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研究内容
第1章为绪论。首先,介绍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提出研究目的;其次,界定了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及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等关键概念;最后,提出本书的技术路线、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第2章为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首先,系统回顾了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变迁环境、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OFDI逆向技术溢出理论的发展脉络。其次,综述OFDI逆向技术溢出、空间集聚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寻找本书研究的切入点,为分析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非均衡发展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
第3章为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非均衡发展影响的内在机制。从绿地投资的视角出发,首先从企业层面分析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微观机理;其次,从区域层面予以深入分析;最后,从国家层面分析东道国制度环境(双边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并提出本书的研究命题。
第4章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空间效应及检验估计方法。首先,分析空间相关性与空间异质性的概念,然后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技术创新数据是否存在空间效应进行识别和检验。纳入空间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是研究国家、区域、企业层面技术创新的有价值的途径与方法。
第5章为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空间视角分析。首先,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分析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率进步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利用空间杜宾数据模型(SDM)实证分析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与省域全要素生产率进步之间的关系,同时将省域全要素生产率按照企业类型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种类型,分别考察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对省域层面不同所有制生产率进步的影响。
第6章为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计量分析。首先,选取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扩散能力、环境支持能力在内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其次,利用空间杜宾模型(SDM),从空间、时间、截面三个维度分析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第7章为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利用1997—2013年国家层面的相关数据,在阐明我国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从东道国制度环境和双边制度距离入手,实证分析制度距离(东道国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和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
第8章为结论与展望。首先,根据相关实证分析结果,归纳本书研究的主要结论;其次,针对主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阐述本书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