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未脱贫人口的分布与原因
(一)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未脱贫人口分布
截至2017年年末,宁夏回族自治区未脱贫销号村共24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65225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23.89万人。分地区来看,固原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多,为2.69万户、9.55万人;中卫市次之,为1.77万户、6.51万人;位列第三的是吴忠市,为1.69万户、6.18万人。
从人口规模来看,宁夏回族自治区未脱贫人口共计65225户、23.89万人,“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占比大,西吉县、海原县、同心县、原州区和红寺堡区占比位居前五,未脱贫人口占比合计达73%。其中,西吉县未脱贫人口最多,尚有48663人处于贫困状态,占宁夏全区未脱贫人口的20.37%;海原县次之,尚有未脱贫人口44535人,占全区未脱贫人口的18.64%(见表3-10)。
表3-10 2017年宁夏各县市区未脱贫人口分布
续表
资料来源:宁夏扶贫办。
(二)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未脱贫人口原因
从表3-10所列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宁夏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五县一片”。“五县一片”未脱贫人口占全区未脱贫人口总数的75%左右,是全区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这些地区的贫困发生率都在10%左右,吴忠市同心县贫困发生率最高,达到了11.93%,中卫市海原县为11.00%,吴忠市红寺堡区为10.77%。深度贫困地区除了产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不足,还存在诸如干旱,水土资源紧缺,饮水困难,道路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等各种特殊困难问题。此外,区内未脱贫人口中,特殊困难群体人数众多,患病人口2.06万人,残疾人2.98万人,单老双老户(60岁以上)1.27万户、2.15万人。深度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人口普遍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欠缺,就业致富难度大,并且一些贫困人口的“等靠要”思想严重阻碍着其努力劳作摆脱贫困,是宁夏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最难攻克的难关。宁夏回族自治区还需要针对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学习借鉴成功脱贫县区的经验,创新实践,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从根源上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带领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区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表3-11 2017年宁夏深度贫困县区“五县一片”贫困现状
续表
资料来源:宁夏扶贫办。
从全区未脱贫人口的致贫原因上看,宁夏回族自治区未脱贫人口致贫原因可以分为12类,各致贫原因下未脱贫人口分布情况如图3-9所示。
图3-9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未脱贫人口致贫原因分布
资料来源:宁夏扶贫办。
从图3-9可以看出,2017年,困扰宁夏贫困人群最主要的3个问题依旧是缺资金、缺技术和因病致贫,贫困人口中,这三类致贫原因人数占比分别为32.52%、16.40%和14.09%,合计达63%。宁夏需要继续针对这几个主要的致贫原因,精准对症,着重解决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和看病、治病难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多管齐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贫困原因,建立完善的精准扶贫体系,使贫困人群能够得到最需要的帮助,实现最有效率的精准脱贫。
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才能对症下药,实现精准脱贫。全区各地区致贫原因分析详见表3-12。在3个最主要的致贫原因中,缺资金的县区主要集中在原州区、灵武市、沙坡头区、西吉县、海原县、青铜峡市、红寺堡区等地,这些地区受制于当地财政资金的约束,无法给贫困户脱贫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此时,可以充分发挥金融扶贫的资金调配功能,不断发展与创新适合当地的小额信贷与小额保险等金融产品,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帮助其摆脱贫困现状。缺技术的县区主要是兴庆区、灵武市、红寺堡区、原州区、贺兰县、海原县、同心县等。对于技术缺乏的贫困户,政府需要着重引导其参加政府或机构组织的技术培训活动,帮助其掌握更加先进有效的生产技术。同时,还要促进龙头企业或帮扶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协作,帮助其加强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占比较高的县市区包括盐池县、西夏区、隆德县、泾源县、金凤区、彭阳县、青铜峡市。贫困人口的身体健康情况直接关系到贫困人口是否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劳动和努力摆脱贫困,对于这些医疗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来说,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必须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表3-12 各致贫原因占比排名前7位的宁夏各县市区分布
除了上述3类最主要的致贫原因,其余致贫原因也同样需要得到相应的重视和改善。贫困是复杂的,有时候一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可能并不是单纯的某一个,而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致使农户陷入贫困陷阱之中无法自拔。这时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对贫困户进行精准的评价与定位,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帮助贫困户真正走出贫困陷阱,实现精准脱贫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