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按表面特征及制作工艺分类
按玉璧的按制作工艺及表面特征分类,则玉璧分为素面璧、饰纹璧和镂雕璧三大类。
1.素面璧
素面璧,玉璧为素面无纹,在工艺上有粗放和细致两种。粗放型素面玉璧厚薄不均,边缘磨损,有明显的切割、钻削的痕迹;制作细致的玉璧,表面光洁,轮廓线挺拔,外形圆润,很少见到打磨的痕迹。
素面璧
素面璧是最早使用的玉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最引人注目的出土地区有三个:一是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遗址,该地区出土了许多素面璧,但玉质较粗糙,是用透闪石精制的玉璧,我们仍将其视为素面璧;二是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省西部的红山文化遗址,该地区曾出土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玉璧。三是四川广汉地区,但该地区出土的璧多为灰黑色的岩石制成,只能算为石璧。
良渚文化玉璧(透闪石玉,直径26.2厘米,孔径4.2厘米,薄形青灰色,杂以黄褐色斑点)
红山文化双联玉璧
素面璧的初始型式见图,随着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后来,在圆形璧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了“8”字形的双联玉璧和在“8”字上头再增加一个圆圈的三联玉璧。
红山文化玉璧
2.饰纹璧
表面刻有纹饰的玉璧,称为饰纹璧。饰纹璧与镂雕璧有所不同,饰纹璧上的装饰纹是平面的,而镂雕璧上的装饰内容是立体的。
饰纹璧上的纹饰内容非常丰富,常见的有谷纹、蒲纹、乳丁纹、涡纹、云纹、勾连纹、雷纹、绳纹、卧蚕纹、蝌蚪纹、鱼纹、龙纹、螭龙纹、龙凤纹、夔(kuí)纹、蟠螭(pán chī)纹、凤纹、鸟纹、兽纹、兽面纹、灵芝纹、蝙蝠纹等。
现略举数例以作说明,关于纹饰的寓意将在后面谈到。
① 谷纹璧。璧的两面带有成排的小圆圈,圆圈上雕有旋涡状、像谷子发芽。谷璧是使用时间最长的璧,从商朝到清代,一直在使用,《周礼·春官·大宗伯》有“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的规定,谷璧的使用以战国至汉代为最多,其尺寸小,直径很少有大于20厘米的。
谷纹璧(战国)
② 蒲纹璧。璧的两面带有极浅的六角格子纹,像编织的蒲席。蒲纹璧主要见于战国至汉代,尺寸小,工艺精,表面光亮。战国时期这种玉璧的价值极高,被人们视为珍品,成为财富的象征。也作为抵押品、赏赐品、礼仪用品、饰品和馈赠品使用。
兽面蒲纹璧(汉代)
③ 龙(凤)纹璧。将璧的两面分划为两到三个同心圆区,外区饰龙纹或凤鸟纹,内区饰谷纹或蒲纹,有的第三区兽面纹。龙(凤)纹璧始见于汉代,这种璧一般用水苍玉制,直径较大,大的能超过40厘米,但璧厚的不多见。
龙(凤)纹璧
双身龙纹璧(左) 侧身凤纹璧(右)
龙纹璧的龙纹用阴线刻成,主要刻画正面的龙头,造型简洁、飘逸,甚至有些抽象。龙的眼、鼻很大,鼻的下方刻几道粗而浅的阴线,一般无嘴,其他部分则用细线雕刻。龙为双身,身体似飘带伸向两侧,常见有两条飘带般的条纹缠绕龙身,似龙爪,又像龙翅。这样奇特的龙纹仅在玉璧中才能见到。
凤纹璧中凤的造型也有别于其他艺术品中凤的造型,图形简约,主要用象征性的手法刻画凤的形象。玉璧中凤的造型,其风格与楚国壁画或丝织品上凤的形象相似,是否受楚文化的影响,有待于专家进一步研究。
龙纹蒲璧在汉墓中有大量的发现,清代也有许多龙纹蒲璧,但在饰纹、造型、工艺等方面几乎完全模仿汉代的风格,多为仿古作品,但其材质又与汉代的玉璧有所区别:清代玉璧多用质地较好的和田玉中的青玉、碧玉制成;汉代玉璧为“水玉”制成,玉里含有较明显的白斑,玉璧带有“水沁”或“土沁”,而清代玉璧没有这些特征。
④ 夔纹璧。
夔纹乳丁玉璧(汉)
⑤ 螭龙纹。
内外双螭谷纹璧(西汉)
⑥ 云纹璧。
云纹璧(宋)
识别玉璧的类型相对容易,但要判断玉璧的年代,则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玉璧的饰纹来进行识别,玉璧上面常见的纹饰与历史时期通常有如下关系。
素面——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时代。
弦纹——商代。
谷纹、蒲纹、涡纹、云纹、勾连纹、蟠螭纹——东周、春秋战国至汉代。
龙纹、凤纹——汉代至清代。
凸雕螭纹、乳丁纹、兽面纹、花鸟纹——宋、元、明、清。
3.镂雕璧
镂雕分为透雕璧和局部镂雕璧,透雕璧是在玉璧的圆形面上镂空形成各种纹饰;局部镂雕是在璧的孔内或外侧,镂雕出装饰纹饰。
透雕玉璧
局部镂雕玉璧
镂雕璧始见于战国时期,流行于汉代,一直到清代仍然流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