,不利于地域之间的整体协调发展。现代生态学综合考虑的区域更大、因素更多,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更加完善、连贯和稳定。万寿山地区的生态效益与西山地区、中关村、海淀区,乃至北京地域、京津冀地区都有一定的区域关联性和生态关联性。颐和园万寿山植物生境的存在,对维护中关村及海淀区生物多样性、改善北京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万寿山地区古树众多,山体地势较为复杂,养护难度较大,近年通过多次开展与京津冀地区的绿化养护、古树保护、生态监测等方面的学习交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生态保护观念的整体提升。万寿山的前身瓮山,自古就属于燕山的余脉,因此从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角度考量生态效益十分必要。

3.3 环保性和调节性

尽管明清时期万寿山的植被也肩负生态保护的功能,但随着近代汽车工业、建筑业、煤炭工业、水泥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空气污染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持续上升,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万寿山植物群落吸附颗粒物的生态意义就显得更加重大,因此更需关注于现代生态的环保性和调节性。万寿山山体表面积约为504100m2,苗木24000株。据相关研究测算表明,万寿山地区每年有效固碳14950t,释放氧气10430t,并可在滞尘、减噪、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节大气热量和湿度等方面发挥良好作用。今后在进行万寿山地区的植被调整和生态保护时,考虑选择圆柏、银杏、元宝枫、小叶朴、家榆、榆叶梅等滞尘能力较强的植物以及本地乡土树种。据《2016年颐和园生态监测报告》显示,颐和园地区四季园内空气质量等级均在良好以上,而园外则出现轻度污染,甚至重度污染(表2)。因此,颐和园内空气质量状况明显优于园外,园内环境适于游人游览观赏。

表2 颐和园四季空气质量等级

3.4 科技性和先进性

曾经由于受传统技术和观念的限制,对于生态保护、改造和利用的能力有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更新,生态监测和保护的手段也越加丰富和先进,宏观区域的生态监测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虚拟交换系统、遥感卫星等手段进行,微观尺度的生态监测可以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仪、土壤检测分析仪、物候气象站、无损探测等方式进行(图6)。现代生态学利用学科原理辅以多种计算机软件,合理、有效、科学地对皇家园林山水、树木、建筑、植被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有机体。也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古籍档案,利用电脑绘图进行复原研究,还原万寿山地区生态的历史原真性。

图6 采用无损探伤技术探测古树空洞

3.5 生态的可持续性

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子孙后代永享的宝贵财富,在植物调整、古建修缮、文化保护时,应注重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生态观是我国古老的农业文明长期延续,并不断探索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汇集体。现代生态观下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人们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恶化和人类生存困境日益严重的积极反思[18~19]。前者更注重于理论,是一种“本真自然”的形态,而后者更加注重实践层面,是人们迫切渴望重返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塑自然”形态。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传统生态观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适应关系,具有被动地适应自然生态规律的性质。以前由于受到当时技术器具、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必须牢牢依靠自然才能得以维持和发展,故而形成了这种传统的、直观的、朴素的、非与自然对立的生态观。中国传统生态观表现在实际应用方面主要以直观经验和局部认知为主,科学性、系统性和理论体系有所欠缺,依赖于人们的因地制宜、因时而为、参禅悟道、修身内省来实现天人合一。而现代生态学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在理性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全球生态问题后,在现代西方生态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面对发展困境和生态危机的一种新的发展出路和模式,解决了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永续发展的问题,是一种丰富的、科学的、系统的、宏观的理论体系。近年编制的《颐和园十三五景观规划》、《万寿山植物调整规划》等生态方案,就是在现代生态观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调整山地景观要素,有效地保护自然,树立万寿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典范。

3.6 文化生态

现代的生态观,除了涵盖传统意义上的植物学生态概念,还扩展了其含义和外延,更具有整体性、融合性和全面性。文化生态概念的基础是“生态学”,是多学科交织融合所形成的。自从1886年德国科学家提出“生态学”概念后,随着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态的研究范围开始进行反思,生态学的意义不只适用于环境领域,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也同样适用。从而社会科学各领域开始了一股“生态化”浪潮。文化的变迁蕴含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此过程必定离不开自然的生态环境,因此人类的文化行为映射出社会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密切联系。人类社会将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生态理论相结合,以人类、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作为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生态的研究空间。

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昔日为皇家帝王服务的颐和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皇家园林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万寿山地区的众多文化遗产处于颐和园整体的文化生态体系内,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与思考,本质就是对皇家园林文化空间的思考。现代的文化体系生态观认为,皇家园林文化空间不只局限于地理学所限定的环境空间。万寿山地区的文化生态,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区域中所形成的融合性生态观,包括古建、文化街区、历史遗迹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典故传说、传统京剧艺术、民俗活动、造园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在对万寿山地区进行生态保护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形成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紧密和谐的良性生态循环,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文化遗产。

4 小结

颐和园作为中国久负盛名的古典皇家园林,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和中国造园艺术的精髓,对颐和园万寿山为代表的传统山地园林的生态观加以调查、分析和研究极具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遗产保护问题,人们的生态观念有所改变。传统的生态观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先天有着与园林营造的适应性和契合性,符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质。现代生态观有更宽泛的含义和外延,考虑的因素更多,手段更先进,内容更丰富,保护方式更合理,形成一定的科学体系,对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也更具成效。无论是传统的生态观还是现代的生态观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颐和园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实现园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今后在进行万寿山的生态改造和生态保护时,如果单纯选用一种传统或者现代生态观去保护园林环境,手法过于单一和片面,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应该综合多种角度的生态观,既不应摒弃传统的生态观念,也不能过于片面地、盲目地一味追求现代的生态理念,充分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兼容并包、相互结合。运用此原理今后在保护万寿山传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以科学合理地改造、修复和保护,从而构建和谐统一的生态园林,为现代山地园林的生态营造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2016年颐和园生态监测报告. 2016.

[2] 申青,夏健. 传统生态观的教育—以苏州园林为例[D]. 2006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3] 潘怿晗. 皇家园林文化空间与文化遗产保护—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D]. 2010.

[4] 余谋昌. 生态哲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5] 陈相强. 关于中国园林与生态园林的新思维与实践研究[D]. 2007.

[6] 周维权. 园林风景建筑[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7] 李新宇,赵松婷,李延明等. 北方常用园林植物滞留颗粒物能力评价[J]. 中国园林. 2015,3:73-74.

[8]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颐和园十三五景观规划,2016.

[9] 余谋昌. 生态哲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10] 高大伟. 生态视野下的颐和园保护研究[D]. 2010.

[11] 王世襄. 清代匠作则例[M]. 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2009.

[12] 张程. 中西方园林设计理念比较[J]. 山西建筑. 2010,36(31):349-350.

[13] 张效通,钱学陶,曹永圣. 应用中国环境风水原则规划“山水城市”[J].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8-24.

[14]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5] 夏成钢. 湖山品题—颐和园匾额楹联解读[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6] 周维权著.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7] 张文波,张谧. 生态系统中的人类—现代生态观浅议[J]. 环境保护科学,2011,37(1):38-40.

[18] 陈利顶,李秀珍,傅伯杰等. 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重点[J]. 生态学报,2014,34(12):3129-3141.

[19] 张帆. 当代多元生态观下景观问题探究[J]. 现代园艺,2016,2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