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
这大概是节省最广为人知也最简单的意义,可见于许多耳熟能详的古谚:
不浪费,则不虞匮乏。
省下一便士就是挣得一便士。
蓄意浪费招致严重匮乏。
珍惜每一便士,终将积少成多。
有一位节俭智者,和财务上精打细算的观念关系尤其密切,那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是典型的白手起家:十七岁时未经许可便擅离哥哥在波士顿的印刷厂的学徒实习工作,身无分文地逃到费城;四十岁时成为畅销书作者,过着经济宽裕的生活。由于身为企业家、作家、政治家、外交官、科学家、发明家和慈善家的成就,他在八十四岁高龄辞世时,被颂扬为该时代最了不起的伟人之一。他的自传中有一处趣味讨喜的片段,是他描述自己如何试图培养十三个特定的美德。美德列表中的第五项就是节俭,以下是他所做的定义:“不乱花钱,除非对人对己有益,即不浪费。”富兰克林对自己未能完善美德列表上的许多特质感到意外且遗憾,但厉行节俭似乎没为他带来太多困难。根据他自己的描述,原因之一是他的太太德博拉。
(她)也和我一样勤俭……我们没有多余的仆人,我们吃得清淡简单,我们的家具是最便宜的。举例来说,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以面包和牛奶当早餐(不喝茶),而且我用的是价值两便士的陶制粥碗和白蜡汤匙。
富兰克林打趣地指出:“尽管坚守原则,奢侈品还是会破门而入。”以他为例,某天德博拉用她买的高级餐具为他端上早点,只因她认为“如果他的邻居都在用银汤匙和瓷碗,那么她的先生也值得用同样的东西”。那时的富兰克林,乃至终其余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负担得起这些奢侈品,他一直把这样的生活方式归因于早年养成的勤俭习惯。
富兰克林的散文《致富之道》包含许多脍炙人口的节俭格言,绝大多数都在劝告我们量入为出,并提防浪费和奢侈品。譬如:
肥了厨房则遗嘱瘦。
爱上美食使人沦为乞讨者。
愚人准备盛宴,聪明人前来享用。
讲究衣着绝对是一大诅咒;
想打扮华丽,先问问你的钱包。
量入为出不逞强,有什么就用什么;
如此,贤者之石将把白铅变黄金。
富兰克林尤其关切提醒人们负债的危险,因为“悲随债来”。他说,债“使人受困,并且成为债主之奴”。没错,到了现在,债仍以信用卡账单、学生贷款和溺水房贷的形式散布许多悲剧。但在18~19世纪,欠债的后果可能比今天更具毁灭性。在狄更斯时代的伦敦,债务人牢房和济贫院令许多人的生活蒙上阴影。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充斥着有教化意义的范例角色,他们生动地展现了入不敷出的愚蠢,像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密考伯先生,和特洛勒普《红尘浮生录》的菲力斯·卡伯里。
但或许是因为太过熟悉,这样的节俭——精打细算和量入为出——是相对不那么有趣的意义之一。对我们这些没有家业可继承,不具备某种容易兜售的才华,又缺乏肯尼斯·钱纳特(美国运通CEO,2001年加薪百分之三十八之后,周薪达到约五十万美元)那样超群的议价技巧的人来说,养成节省的习惯显然是明智之举。当然,暂时负债在某些情况下是有道理的:举例来说,买房、付学费、投资商机,或应付迫迁和紧急医疗状况等迫切难关。但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大部分时候,富兰克林的建议绝对是忠告。“留心小额开支,”他说,“一个小洞就能沉大船。”有谁会反对呢?这个嘛,就算没别人,至少还有奥斯卡·王尔德。王尔德表示:“唯一能安慰贫穷之人的就是铺张浪费。”根据一则记载,王尔德毕生都谨守这样的哲学。一穷二白的王尔德临终前在巴黎某间脏兮兮的饭店,举起一杯香槟,然后宣布:“我到死前都活得始终如一——入不敷出。”不过,鲜少有人会渴望那样的结局。
本章和全书关切的重点,主要不是针对可被理解为富兰克林式精打细算的那种节俭。他的概念相对简单,而且实践的理由颇为显而易见。比起精打细算更值得讨论的是,与节俭哲学家所拥护的简约生活概念相关的其他意义。