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共享专业教师的可行性

宋鹏云 何永清 朱孝钦 杨春曦

(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云南昆明 650093)

【摘要】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似乎是两个差别很大的专业,但其核心知识领域很多是相同或相近的,如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力学等。这两个专业的很大一部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能覆盖这两个专业的学科基础,满足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可以通过部分专业教师的共享,实现两个专业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关键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师;共享

0 引言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和“油气储运工程本科专业”均已有60多年的历史,均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专业调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在化工类院校开设,“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主要在石油类院校开设。这两个专业表面看起来差异很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080206)”属于机械类(0802),“油气储运工程专业(081504)”属于地矿类(0815),但这两个专业的学科基础很多是相同或相近的。事实上,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曾计划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并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1],由于相关高校和企业的强力主张,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保留下来。近年,随着石油与天然气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许多非石油院校纷纷开设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很多新开设院校是依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开设的,事实上进行着这两个专业教师的共享。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对于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已非常熟悉,但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则了解不深。这里重点介绍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情况。

1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概况

1.1 油气储运专业的发展现状

油气储运工程源于1952年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的石油天然气储运专修科,1953年院系调整,在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北京石油学院,1953年秋,教育部批准将油气储运专修科升格为本科,从而使储运52级成为了我国油气储运专业第一届本科生[2]。由此开启了我国油气储运专业60多年的发展历史。

以前,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专门的石油院校,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常州大学等;目前,华东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吉林化工学院、长江大学、中国民航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非传统石油院校也相继开设此专业。

近三年经教育部同意新开设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校有:滨州学院(2012年)、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大庆师范学院(2014年)、哈尔滨石油学院(2014年)、陇东学院(2014年)等。

随着我国石油与天然气事业的蓬勃发展,油气储运范围和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早期的原油、成品油输送,扩展到天然气、液化天然气(LNG)输送;从集输和长距离输送扩展到城市油气输配;从单一管线发展为管网和储库的管道系统;从地面的钢质储罐发展到地下储库。毕业生就业领域从油田和石油行业扩展到地方的城市油气输配、港口码头、民航和军队后勤保障部门[3]。由此导致社会对石油储运工程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近5年来,石油储运工程专业一直是麦可思就业蓝皮书评价的绿牌专业,是薪金、就业率持续走高的需求增长型专业。

1.2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领域和研究内容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专业介绍》[4],油气储运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专业技能良好、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及国际视野,从事油气储运和燃气输配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能力的重点是培养从事油气储运和燃气输配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包括油气的收集与处理,长距离输送、储存及联网输配,燃气的管网配送、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的输送与加注等。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5],油气储运工程属于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的三个学科方向之一,其学科代码为0820。而在国务院、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油气储运工程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专业代码为:082003。

对于油气储运工程,国外没有明确对应的学科或专业,而是分散在石油与天然气(Oil & Gas)、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专业内,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适应能力强。

对于油气储运工程本科专业的领域和研究内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宏进行了总结[3],主要领域和研究内容如下。

(1)储运工艺:管网仿真与优化;流动保障与化学减阻;油库、气库运行。

(2)管道设备:压缩机组、泵、阀、电站、分离器、加热炉、过滤分离设备;设备管理与维护。

(3)节能与计量:设备性能评价与运行优化;能量利用;计量设备与工艺。

(4)自动控制:SCADA系统。

(5)完整性管理:设备状态监测、检测与评价;泄漏监测、预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护、应急技术;防腐检测、评价与维护;特殊地段管道维抢修。

(6)防腐:防腐材料及工艺;阴极保护。

(7)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地区管道设计,并行管道设计施工技术;恶劣地区及特殊地段管道施工工艺与装备;焊接材料、工艺、装备及检测。

(8)地下储库:地下储气库设计与施工、评价、优化运行。

(9)液化天然气(LNG):LNG接受站设计、仿真模拟、自动控制;低温材料、焊接材料与工艺、施工、保冷材料、低温设备;检测与维护、安全评价与应急。

(10)城市燃气:燃气管网调度、计量、泄漏检测、维抢修与应急供气。

(11)管材:高钢级新型管材与管件。

(12)经济分析:油气资源规划及商品学等。

2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为[4]:电工电子学、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泵与压缩机、热力学、传热学、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集输、城市燃气输配等。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为[4]: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化工过程、检测与控制、压力容器、过程机械等。

可以看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许多核心知识领域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例如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等。在专业课领域,也有交叉重叠部分,例如,装控专业开设过程流体机械,包含泵和压缩机,油储专业直接开设泵和压缩机;装控专业涉及压力容器,油储专业涉及压力管道;两个专业均涉及腐蚀与防护、测量与控制等。

这两个专业也有明显区别,油气储运专业主要关注石油与天然气行业,并侧重于油气储运的工艺设计、运行管理与维护;而石油与天然气行业仅是装控专业涉及的领域之一,装控专业侧重关注设备的设计、制造与应用。针对石油与天然气储运行业,油气储运专业是工艺类专业,装控专业是设备类专业,两者均可服务于石油与天然气储运行业,但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目前的发展有设备类专业向工艺类专业延伸,而工艺类专业向设备类专业渗透的趋势。对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要求工艺与设备并重、运行与建设并重、生产与安全并重。

3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与共享可行性

3.1 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分析

目前进入高校的教师一般均具有博士学位,并且其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可能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其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宽广。对于两个专业的核心知识掌握很好,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够同时支撑储运专业和装控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如工程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也能同时支撑部分专业课,如“过程流体机械”和“泵与压缩机”。对于专门的专业课,经过学习和访问进修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3.2 专业教师共享可行性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装控专业和储运专业的大部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能覆盖这两个专业的学科基础,满足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专业教师的共享是可行的。通过部分专业教师的共享,可实现两个专业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从行政管理角度,需要转变观念,对于某一个专业教师并不能仅隶属于某个专业。这在研究生阶段,似乎已不是问题,一个导师可以同时指导多个学科或专业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一个专业教师同时指导多个专业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似乎还不多见。

4 结束语

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师共享并不普遍。本文提出装控专业教师和储运专业教师共享的思路是一种新的尝试,希望能够实现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实现彼此支持、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长春.关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认识与思考[C].//张劲均.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49-54.

[2] 严大凡.油气储运专业建业——甲子回溯[C].//张劲均.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3-9.

[3] 张宏.关于油气储运工程本科知识结构的思考与建议[C].//张劲均.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90-9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